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年大健康「假醫門」再起波瀾

美年大健康“假醫門”再起波瀾

8月6日,美年大健康發佈公告稱,收到廣州市天河區衛生和計劃生育局的《責令整改通知書》。 視覺中國

有專家認為,“假醫門”事件給美年大健康帶來的影響可能是致命的,如果不能及時反思、痛定思痛,可能從此會走上“下坡路”,直到一敗塗地

原題:坐實三個違規行為

美年大健康“假醫門”再起波瀾

法治週末記者 代秀輝

一紙監管部門的《責令整改通知書》,再次將美年大健康產業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美年大健康)“假醫門”推到輿論的風口浪尖。

8月6日,美年大健康披露了廣州市天河區衛生和計劃生育局(以下簡稱廣州天河區衛計局)下發給美年大健康下屬廣州美年富海門診部的“穗天衛醫[2018]整字70號”《責令整改通知書》。

該《責令整改通知書》顯示,廣州美年富海門診部存在部分報告非醫生本人審核,體檢報告無醫師手寫簽名、違規開展CT放射診療活動等三個違規行為。

同一天,華泰聯合證券有限責任公司作為美年大健康面向合格投資者公開發行2018年公司債券(第一期)的債券受託管理人,也向投資者公開發函,提醒“投資者注意相關風險”。

“下屬廣州美年富海門診部發生的問題,反映出公司在管理和質控方面還存在的不足和疏漏。對確實存在的問題,美年大健康決不迴避,積極整改。”公告中,美年大健康坦言,廣州美年富海門診部將按照監管部門的具體要求按時整改,“整改完畢後,公司會根據進展情況及時履行信息披露義務”。

法治週末記者嘗試聯繫美年大健康瞭解更加詳細的情況,但截至發稿,並未收到回覆。

“無論真相如何,此次風波留給美年大健康的是品牌損傷和消費者信心的重創。”經濟評論人士宋清輝對法治週末記者說,“如何重塑消費者信心將是它迫切需要思考的一個問題。”

“假醫門”之下:市值蒸發170億元

事件還得從7月底說起。

7月29日,一篇名為《美年大健康:如果人死了,你就只能掙一次錢了!》的文章引發公眾廣泛關注,而涉事的主角正是美年大健康。

文章作者以美年大健康前員工的身份爆料,美年大健康在體檢服務中漏檢腸癌晚期患者,併為其出具了身體一切正常的體檢報告;同時文章質疑美年大健康體檢大量僱用無相關資質的冒牌醫生,導致體檢報告無法正確反映客戶的身體狀況。

該文一出,迅速引發公眾關注,並傳導至資本市場、消費端。

東方財富網資料顯示,7月30日A股開市,美年健康股價跌停,市值一日間蒸發高達68億元。

僅隔一日,美年大健康作出了回應,稱相關報道嚴重失實,並已就此向公安機關報案,將配合司法機關依法打擊。

美年大健康在公告中稱,“文章刻意歪曲事實,標題聳人聽聞,毫無事實根據”“而無證操作問題經查實也為捏造,並不屬實”。

這其中,對於媒體報道中的“醫生冒充”問題,美年大健康稱,報道中提到的“無證人員”實為門診部的醫療輔助人員,主要進行現場客戶的信息登記,在執業醫師指導下協助客戶上機站姿擺位的工作。同時面對質疑,在澄清公告中,美年大健康並未明確說明是否有其他醫生在用其他執業醫師名義發出報告。

該事件同時還引發了深圳證券交易所的關注,併發去關注函。7月31日,美年大健康回復深圳證券交易所稱,公司不存在無證上崗、持錯證上崗或持過期證照上崗的情形。

然而,最新的《責令整改通知書》顯示,2018年7月30日至8月2日,廣州天河區衛計局對廣州美年富海門診部現場執業情況進行了監督檢查,卻發現存在三處違規問題。

具體而言,三個違規問題分別是“部分B超檢查報告未經醫生陳飛雪審核,由其他醫生以陳飛雪名義發出報告”“檢查報告無醫師手寫簽名”“在未取得放射診療許可前擅自開展CT放射診療活動,放射科使用未按規定進行職業健康體檢覆的人員肖浩、盧玉萍從事放射診療工作”。

“以上行為,違反了《醫療機構管理條例實施細則》《醫療質量管理辦法》《放射診療管理規定》等文件有關規定。”據此,廣州天河區衛計局責令廣州美年富海門診部嚴格依法依規執業,確保醫療質量安全,並進行整改。

法治週末記者通過查詢東方財富網資料瞭解到,自事發前最後一個交易日,美年大健康的股價由21.7元/股跌至8月6日的16元/每股,股價下跌26.27%;一週時間,美年大健康市值蒸發從677.38億元降至508.82億元,縮水近170億元。

快速擴張的“遺症”?

實際上,這也並非美年大健康首次出現違規問題。

在美年大健康8月1日對深圳證券交易所關注函的回覆公告中,法治週末記者留意到,其曾出現多次違規的情況。

回覆公告顯示,自2015年至今,美年大健康3年時間先後被行政處罰15次,處罰的原因涉及從事醫學診療活動未取得《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未取得《放射診療許可證》擅自開展放射診療活動、未經批准變更放射診療許可項目從事X射線CT影像診斷活動等多個方面。

對於違規的頻出,美年大健康在公告中解釋為,“由於前期大型設備大多屬於甲類醫療設備,在醫用設備配置許可審批環節週期長且有一定難度”所致。

不過,中研普華研究員揭小蘭在接受法治週末記者採訪時則分析,造成當下這樣一個局面的原因,主要是美年大健康在擴張的同時,沒能抓好發展質量,“雖然企業規模擴張非常快,但是企業的人才儲備沒有達到相應的需求速度”。

宋清輝也認為“美年大健康無序的擴張,導致管理跟不上其擴張的節奏,給外界內部管理混亂之感”。

事實上,自2015年借殼上市以來,美年大健康發展迅速,業績也是突飛猛進。

法治週末記者梳理財報發現,2016年、2017年,其分別實現營業收入30.82億元、62.33億元,分別同比增長46.65%、102.25%;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3.39億元、6.14億元,同比增長30.21%、81.11%;而在2018年上半年,美年大健康實現營業收入34.9億元,同比增長57%;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1.67億元,同比增長998%;

此外,根據第三方商業調查工具天眼查數據,近兩年時間之內,美年大健康成功收購和控股了另外兩家大型體檢企業,即美兆體檢和慈銘體檢,超越愛康國賓成為體檢行業老大。

公開資料顯示,目前,美年大健康已在200多個核心城市擁有500多家體檢中心,是中國市場規模最大、覆蓋面最廣的體檢機構。而按照美年大健康的計劃,2020年預計實現達到1000家分院的戰略目標。 “可以說,事件的發生是美年大健康無序擴張惹的禍。”宋清輝認為,“當前亟需補上管理短板,否則將來可能曝出更大的事件。”

“管理和質控方面不足,存在漏洞”

“此次事件對美年大健康帶來的影響可能是致命的,如果不能及時反思、痛定思痛,美年大健康從此或會走上‘下坡路’,直到一敗塗地。”宋清輝判斷。

“美年大健康之所以會出現這樣的問題,與公司在管理和質控方面不足存在漏洞有很大的關係。”揭小蘭同時認為,“無風不起浪,美年大健康這次被曝出不正規經營,說明此前就一直存在這樣的問題隱患,只是沒有被曝光出來。”

“近些年,由於舒適的環境和人性化且周到的服務,商業體檢機構逐漸取代公立醫院成為越來越多人體檢的首選。但畢竟醫療行業事關人命,相關從業者還是應當積極承擔相應的社會責任。”揭小蘭說,“所以,不能只顧著擴大經營規模,卻忘記了保證產品質量的穩定輸出,讓消費者花錢體檢變成了走過場的無用功。”

在揭小蘭看來,美年大健康應該要積極面對,決不迴避,積極整改。“公司應該在發展戰略中把質量管控和提升設定為最大優先級,進一步提高醫質管理在考核中的權重,全面梳理管理流程,排除質量隱患。”揭小蘭說道。

宋清輝則表示,從企業發展和消費者利益的角度,美年大健康應該做好兩個方面的工作,“一是立即停止盲目無序的擴張計劃,二是對受到傷害的消費者進行賠償,挽回品牌形象以及聲譽損失”。

與此同時,揭小蘭提醒,在我國,其實不只是美年大健康一家存在問題,“很多醫院、醫療機構都存在大大小小的問題,只是沒有被人揭發和披露出來”。

“對於上市企業,這些問題一旦被暴露出來,會對企業造成沉重的打擊。這些年來,幾乎每年都能曝出醫院的醜聞,而2018年,國家對醫院的監督和整改更加嚴格,政策不斷出臺,這對於我國醫療行業健康發展是非常重要的。”揭小蘭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