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镇西:为何不少家长会“逃离”中国教育?

李镇西:为何不少家长会“逃离”中国教育?

【李镇西专栏】

为何不少家长会“逃离”中国教育?

本文为李镇西校长原创,首发李镇西校长个人微信公众号“镇西茶馆-ID:zhenxichaguan”,校长传媒获得授权发布

这篇文章来之不易,算得上是我的“吐血之作”啊!

2017年3月6日下午我在衡阳东站候车,准备乘坐4:30的高铁前往长沙(我晚上将乘坐19:25分的飞机飞回成都),突然接到中国教育报编辑的电话,问我对施一公一个观点的看法,并希望我写成文章。

高铁准时于4:30开出岳阳站。虽然从岳阳东到长沙南高铁站只需要40多分钟,但我还是抓紧时间开始写,因为太投入,也因为列车员没有提醒我(这是她的职责,因为规范明确了对一等座的乘客必须一一提醒到站),高铁到了长沙我浑然不觉,一直重新开出长沙南站好远,我才知道坐过站了!而前方站是衡阳,从长沙南到衡阳高铁得开50多分钟!

我急了,赶紧重新订了从衡阳回长沙南的高铁票。一到衡阳赶紧下车,又上返回长沙南的高铁。因为是写文章而误车,我想如果这文章今天没写好,这车真是白误了!于是,我继续写,不过我要列车员到了长沙提醒我。五十多分钟后,我再次回到长沙南,文章刚好写完。但时间已经是七点,无论如何赶不上晚上7:25的飞机了。

但我依然侥幸地想,万一航班延误呢?我以最快的速度赶到机场,刚好7:25分,到柜台一问,结果今天这趟飞机很准时,刚刚起飞!我只好乘坐22:40分的飞机回成都了。等我着陆成都已是次日凌晨0:50,到家已经两点一刻了。

唉,这是个教训啊!上次在从北京到杭州的高铁上写文章,把外套丢在高铁上了;后来乘坐西藏航空的飞机写文章,又把笔记本电脑丢在飞机上了;这次在高铁上写文章,倒是既没丢外套也没丢笔记本,却把我自己丢在高铁上了!

——3月7日早晨补记

为什么不少家长会“逃离”中国教育?

“为普通的孩子办好每一所学校。”这句话了无新意,但今天重提我是有感而发。

媒体报道,两会期间清华大学副校长施一公教授谈到对优秀高中生出国的忧虑。施教授认为,近年来高中生出国现象愈演愈烈,尤其是高中的优秀学生群体中,出国的也越来越多,这对国家高等院校的发展、人才培养的影响是深远的。“智力流失对国家发展造成影响,建议国家做出一些应对,比如现在的公办教育做得好,对民办教育是不是可以给予更多的支持,作为对公办院校的补充?这样的做法,是不是有助于留住优秀人才?”施教授说。

其实,优秀高中生恐怕还不能算“优秀人才”,不过他们至少是最具成为优秀人才潜质的孩子。因此我完全同意施一公教授的建议。如果最优秀的孩子从高中阶段就开始流失,的确是我们国家潜在的损失,所以国家采取一些措施遏制这种流失的势头,是有必要的。不过,我想补充的是,国家不应该仅仅是为了“有助于留住优秀人才(这里,施教授指的是优秀高中生)”才办好民办教育或者办好教育,而应该是着眼于为每一个中国的普通孩子办好每一所学校——无论小学、中学,还是大学。

是的,中学生出国的情况的确是愈演愈烈,究其原因当然很多很复杂,但从某种意义上说其实也很简单,就是不少家长对中国的高等教育越来越不满意。作为中学教师,我不便多说,也没有具体的调查数据支撑我对中国高等教育做出全面的评价;但有一点我感受很深,就是从我接触的每年进入中学工作的大学毕业生的素质看,无论社会责任感,吃苦耐劳的精神,还是人文素养与专业能力,真的是一年不如一年。当然不是所有大学毕业生的素质都很差,也有出类拔萃者,但平庸者的确不少,更有甚者还有一些钱理群教授所说的“绝对的精致的利己主义者”。这些大学毕业生,有的(当然不能说是“多数”)还是硕士生,或者毕业于“211”重点大学或著名大学。如果中国的高校再不真正彻底改观,无论国家采用什么方式“扶持”以“留住优秀高中生”,对中国大学教育失望的家长依然会越来越多,流失的“优秀高中生”也会越来越多。

其实岂止是大学教育令许多家长失望?现在不少家长从孩子读小学和中学开始,就想方设法“逃离”中国的基础教育了。我不否认如专家们所说,中国的基础教育“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也不否认专家们说十年新课改如何“成就辉煌”,但客观事实是,除了少数学校有实质性的教育改革因而实施了真正意义上的素质教育外,大多数学校依然是应试教育的天下。中小学生的课业负担越来越重,身体越来越差,创造力也越来越弱,也是不争的事实。可孩子的青春只有一次,一旦耽误就贻误终生。于是,越来越多家长让孩子“在家上学”(homeschooling)——据有关机构最新统计,目前中国“在家上学”的孩子已经有6000人左右,而关注“在家上学”的家长(即已经或准备让孩子“在家上学”的家长)已达25000人左右。还有一些家长,为了绕开中考和高考,干脆把孩子送进国际学校或重点中学的国际班,孩子中学毕业后直接送出国外,这样就不用和国内的“中高考游戏规则”玩儿了。于是,各种私塾式的学校,还有类似于“夏山学校”的民办学校——比如成都的先锋学校便应运而生,而且越办越红火。各地各类“微小学校”数量也呈上升趋势。有些已经考上重点中学的孩子,也转入这类学校,为的就是我刚才所说的“逃离”。

然而,这种“逃离”成本太高,单说昂贵的学费,就不是一般工薪阶层的家长所能承受的。因此他们“明知山(应试教育)有虎”,还是不得不把“偏向虎山行”——把孩子往“山”里送。他们的孩子未必不优秀,却没有出国的可能,只能留在国内继续忍受“应试教育”的煎熬,然后接受中国的高等教育。如果是农村的贫寒子弟,那学习成绩再优秀,也不可能出国——对他们来说那简直就是奢望,他们未来“成才”的机会就更少了。所以,办好每一所小学、中学和大学,决不是仅仅是为了少数出类拔萃的“贵族孩子”,还应该为了优秀的平民子弟和贫寒学子。

不不,这样说依然是片面的。如果往深处细想,难道我们的教育仅仅是为“优秀生源”办的吗?如果说办好高校是为了“防止优秀人才流失”,那么在高等教育已经进入“大众教育”的时代,难道我们不应该为每一个普通的孩子(包括“优生”,但不只是“优生”)办好每一所大学、中学和小学吗?教育公平和教育均衡喊了那么多年,如果我们现在依然还是“精英教育”的思维,我们的教育还对得起“社会主义”这几个字吗?如果说,在过去中国因为经济还不够发达而不得不“集中有限的财力办好少数学校”的话,那么今天的中国据说已经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了,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每一个孩子办好每一所小学、中学和大学呢?

当然,为每一个孩子办好每一所学校,不仅仅是政府的使命,也是每一位教育者的责任。作为教了36年书并担任过九年校长的我,想到这一点只有惭愧甚至羞愧。中国的教育、中国的校长和中国的教师,是否经得起这样的拷问:我们的每一所学校是不是让家长们放心?我们的每一个班主任是不是让孩子们依恋?我们的每一堂课是不是让孩子们着迷?我们的课程是不是满足了孩子的个性需求?我们是不是能够让孩子每天晚上都有足够的睡眠?我们的教育是不是让每一个孩子的奇思妙想不被扼杀而都能够成为创造的前奏,进而让每个孩子都能赢得符合他自己个性的人生……

对教育的选择权是公民的基本人权之一。《世界人权宣言》第二十六条第三款规定:“父母对其子女所应受的教育的种类,有优先选择的权利。”我国在1997年签署的联合国《经济、社会及文化权利国际公约》第一条第一款规定:“所有公民都有自决权,并凭这种权利自由谋求他们的经济、社会和文化的发展。”第三条规定:“公约缔约各国尊重父母和法定监护人的下列自由——为他们的孩子选择非公立的但符合国家所可能规定或批准的最低教育标准的学校。”中国的学校应该成为中国家长的首选,尤其是中国的公办学校。

如果我们真的办好了每一所学校,中国的家长们对教育还会“用脚投票”吗?

2017年3月6日于岳阳至长沙、衡阳至长沙的高铁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