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一亮相,教育便开始了

教师一亮相,教育便开始了

【周克平专栏】

教师一亮相,教育便开始了

原创作者|周克平(国家开放大学南昌学院副教授,校长传媒专栏作者)

暑假一过,又有新教师要上岗了。这支队伍中,也站着我表哥的小儿子。

我知道,这孩子并不想进课堂当老师,只想进市场当老板。表哥表嫂觉得在课堂上教书,比在市场上颠簸来得稳当,由国家拿钱发工资,有寒暑两个带薪假期,还能兼课赚外快,便逼着儿子参加了教师招考。孩子头脑灵光,过关斩将,被市里一所中学录用。

那天,表哥领着即将走上讲台的小老师,来向我这位快要走下讲台的老老师请教,希望我给孩子指点迷津一二三。

面授机宜的程序尚未启动,我的眼睛被孩子头上的发型吸引。孩子把脑袋周边有头发的地方,全部推平见头皮,独留头顶一撮毛发,风骚独领。看得出,那一丛头发,经过了精细地打理,根根发丝在发胶的呵护下,争奇斗艳,形状宛如公鸡的鸡冠。他时不时地将脖子扭几扭,样子实在是标致极了。

表哥儿子的这一发型,是当下街上不少男人头上的一片风景。我担心他顶着一头流行的发型走进课堂,好奇的学生见了,眼光会从黑板上,转移到他的黑发上,听课的效果可能会受影响。我建议他改了这一发型。

表哥的儿子反问了一句:难道老师就不能打扮时尚吗?

我感到自己的思想还停泊在桃花源里,不知有汉,无论魏晋,居然会对年轻人时髦的发型表示担心。殊不知现在的学生,见多了抖音里的各种搞怪,哪会被一撮头发惊得目瞪口呆?或许我的担心有些多余。

精心打扮自己,以美好的样子示人,这是自尊也是尊人的表现。不修边幅,邋里邋遢,容易成为别人眼里的"垃圾人”,毫无尊严可言。

打扮自己没有错,怎样打扮有对错。

色彩与时尚在街上流行,知识和思想在课堂流行。若老师任性地翻转课堂变发廊,老师的模样很新潮,学生的目光很迷茫。张冠张戴好看,张冠李戴就不一定合适了。不合适,于人于己都不舒服。

做人做事贵在恰到好处,这不仅仅是彼此舒服的小问题,更是关乎个人修养修为的大问题。

有人在马路上行走,如入无人之境,横冲直撞,也不会感到半点不自在。这种人只顾自己舒服,根本不考虑别人的方便与感受。有修养的人会如此横行霸道吗?

有人在剧场看戏,喜欢交头接耳,议论纷纷,将剧场当茶馆,演员在台上演大戏,他们在台下演小戏。有修养的人会如此目中无人吗?

有人与人交谈,话匣一打开,话如编炮一串响,不管不顾,酣畅淋漓。话痨加话霸,自己感觉很好,他人感受很差。有修养的人会如此"一言堂"吗?

有人为了美丽,反季节穿衣。天气寒凉众人棉袍加身,他(她)却单衣单褂,表现出战天斗地的气慨。还有一些女人,为了凸显自身的不同凡响,提升別人的想象,脸不美故意露肩,肩不美特意露背,背不美着力露腿。有修养的人会如此乱穿衣乱露体吗?

"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进门看气色,出门看天色”,"量体裁衣,看菜吃饭”,"有多大的脚,穿多大的靴",等等,这些俗话俚语,都在告诉我们,做人做事,举手投足,穿衣妆扮,要得体,合时宜。

不是许多人都在做的便是对的,做最正确的自己才有美好的意义。

好修养让我们有好模样,

好模样让我们有好风光。

吸引了别人的目光,未能吸引别人的思想,这样的人,在别人眼前匆匆而过,别人对其一笑而过。

每个人都应该由里到外,合适地打扮自己,让人见了不窝心,不担心,不恶心。走心而不走秀的打扮,最为时尚。

教师是让别人少出"洋相"的人,自己岂能洋相百出呢?

教师一亮相,教育便开始了。这是我给表兄的儿子讲的第一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