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一家不足20平米的煙紙店 專賣稀罕國貨經常生意爆棚


據新聞晨報:11998年前後,費寶英在太原路上開起了這家小商行,只賣上海人老早用的“經典款”商品,樣樣都是今天市面上難尋的東西了,十幾年過去了,周圍的店鋪眼看越來越“高大上”,費寶英的店鋪卻屹立不倒。

沿著太原路從北向南慢慢走,經過永嘉路後,道路右側忽然出現了幾間看上去渾然不搭界的門店,低調而又井然有序地排在一起。當中一家是間門面有點窄的小商行,白色邊框的玻璃推拉門因為開了冷氣的緣故只開了一半,想進去得側著身子才能做到。

與兩側的“鄰居”相比,這間小商行顯得格外熱鬧活潑,門面雖小,但卻讓人過目不忘。門口密密麻麻地掛著幾十只鐵夾,夾子下方是大小不一的方形紙板,紙板上分別用紅、藍、綠、黑等不同顏色的筆整齊地寫著商品名字:菜罩菜板菜刀,水果刀筷老筷子,條更菜刀洗菜籮……雖然也有一些用錯的字,也有重複的,但看得出所有的字都是花過心思的,筆墨濃重,字跡非常清楚。


“交關商品沒有寫在外頭唻!這些字都是老早辰光寫的了,後頭商品越來越多,根本寫不下,乾脆就不再寫了。”店裡的老闆娘叫費寶英,這些字全是她自己手寫的,“年輕辰光我投親插隊到龍華公社,當過土記者,出過黑板報,伊個辰光就能寫一手好字哪。”

“這個用起來快來兮的,外頭買不著的,乾脆拿兩包算了。”短髮阿姨一手抱寶寶,一手彎下腰從店門口的臺子上抓起兩袋潔瓷精。“這是老上海的牌子,外頭那種貨哪能好比呀?”費寶英對自己出售的商品非常自信。

短短一箇中午的時間,就有好幾名家住附近的鄰居到店裡來買日用品,比如蚊香、塵撣。“阿拉周圍交關鄰居皆歡喜到我店裡來買東西哪,我店裡廂的商品囉哩吧嗦交交關關,成百上千種哪。我總是想,假使人家從店門口走過路過,進來這也沒有那也沒有,下趟就不會來了。而且我歡喜賣上海的老產品,到底跟外頭兩樣額。”


在其他人看來,店裡的商品從文具到日用品,從廚房用品到浴室用品,算是應有盡有了。但費寶英更喜歡把自己的店叫“零銷售小店”,或者叫“個性化定製小店”,經常有客人來問一些店裡根本沒有的商品,費寶英總會想辦法去進貨。

比如規格複雜的節能燈管,經常有附近的老人拿著自家的燈管來找她,費寶英就會讓老公進貨時留心一下,幫客人找相同規格的燈管。“還有些老人購物車的輪子壞脫了,到哪裡都配不到合適的,也來找我換,我都會想辦法幫人家解決。有辰光錢少賺點,人家開心,自己也蠻開心的。”

1998年前後,因為單位倒閉,費寶英辦了待退休後,憑藉自己多年積累起來的人脈開起了這家小商行,從兩個寫字檯、一個貨架做起,又慢慢積累了許多企業客戶。

十幾年過去了,老早經常來店裡買文具的小學生們都長大成人了,許多人長大後還會經常回店裡看望她。“我歡喜與人交流,做生意呢,每天都能接觸交關人,生活不會寂寞,人也不會老,要是天天登在屋裡廂發呆,早晚要得老年痴呆唻。”費寶英咯咯地笑起來,“將來有天實在做不動了,我也不會閒著,我歡喜書法、畫畫,還有彈鋼琴、織毛衣,就算年紀大了,也可以當一名文藝太太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