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荐读」杨凡欣:为推“印太”战略,美国已经着手做了这些事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人大重阳”

本文大概

2000字,读完共需3分钟

「荐读」杨凡欣:为推“印太”战略,美国已经着手做了这些事

作者杨凡欣系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副研究员,本文刊于8月20日环球网。原标题为《杨凡欣:美国意在改变印太地区地缘政治框架?》。

2018年7月30日,美国国务卿蓬佩奥在印度—太平洋工商论坛 发表“美国对印度—太平洋地区的经济前景的构想”的讲话,清晰阐述美国“印太”战略中的经济援助内容。至此,特朗普政府对于美国在21世纪旨在改变印度太平洋地区的地缘政治经济的战略清晰浮现。

自2017年11月美国总统特朗普首次亚洲5国为期11天的访问之后,美国的“印太”战略开始在地缘政治和经济的层面发挥作用。“印太”概念最初只是被认为是通过与日本建立更紧密的关系来连接印度和太平洋的战略概念,后来转而替代奥巴马政府时期的 “亚太”概念和美国的“重返亚洲”战略,并在特朗普政府退出《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后,成为特朗普政府参与印度太平洋地区的战略,且将重心转移到了地缘政治经济框架上。

在经济方面,美国企图通过一项1.13亿美元的援助计划,深化美国在这一地区的战略利益。特朗普政府推出的一项野心勃勃的计划,即为印度太平洋地区提供1.13亿美元的援助计划,主要将援助该地区的数字经济、能源和基础设施的发展。这一计划的具体内容包括:第一,建立数字连通和网络安全合作关系,特朗普政府为此将投资2,500万美元,以改进与伙伴国家的数字连通,扩大美国的技术出口。第二,亚洲能源增进发展和增长,2018年美国将首先投资5,000万美元,以帮助印度太平洋地区的合作伙伴从美国进口、运输能源资源,尤其天然气资源。第三,发起一个基础设施交易及援助网络,以促进基础设施建设,为此,特朗普政府将以近3,000万美元作为种子资金,建立一个新型跨部门机构,以协调美国用于寻找项目、融资及技术援助的工具。第四,建立一个新的印太交易顾问基金(Indo-Pacific Transaction Advisory Fund),以帮助合作伙伴获得私营的法律及金融顾问服务。第五,通过“建设法案”(BUILD Act),提高特朗普政府的发展融资能力,这一法案刚在众议院通过送交参议院。

除此之外,1.13亿美元的援助计划还将支持印度太平洋地区的重要区域性机构发展,例如《美国-东盟联通行动计划》(U.S.-ASEAN Connect initiative)、亚太经合组织(APEC)、《湄公河下游行动计划》(Lower Mekong Initiative),以及环印度洋联盟(Indian Ocean Rim Association)。

在安全方面,美国强调确保所谓的海上和空中自由,保护和增进基于规则的秩序。为此,美国准备提供将近3亿美元的安全援助,其中的2.905亿美元用以外国军事资助,目的在于加强海上安全合作、救灾等;另外的850万美元用于资助打击跨国犯罪的国际毒品和执法。安全援助资助将涵盖在孟加拉国、印度尼西亚、蒙古、尼泊尔、太平洋群岛、菲律宾、斯里兰卡、越南等地。

美国将着重加强海事安全合作,重点区域包括东南亚和太平洋群岛以及孟加拉湾等,通过人控和无人空中系统提高有沿海区域雷达察觉力 ,建立用于快速反应的海事平台,增进信息交流机制。在东南亚和太平洋群岛,美国的援助包括将帮助这些国家监视其专属经济区,提供海域觉察力和巡逻能力的培训和后勤支持,协助伙伴国家发展防务和安全机构等。在孟加拉湾,美国与印度分享商业航运信息,将与孟加拉湾其他伙伴国提高民用和军用海事运作各方的能力、提高搜救能力、加强地区维和能力等。

在军事方面,美国将太平洋司令部改名为印度洋-太平洋司令部,推动“印太”战略落到实处。美国太平洋司令部组建于1947年,主要负责太平洋区域的安全与防务。此前,印度洋地区的安全与防务实际上亦是由太平洋司令部负责,但对外没有明确说明。2018年5月30日,在战区司令部的更名仪式上,美国国防部长马蒂斯表示,印度洋-太平洋地区对于全球海上安全至关重要,将美军太平洋司令部正式改名为印度洋-太平洋司令部。这反映出印度洋在美国战略思维中日益增长的重要性,也反映出二战后美国区域地缘战略的重要改变,美国正推动“印太”战略落到实处。

在6月2日的新加坡香格里拉对话会上,美国 国防部长马蒂斯系统阐述了美国“印太”战略,陈述了构建印太战略的五大原则与四大手段,承认美国已经扩大了对印太地区的介入,深化了整个地区的相互联系。

综上所述,美国“印太”战略的核心内涵就是地缘政治和地缘经济。从地缘政治角度而言,美国的“印太”战略是将奥巴马的“亚太再平衡”战略和美国亚太安全同盟体系扩大到印度洋区域,实行两洋联结,试图将中印崛起规制在美国主导的国际规则框架内,同时维系美国的海上主导地位。从地缘经济的角度而言,世界经济重心从大西洋两岸向印太地区转移,或许是促使美国推出“印太战略”的主要原因之一,美国企图通过“印太”战略加强与该地区的贸易和投资合作,对冲中国在该地区日益提升的经济影响力。美国将重心向东亚、西太平洋地区和印度洋地区转移,促使美国提升这些次区域的战略地位,使该地区发展态势更为复杂,该地区内国家的和平发展面临更加复杂的外部环境。

众所周知的是,多年来美国在任何地区战略的实现,都依赖与地区盟友的合作,需要第三方积极主动地参与。印太地区存在诸多第三方国家比如韩国、菲律宾、中国台湾、朝鲜、印度、日本、澳大利亚、东盟十国、中国、俄罗斯等,这些国家彼此之间有的关系非常复杂,经济上却大都与中国来往密切,安全上有的国家并不像美国盟友那样与美国一直维系着义务或合作关系。当美国风风火火推进“印太战略”时,相较印太地区各领域的巨大资金缺口,美国援助的杯水车薪能否发挥杠杆作用撬动第三方国家的参与,激起第三方的热情并愿意随之起舞,这将很大程度上决定美国的“印太”战略能否成功。

长按关注

并附带官微二维码

「荐读」杨凡欣:为推“印太”战略,美国已经着手做了这些事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人大重阳)成立于2013年1月19日,是重阳投资董事长裘国根先生向母校捐赠并设立教育基金运营的主要资助项目。

作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人大重阳聘请了全球数十位前政要、银行家、知名学者为高级研究员,旨在关注现实、建言国家、服务人民。目前,人大重阳下设7个部门、运营管理3个中心(生态金融研究中心、全球治理研究中心、中美人文交流研究中心)。近年来,人大重阳在金融发展、全球治理、大国关系、宏观政策等研究领域在国内外均具有较高认可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