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年健康上半年淨利增十倍 此前深陷「假醫門」

此前深陷“假醫生”漩渦的美年健康(002044),8月28日晚間交出了2018年中考成績單。公司上半年實現營收34.85億元,同比增長57.42%;利潤總額3.20億元,同比增長539.01%;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1.70億元,同比增長1015.48%,公司主營業務繼續保持快速增長。

業績增十倍增長

半年報顯示,2018年上半年,公司體檢中心覆蓋32個省市自治區、215個核心城市,體檢人次超過1000萬,個檢收入增速大幅提高,收入佔比達到34%。

公司認為,在“做大主業,建立生態,形成閉環”的核心戰略基礎上,美年健康圍繞“營收增長、質控升級、科技創新”三大要素進行了核心戰略再升級,獨有的雙環驅動“規模、流量、數據、科技、生態”與“品牌、人才、資本”相互融合,彼此賦能。

另外,在鞏固和發展一、二線核心城市優勢地位的同時,加快下沉三、四線城市,同時控股美因基因、收購大象醫生部分股權,不斷完善大健康生態圈的建設。

對於未來發展,美年健康在半年報中提出,下半年將在四個方面全面落實。第一,穩步推進體檢中心佈局,加大創新產品投放力度,不斷豐富個檢產品,促進體檢服務再升級,發揮自身在專業預防、健康保障、醫療服務等方面的優勢,實現量價齊升的經營目標。第二,嚴把醫療質量和內控管理落實關,嚴格執行國家醫療管理相關規定,以及公司內部醫質管理制度,保障醫師執業資質合法合規,通過集團抽查、省級巡查、分公司督查、分院互查,完善醫療質量四級控制體系。第三,重視人才隊伍建設,進一步提升醫、技、護人員的福利待遇,提升一線員工專業能力,確保醫療質量水平和客戶體驗的持續提高。第四,踐行公益責任,落實脫貧攻堅任務,從健康預防的角度,提高健康預防意識。

迎來巨量解禁

美年健康自7月29日被自媒體報道質疑廣州富海門診部醫生資質問題後,輿論持續發酵、加之主管部門的介入以及市場與醫藥板塊的系統性回調,公司股價出現大幅下跌,美年健康市值在一個月內跌去約三成,市值蒸發約200億元。

然而,輿論風波還未平息,美年健康又迎來巨量解禁。根據公司8月24日發佈的公告顯示,美年健康當日有5.17億股非公開發行股份上市流通,佔總股本比例的16.57%,約合市值86.91億元。

據瞭解,此次解禁的是美年健康三年前定向增發所發行的股份。此次解禁涉及的股東30位,其中自然人22位,投資機構8家。其中不乏太平人壽、北京信中利等多家知名投資機構和徐可、溫海彥等多名公司高管。

三年前定向增發的發行價為5.52元/股,期間經歷了每10股轉增10股,每10股轉增2股的分配方案,持股成本降至2.3元/股。以今日收盤價17.13元/股來計算,相關股東賬面浮盈比例約6.45倍。

有分析人士稱,此次解禁股東分佈較為分散,且前期收益較高,股東減持套現的概率加大。因此美年健康的股價短期內或繼續承壓。不過e公司記者注意到,多家券商發佈研究報告均表示看好健康體檢行業以及非公體檢龍頭美年健康的後續發展。

天風證券研報指出,公司作為我國非公體檢龍頭,“量價”提升的長期邏輯不變;而針對快速擴張過程中出現的管理問題,公司能做到積極應對與自查。隨著居民健康意識的崛起,我國體檢市場空間依然巨大,公司作為非公體檢龍頭長期投資價值的本色不變。我們預計隨著輿論的逐漸平息,市場情緒逐漸迴歸理性,公司股價大幅回調後,價值窪地顯現,迎來配置價值。

國金證券研報表示,體檢中心國家標準公佈,擴張複製有據可依:《健康體檢中心基本標準(試行)》發佈,結束了以前各地標準不統一給上市公司新建中心帶來的難處。政策護航下,健康體檢行業迎來發展的黃金時期。

本文源自證券時報·e公司

更多精彩資訊,請來金融界網站(www.jrj.com.cn)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