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農村孩子比城市孩子更自卑?哈佛校長的一句話直扎人心

正如東北之人多是性格豪爽,一如那廣袤的大草原。天高地廣,適合極目遠眺;南方人多溫柔婉約,很容易讓人聯想到小橋流水,私見一女子撐油紙傘,緩緩走過曲徑通幽的迴廊。生活環境的不同,人的性格也不一樣。

見過許多的農村孩子,他們聰明、靦腆、但他們大多見識不夠,與陌生人一說話就臉紅。

為什麼農村孩子比城市孩子更自卑?哈佛校長的一句話直扎人心

一句“我不是什麼哈佛的女校長,我就是哈佛的校長”,讓人們記住了哈佛三百多年唯一一位女校長哈佛德魯·福斯特。而她更為知名的一句話就是:“一個人生活的廣度 決定了他的優秀程度。”

農村的孩子普遍比城市的 孩子自信心更低、見識更少,這主要是因為農村孩 子生活的天地更小、所接觸的信息資源少、人力資 源少、他們父母的眼界更狹窄。這也是造成農村孩子多數比較自卑的一個原因。

為什麼農村孩子比城市孩子更自卑?哈佛校長的一句話直扎人心

怎樣做到既不用花太多錢,又可以增長孩子的見識和閱歷呢?

辦法就是讓孩子養成閱讀的好習慣,唯有自我閱讀是沒有門檻、不分階層的。一個養成了終生閱讀習慣的孩子,必定是一個見識廣博、胸懷寬闊、內心強大的孩子,這樣的孩子,最有可能獲得更廣闊的人生舞臺。因此,從這個意義上說,閱讀習慣是孩子一生中最重要的習慣。

為什麼農村孩子比城市孩子更自卑?哈佛校長的一句話直扎人心

如何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呢?

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是一個長期過程,不要試圖一蹴而就。孩子從兩三歲始薰陶,到十歲前後,才可能形成較強的快速閱讀能力。

根據孩子各年齡段的特點,循序漸進地選擇閱讀方式。從最初兩三歲跟隨父母指認簡單字詞,聽父母朗讀故事,慢慢到父母陪讀帶讀,再到五六歲後讓孩子開始獨自閱讀。

根據孩子年齡和愛好,選擇閱讀材料。五六歲之前,讀圖能力比認字能力更重要,適宜選擇字數較少的繪本讓孩子讀。以後,逐漸增加閱讀材料中文字的比例,慢慢過渡到讓孩子閱讀純文字的故事材料。到小學四五年級時,嘗試讀一些孩子感興趣的大部頭小說。經常閱讀長篇小說,是閱讀興趣和快速閱讀能力形成的標誌。

為什麼農村孩子比城市孩子更自卑?哈佛校長的一句話直扎人心

在孩子早期的閱讀活動中,注意增加閱讀的遊戲性和趣味性。父母要積極參與,並在其中起著主導作用。孩子能獨立閱讀以後,父母也不能完全不管,要注意去引導孩子擴大興趣範圍和閱讀範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