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跌越买!外资超千亿狂吸一类股

24日,央行宣布定向降准,释放资金7000亿元。据统计,2014年以来,央行8次降准,降准之后30天,股市只有2次下跌,6次上涨。就在央行出手护市的同时,公募基金“抄底”频繁逆市抄底,仅上周329亿元资金加仓。

所谓的危机,就是危中有机。《证券日报》头版已发文称,“经过这轮大跌,A股市场投资机会已到来。”因此,从高层和机构的动作和发话来看,这个机会,或者就在大家恐慌时,很快就来了。你准备好了吗?

看一个人,不要看他说了什么,而是看他做了什么。同样,A股值不值得买,不能说说而已,关键是有没有人买。

近期,笔者在整理A股资金流向数据时,发现了一个细节,上证在3500点之后,越是下跌,外资入场的资金越多。

而且,进场方向与2008年、2016年熊市底部时十分相似,并催生了大批的“翻倍股”。

一、别人恐慌时,外资早早“贪婪”

巴菲特有句投资名言:“在别人贪婪的时候恐惧,在别人恐惧的时候贪婪”。随着价值投资越来越得到认可和普及,外资在A股市场中,愈加践行着这句投资经典格言。

越跌越买!外资超千亿狂吸一类股

目前,沪港通、深港通规模达5000亿元,其中,1/3仓位是今年上半年流入,大约1600亿元左右。

同时,流入步伐与指数成反比例,指数跌得越快,外资流入得越多、越快。

越跌越买!外资超千亿狂吸一类股

意味着,无论国内如何悲观,外资已经用脚投票,看好A股的投资价值。

而且,外资大胆买入的方向正是A股优质资产,它们都有一个共通点,就是低估值+绩优股,比如中国平安、海螺水泥、青岛海尔等。

大浪淘沙见真金。真正好公司,在整体恐慌中被砸下来时,那绝对是机会。

比如2008年的大熊市,茅台从100元跌到20元;2015年股灾,格力、美的也同样腰斩。

归根到底,好公司主业并没有受到股灾影响,还在赚钱,还在成长。所以,低估值的好公司,被系统性恐慌错杀之后,反而更加具备买入机会,更容易出现“翻倍”的机会。

二、历次熊市的“翻倍”特征!

与此同时,外资加速入场的行业、个股,正是每次市场筑底后第一批翻倍的绩优股。

比如,2008年,中国人第一次经历大规模“股灾”,比千股跌停还要恐怖100倍。但是,市场并非毫无机会,在4万亿的刺激之下,大批绩优股走出“翻倍行情”。

东方雨虹,2008年当之无愧的牛股代表,在反弹行情中率先创出新高,仅仅约4个月的时间,便暴涨了245%。

越跌越买!外资超千亿狂吸一类股

受益于政府投入基建,当时业绩确定性高,2008年业绩增长达22.81%,市盈率仅为12倍左右。2009年业绩更是大增了65%。早就了一大波绝地翻倍的行情。

还有当年“翻倍牛股”鱼跃医疗

,在2008年年底的新股行情中顽强创出历史新高,当年净利润一样暴涨63.26%,市盈率仅为19.3倍。

业绩增长明显+低估值,就是2008年“翻倍牛股”的核心逻辑。来到2016年,逻辑一样没变。

三聚环保,作为近几年的10倍牛股,截止到2016年结束,年度涨幅为103.94%,而对应前三季度净利润为4.11亿元,同比增长108.15%,市盈率仅在20倍左右。

换句话说,股价涨了一倍,PEG也才刚刚修复完毕。

2016年的市场情绪也一样差,英国脱欧、美国大选等“黑天鹅”飞过。

综合来看,2次大熊市的恐慌比现在严重得多,但是,市场资金在避险情绪下,反而不断追买低估绩优股,造成局部的“翻倍行情”。

回到当下,经历千股跌停后,随后涨幅榜上的保险、超级品牌,再到钢铁、白酒、医药。

逻辑上,同样是业绩增长+估值低的板块。

那么,后面要怎么选呢?

1、业绩增长好,最近3年业绩能够保持在20%以上的增速。

当时“翻倍股”如鱼跃医疗、东方雨虹都具备这个条件。最夸张的是三聚环保,近5年净利复合增速是76.26%!

2、低估值,市盈率最好能控制在20倍左右。

3、具备护城河的企业。

比如股鱼跃医疗,系国内氧气机龙头,地位无人能及。投资理念与当时巴菲特抄底可口可乐是一致的。

上述3个“翻倍股”逻辑,是根据10多年数据整理所得,十分具备参考作用,希望大家好好利用,挖掘好公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