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中法航空大學後 中烏航空航天研究院落戶蕭山

繼中法航空大學後 中烏航空航天研究院落戶蕭山

11月9日,蕭山未來論壇暨第九屆資智合作對接會以兩部微電影《蕭山味道》和《遇見,未來蕭山》開場,兼具濃濃鄉情和未來科技。

G20峰會把蕭山推向了世界舞臺,天下從此重杭州,杭州發展看蕭山,2022年亞運會召開又為蕭山現代化國際化建設創造了新的條件。前所未有的機遇面前,蕭山加速發力,發展和人才比翼雙飛正當時。

會上,蕭山發佈三大人才創新載體,包括中烏航空航天研究院、錢江世紀城國際人才社區和萬向雙創平臺。

其中,蕭山區人民政府與烏克蘭國立航空航天大學正式簽署“中烏航空航天研究院”共建合作協議。該研究院將引入烏克蘭航空航天、高端裝備、智能製造、新能源新材料等領域高層次人才共同創業,研究和開發前沿技術、新產品,對接國內前沿產業及資本實現項目產業化,從而進一步推進蕭山國際化及外國人創業創新發展步伐。

今年以來,對“大院大所”的引入,蕭山更是“此起彼伏”。從清華大學在蕭山成立智庫平臺,到北京大學宣佈在錢江世紀城打造高等信息技術研究院,以及中法航空大學的落地,再到浙大睿醫人工智能研究中心、科大訊飛主導建設的杭州人工智能研究院,蕭山已然成為杭州集聚高教創新資源的又一高地,這將進一步增強引才磁吸效應,提高科研成果轉化速率,實現科研成果從“紙上”落到“車間”,從而形成創新要素有機集聚、創新人才加速湧現、創新活力持續迸發的創新生態。

近年來,蕭山通過不斷完善創業創新政策,優化發展培育機制,為在蕭創業創新人才施展才華提供了廣闊的空間和舞臺。從2013年起,蕭山區實施了針對海外高層次人才來蕭創業創新的“5213”計劃,建立起一整套創業扶持政策體系。通過促進區內民營資本與留學人員項目相結合,創造性推出“資本+智力”留學人員創業模式,走出了一條“資智合作”發展共贏的創業創新之路。同時,通過不定期舉辦資智對接會、投資沙龍、項目路演等形式多樣的活動,加強雙方的交流,推動了民營資本與海歸人才的合作。

截至目前,蕭山區已徵集海歸人才項目768個,確定扶持項目338個,兌現扶持資金1.07億元。(文 杭州日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