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子彈轟炸的17個備選城市,排在第一的不是廣島,而是它!

原子彈投放的17個備選城市

原子彈轟炸的17個備選城市,排在第一的不是廣島,而是它!

經過中國的十四年抗戰,以及四年的太平洋戰爭,終於在1945年夏,日本敗局已定,但在沖繩等地的瘋狂抵抗導致了大量盟軍官兵傷亡。

為了加速戰爭結束,儘快迫使日本投降,美國總統杜魯門和軍方高層人員決定在日本投擲原子彈以加速戰爭進程。但是原子彈的投放地點的爭議卻一直沒停。

原子彈轟炸的17個備選城市,排在第一的不是廣島,而是它!

1945年4月,為了確定轟炸的城市,美國相關專家組成目標選定委員會,要從日本城市中挑出4座。

最初的候選名單由美國陸軍航空兵戰略航空參謀長諾斯塔德准將列出, 17個日本城市依次為:東京、川崎、橫濱、名古屋、京都、大阪、神戶、廣島、吳、下關、山口、八幡、小倉、熊本、福岡、長崎、佐世保。

原子彈轟炸的17個備選城市,排在第一的不是廣島,而是它!

因為這將會是人類歷史上第一次使用核武器投入到戰爭中,選擇的標準要綜合文物保護、戰後管理以及破壞性的測量。

因此,準確評估原子彈的威力與城市當時被破壞的程度有很大聯繫。其次,投放城市面積要合適,最好將破壞控制在一定範圍,有利於評判其威力。

所以像東京這種面積大、受到嚴重破壞的城市和其他小城市就排除了。

第一批四個原子彈投放的備選城市

多方考慮後,5月10日至11日,委員會選定了第一批城市

1.京都,AA級目標

2..廣島,AA級目標

3.橫濱,A級目標

4.小倉,A級目標

原子彈轟炸的17個備選城市,排在第一的不是廣島,而是它!

而為什麼京都排在了當時的第一位,其中最重要的含義不言而喻,那就是政治意義。日本的首都很長時間都是京都,他享有"千年古都"之稱,歷史悠久,擁有日本20%以上的國寶;是日本的佛教中心和道教聖地,有數百間有名的神社、神閣和古寺名剎。國都雖然遷至東京,但是天皇登基,國家大典仍在京都的紫宸殿內舉行,故又有"西京"的稱號。

為什麼廣島取代了京都成為了原子彈投放的一號城市?

但是為什麼到最後還是選擇了廣島作為一號目標呢,其實也是有許多的考量的。其中最重要的就是美軍投擲原子彈的目的是為了打壓日本的軍國主義氣焰,加速結束戰爭,而不是為了摧毀日本的文化。

京都對日本人有巨大的感情價值和宗教意義,如果將其毀滅,將給戰後管理帶來很大的困難。

原子彈轟炸的17個備選城市,排在第一的不是廣島,而是它!

並且當時的廣島、長崎、小倉才是日本重要的重工業基地,把原子彈投到那裡,才能徹底讓日本失去真槍實彈,大大降低戰鬥力。

原子彈轟炸的17個備選城市,排在第一的不是廣島,而是它!

而廣島又是日軍指揮中樞之一,是侵華戰爭中的主要策源地之一,兩個軍總區中第二軍總區司令部所在地,同時是日本陸軍最大的集結地,有規模巨大的軍需品、軍火倉庫、碼頭設施,此外還有軍火製造、船舶維修等重工業設施。

原子彈轟炸的17個備選城市,排在第一的不是廣島,而是它!

1945年7月25日,杜魯門最終下達對日進行原子彈轟炸的指令時,目標城市的優先級為:廣島、小倉、新瀉、長崎。

8月6日,美軍對廣島進行了第一次原子彈轟炸。8時15分17秒,“恩諾拉·蓋伊”號炸彈艙門打開,原子彈“小男孩”從9600米的高空中筆直地落了下去。8時16分整,“小男孩”爆炸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