萬達2012年開始布局電商,爲何至今不見效果?

眾所周知王健林最近的日子很不好過,前一陣子有新聞爆出萬達市值蒸發幾十個億,同時有人開始抨擊王健林的生活作風以及戰略眼光。其實萬達很早就看好電子商務的發展,並早在2012年就開始著手佈局電商一塊的業務。

萬達2012年開始佈局電商,為何至今不見效果?

2012年四月,王健林邀請當時阿里巴巴國際交易平臺速賣通的龔義濤加盟,龔義濤隨後制定萬達O2O的電商方案。同時在2012年10月份王健林還和馬雲打賭,如果10年後電商在中國零售市場佔50%,王健林給馬雲一個億,否則馬雲給王健林一個億。根據近年馬雲頻頻出擊新零售的動作來看,王健林這一個億估計是要輸了。

萬達2012年開始佈局電商,為何至今不見效果?

那麼問題來了,從2012年開始萬達就注意到電商這一塊大蛋糕,為何5年後仍不見效果?其實這也在意料之中,畢竟萬達一直主打的是線下服務,雖然開始佈局電商領域,但是肯定不能像阿里巴巴那樣全身心地投入,更何況萬達這些年一直沒有放棄商業房地產的開發,對萬達的戰略佈局,小編只想說一句“魚和熊掌不可兼得”。

萬達的目光當然不會僅僅看到電商的美好前景,在2013年底,萬達同時發佈萬匯網以及手機客戶端萬匯軟件。但是這兩樣產品在市場上罵聲一片,不僅沒能給提高萬達的銷售成績,反而讓萬達那時候的業績有所下滑。這也直接導致了萬達、百度、騰訊對阿里巴巴一次試探性出手的失敗。

萬達2012年開始佈局電商,為何至今不見效果?

當時馬雲面對“騰百萬”的聯手打擊則表示很輕鬆,甚至調侃騰訊、百度、萬達的聯手是“WTB”(烏托邦)以及“BTW”(by the way 意為打醬油)。當時的投資圈面對這場電商大戰的態度則是作壁上觀,圈內有人將這場商戰稱為中國排名二三四的富豪聯手對抗排名第一的馬雲。

當然,萬達之所以在電商領域後繼無力,說到底還是因為萬達作為一個線下商場,很難去和阿里巴巴這樣一個純線上的公司進行競爭,甚至一度有女性消費者喜歡去萬達的門店逛街,看到心儀的衣服後去淘寶上買。這對萬達來說也是無可奈何的事情。

萬達2012年開始佈局電商,為何至今不見效果?

當然,如果有誰說萬達這次會一蹶不振小編也是不相信的,王健林作為一個紅二代,其意志與手腕決定了萬達在線下地位短期內不會出現巨大的震盪,當然萬達也存在各種問題,尤其是在這個大數據時代,如果萬達不能好好抓住機遇,那麼等待萬達的只能是被收購或者是徹底滅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