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地方8000教師繪出一張「大地圖」

這個地方8000教師繪出一張“大地圖”

■走基層 記者在現場

近日,湖南省寧鄉市駐村工作隊微信群和朋友圈中,熱傳著道林鎮駐村第一書記、道林基地學校副校長熊友泉的一幅手繪地圖。

地圖繪在A4紙上,密密麻麻地畫著許多彎彎曲曲的路,路上標記著熊友泉已經走訪過的貧困戶位置。“山路彎彎,一不小心就會迷路。”今年3月被派駐到石金村擔任駐村第一書記的熊友泉,在走訪全村86戶貧困戶時,沒少迷路。為解決“路盲”問題,熊友泉手繪了石金村地圖。

與熊友泉的“迷路”不同,寧鄉一中的李雨,在剛被派駐到離縣城100多公里、寧鄉最西邊的月塘村擔任駐村第一書記時,內心是一片“迷茫”。

“山多田少,100多貧困戶該怎麼脫貧?”李雨苦思對策,和村支兩委成員多次實地考察與討論後,決定在該村海拔約700米的高山上開發100畝梯田,分給10戶有勞動力的貧困戶進行耕種,並通過“滴灌式”產業幫扶對貧困戶進行補助。

按照計劃,第一期種植有機黃豆,收穫的綠色無汙染黃豆將由月塘村和駐村後盾單位寧鄉一中幫忙銷售,所獲利潤均歸於貧困戶。“扶貧的關鍵,是要實現由‘輸血’向‘造血’轉變。有了這片梯田‘造血’,脫貧就不是問題了。”站在已經平整好的梯田上,李雨躊躇滿志地對記者說。

寧鄉市教育局副局長曾曙光介紹,目前像熊友泉、李雨這樣派駐到村上任第一書記的幹部,寧鄉市教育系統有39名,未來3年他們將全脫產在村上駐點,專職協助當地政府負責所在村的精準扶貧工作,按照“同吃同住同勞動”的要求,帶領群眾脫貧致富,實現共同富裕。

與此同時,一張教育系統扶貧“大地圖”也在全市鋪開。

為了解寧鄉8200餘戶貧困戶的困難,協助政府落實各項扶貧政策,全市教育系統8200餘名教師走出校門,“按圖索驥”主動與貧困戶對接,以一年不少於4次的頻率,開展全系統大扶貧行動。

目前寧鄉教育系統8200多名教師已經全部完成兩次以上上門走訪。兩個多月來,老師們力所能及地幫助貧困戶解決實際困難4000多個,比如幫助貧困戶聯繫醫院看病、幫助貧困家庭產品聯繫銷路、為貧困戶家孩子輔導學習等,受到了貧困戶的廣泛點贊。

“未來寧鄉教育局還將不斷探索,爭取走出一條符合寧鄉實際、體現教育擔當的特色精準扶貧路子。”寧鄉市教育局黨委書記、局長戴曉成說。(通訊員 周正茂 本報記者 賴斯捷)


《中國教育報》2018年6月11日第01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