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当区偏坡乡下院村五保老人陈满元入“社”记

乌当区偏坡乡下院村五保老人陈满元入“社”记

8月13日,乌当区偏坡乡下院村的五保老人陈满元起得格外早。他身着节庆活动时才会穿的民族盛装,一路往乡里赶去。遇到乡亲,陈满元也脚步不停:“不摆啦,要去乡里参加合作社的挂牌仪式。”

73岁的陈满元无儿无女。“加入了合作社,像我们这种没有劳动力的贫困户,也能有分红,以后我们的日子肯定会越过越好。”陈满元笑容满面。

乌当区偏坡乡下院村五保老人陈满元入“社”记

这个让陈满元满怀憧憬的合作社,就是贵阳乌当萍萍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

合作社的诞生,

得从几个月前说起。

乌当区偏坡乡下院村五保老人陈满元入“社”记

为帮助全乡贫困户尽快脱贫,增加低收入困难户收益,今年6月,偏坡乡积极探索贫困户和低收入困难户投入零成本、经营零风险、就业零距离和资源资产有收益的“三零一有”扶贫新模式。

经过偏坡乡党政班子多次研究谋划,最终决定,由偏坡村和下院村村支两委成员中有公心、带富能力强的5名成员作为发起人,各出资10万元,组建成立一个带有公益性的“带贫合作社”

于是,以建档立卡贫困户和低收入困难户为主要服务对象的萍萍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应运而生。

按照计划

合作社将整合、盘活全乡农户的土地、房屋、林地、劳动力等资源,用于农耕体验、民宿打造、民俗展演等,发展休闲观光农业,增加收益,让“沉睡”的资源活起来、分散的资金聚起来、增收的渠道多起来。

合作社将拿出部分盈余作为公益金,帮扶贫困户和低收入困难户。

乌当区偏坡乡下院村五保老人陈满元入“社”记

对陈满元来说,在古稀之年加入合作社是件大喜事,两公里多的路程,他比平时走得轻快了许多。来到合作社挂牌仪式的举行地点——偏坡乡文化站会议室,里面已挤满了全乡各地来签入社协议的贫困户。

“大家加入合作社,闲置的资源都可以用起来,有劳动力的可以通过我们的劳务平台找活干,搞种植的我们可以提供技术,到时候人人能就业,户户领薪金。

收益分配方面,合作社当年盈余的40%提取为公益金,用于全乡建档立卡贫困户和低收入困难户的生活保障和生产发展帮扶、乡村治理经济奖励支出;30%提取为‘公积金’,用于弥补亏损、扩大生产经营规模;30%为成员可分配盈余及其事务性支出。”

合作社理事长陈萍萍一边签协议,一边介绍。

轮到陈满元,他果断而郑重地在入社合作协议上签上名字、按上手印。

“政策我很清楚,乡政府的工作人员老早就来我家说了。现在国家提出打赢脱贫攻坚战,成立这个合作社,是要帮助我们这些困难户过上好日子。”

不到一个小时,全乡35名贫困户和23名低收入困难户全部完成签约,加入合作社。在大家的掌声中,挂牌仪式11点准时举行。挂牌仪式上,陈满元发了言:

“感谢党和政府,始终关心我们这些贫困户。相信在合作社的带领下,我们偏坡老百姓的日子肯定会越来越红火。”

陈满元还被推选为全乡贫困户和低收入困难户的代表,参与合作社的运营和管理,可以行使表决权、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乌当区偏坡乡下院村五保老人陈满元入“社”记

如今,在乌当区,越来越多的像陈满元这样的贫困户,和普通农户一道加入了农民专业合作社。以农民专业合作社为代表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已成为乌当区打赢脱贫攻坚战的主力军,成为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

今年以来,乌当区高一格快一步深一层推进大扶贫战略行动,创新农业经营制度,大力培育农村新型经营主体,通过“区五彩农投公司+合作社+农户”,以项目、基地实现龙头企业与农村千家万户的利益联结,让低收入群体与市场有机衔接,推广村级集体经济与合作社共同发展的“村社合一”模式。

截至目前

全区59个村实现“村社合一”,组建合作社83家,覆盖6个低收入困难村、2417户6106名农村低收入困难群体。

到今年底

乌当区将实现产业结构调整村“村社合一”全覆盖,所有建档立卡贫困户和参与农业结构调整的低收入困难户都加入农民专业合作社。

来源丨贵阳日报

乌当区偏坡乡下院村五保老人陈满元入“社”记

欢迎扫码 关注我们

黔中秘境 生态乌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