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想孩子不輸在起跑線上,首先要讓孩子養成閱讀的習慣

我是70後,大專學歷,學的教育專業。九幾年剛從學校出來,就在一個小鄉村中學帶初三畢業班,新官上任三把火,為了出成績,我是用盡了手段,搶副科課為學生多上課、差生私下免費補差、優生私下免費培優、週考、月考、糾錯......,每一節課、每一天、每一週我都在加強對學生的訓練......功夫不負有心人,我所帶班級升學考試打破了學校的歷史記錄,平均分在全市排名第二,分數出來半天不到,就傳遍了整個鄉,那份榮耀可想而知有多輝煌。接下來的幾年,我所帶班級一直是市裡面平均分的前三名。如果不是我的女兒的出現,我想,我現在應該還是一個兢兢業業的嚴師。在老師面前我的形象也不至於打折扣。

要想孩子不輸在起跑線上,首先要讓孩子養成閱讀的習慣

06年,我的女兒出生了,此時,我已經受聘於深圳一家貴族式的民辦學校做副校長。民辦學校雖然工資高,但壓力也相當的大,孩子出生後一個月我就上班了,上班時孩子交給婆婆幫忙看管 ,在孩子一歲體檢時,醫生說孩子眼睛有點斜視,原來婆婆每天都斜抱著孩子在家看電視,時間一長問題就出來了。作為教育者對於這病情的嚴重性和糾正治療方法,我還是略知一二的。於是我找回了大量的漫畫書、故事書,交代婆婆讓孩子用書代替電視。就這樣,孩子兩歲多點時,竟然會看圖連貫講小故事了,而且睡前必須要我每天講故事聽才願意睡。為了滿足孩子的要求,每天睡前我就陪孩子讀半個小時故事,我們用手指指著故事書上的字一行一行的念,就這樣,我們可以一週讀一本故事書。孩子三歲多點時,就能背下好多故事,無能走到哪裡,她都會拿個故事書一本正經的讀故事給人聽。這時的孩子帶到哪裡都是讚歎聲,給我增光不少啊。

要想孩子不輸在起跑線上,首先要讓孩子養成閱讀的習慣

孩子三歲半時,老家有事,奶奶要回老家,我把孩子送到了我所在學校的幼兒園,孩子讀完了一個學期。我也不知道她快不快樂,反正我要忙於工作。早上送到幼兒部,下午叫個人把她接到我辦公室,放她一人在辦公室讀書玩耍。第二期,我如期送她去上幼兒園,誰知道上了一週就再也不願去幼兒園了,即使把她送過去,她也會偷偷的趁老師不注意就跑回我辦公室。有次為了避免我罵她,再把它送回幼兒園,一個人偷偷的跑到學生洗手間坐在一個角落看漫畫書去,嚇得老師和我就差把校園翻過來了,最後清潔工阿姨打掃衛生時才發現她。我忍住要爆發的火山輕輕問她為什麼不願意上幼兒園,她的回答是,幼兒園不好玩,老師講的故事也不好聽(此時段,她都能流利的把《賣火柴的小女孩》《白雪公主》背出來了)。沒辦法我就只好上班時把她放在圖書室跟圖書管理員待一起。這樣一過就一年多。孩子不上學也不是辦法,我跟她溝通去一年級試試,她同意去看看好不好玩,呵呵,沒想到,她在一年級倒紮下根。由於考慮到年齡小,我交代教導處不計入教師考核,教師也放任她自由,只要不擾亂課堂,聽與不聽課,都不干涉她。於是我女兒在完全自由的情況下讀完了她的一年級上冊,期末測評語文75多分,數學82多,英語100.嚇掉了老師和教導主任的眼鏡......

要想孩子不輸在起跑線上,首先要讓孩子養成閱讀的習慣

這樣一折騰,我乾脆讓她跟著班級直上。然後,潛在意識裡總覺得她還小,讓她去慢慢適應。一直到讀完三年級,除了英語能保持100分外,語數一直在80分上下浮動。看著這樣的成績,我一直後悔是我沒有好好把握好孩子邁出的第一步,悔之晚也,以後只能給孩子上個一般的初中、高中、大學了。我的內心掙扎著放棄再逼孩子學。直到四年級開始,孩子的成績突然開始回升,特別是作文常常被老師當作範文傳閱,數學成績也穩步上升,到六年級時語數均達到了95分以上,英語還是100,特別是語文,一般就作文扣個3—4分。初中也順順利利的進了重點中學。給我來了一個大驚喜。我覺得女兒給我的驚喜,歸功於她閱讀習慣的養成。

要想孩子不輸在起跑線上,首先要讓孩子養成閱讀的習慣

兒童時期是我們人體各項能力發展的黃金期,尤其是學習能力的發展,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個組成部分。很多的試驗已經證明,讓人夢寐以求的學習能力的發展,通過閱讀能力的培訓,可以開發90%甚至更多。作為父母,想要培養一個優秀的孩子,就要先從培養孩子閱讀習慣開始。閱讀可以引導孩子從口頭語言向書面語言過渡,這是一項可以使孩子終身受益的事。閱讀是培養學習能力的基礎,學習的內驅力是來自於孩子對新知識的渴求,而一本一本書就像給孩子打開了一個又一個新的領域,讓他們由淺入深,由表及裡地去探尋未知的世界。也許一時看不到成效,但我相信,這絕對能在孩子的未來學習中省下大把時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