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针尖上舞蹈

我在针尖上舞蹈

我在针尖上舞蹈
我在针尖上舞蹈

“七尺男儿,热爱护理,钢铸柔情,大爱无边。”这是对当代优秀男护士巴桑顿珠的赞美。在2003年,四川的男护士巴桑顿珠获得了我国护士界最高荣誉——第39届南丁格尔奖。从此,男护士群体开始越来越多的被人们所看到和听到。提起男护士,可能令很多人感到惊奇?护士这个职业一直以来都是由女同志的代名词,怎么突如其来冒出了男护士?不可思议。其实,近年来一直都有男同志加入护士这个队伍,只不过人们很少见到而已,即使在医院见到了男性医务人员,人们也不会追究他到底是医生还是护士。男护士很多都是医院根据临床实际工作需求安排岗位的,除了要做平常女护士做的工作(打针、输液、量血压等)外,还要帮着搬运病人、承担一些体力活等。如今,我有幸成了男护士队伍中的一员,在护理岗位上也摸爬滚打八个春秋,我一直回答的最多的一个问题就是“你当初怎么选择的护理专业?”,并且这个问题还在延续着。

2007年,我高中毕业后填报志愿时,面对琳琅满目的专业让我徘徊起来,有热门的、有就业广的、有发展前景的……在我犹豫不定的时候,是我的一位表姐在我迷茫中指点我方向,介绍当今的缺口岗位是护理,尤其男护士很稀缺,它不但就业率高,前景广,而且这个专业对自己的家人健康有很好的保障作用,并且你性格沉稳、有耐心也适合你发展……。于是乎,我毅然决然的选择了护理专业,报考了护校。踏入大学校门,过起了“万花丛中一点绿”的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当时班上共有同学120人,男生10人,是110名女同学陪我们读完了护理专业,幸福至极!在校理论学习期间,我保证每周末去图书馆一次,我比较喜欢看科普的报纸,有感兴趣的就记下来,慢慢的记录了许多,希望对自己将来有帮助。那时候老师也一直灌输就业压力大,尤其我又是山东省人,生怕自己找不到工作。尽量保证各门功课都优秀,实训操作过硬。

2009年6月,是麦收的季节,同时也是同学们进入临床实习的阶段,要把两年多对理论的积淀,更好的应用到临床实践中,去指导临床工作,履行护士的职责。当时,正如我们的班训“知识改变命运,人格铸就前程”,我有幸被选中到北京实习,医院也是经过笔试、面试挑选实习生,这样我们15人(其中2名男生,)是学校第一批来北京的护理实习生,心理难免充满了自豪和自信,带着这份心态和学校的重托,我投入到我所实习的每一个科室。俗话说:“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我实习的每一个科室,我都专门成立一个记录本,每天记录工作中的点滴、感动、经验和知识回顾,十个月下来,我转完了6个科室,相应的也完成了6本笔记。还好,我得到了每科护士长的赞扬,欲留我在此工作,那时,对于面临要找工作的我,无非是莫大的欣慰,这是领导对我工作的肯定,更重要的是我真正踏实的学到了本领。现在每当翻阅笔记,都让我感到实习的场景历历在目。在实习结束之际,我被评为优秀实习生、优秀毕业生、优秀班干部和入党积极分子,带着这份荣耀,毕业后我开始了中心手术室的工作。

也是从手术室,我开始了自己真正的护士生涯,起初,就对手术室的护士充满了羡慕和敬佩,一方面天使们不怕那鲜血淋淋的场面,另一方面,对各种手术使用的器械都了如指掌,我最爱看的是传递器械时的连贯动作,医生一出手便知需要什么器械。为此,我也努力的向她们学习,平时多看别人手术台上的功夫、闲暇之余收集相关资料和珍惜每次配合手术的机会。久而久之,我也要冲击炉火纯青的水平。但是,那时我一直有个梦想就是进部队医院工作,不过,机会还真来了,我被现在的陆军总医院录用,当时是北京军区总医院,我被分到神经介入科负责护理工作,这是新建的科室,大量的工作从零开始,也是这个平台锻炼了我,让我从青涩走向成熟。一干就是8年,这里面蕴含了太多的变化和革新。身份变了,从普通人员考入了文职人员;思想变了,视野扩大想要做的事情越来越多了;技能变了,从不敢想象的科研论文,到现在越写越找到感觉了。进过军医学校,进修过军事医学,考入北京协和学院进行继续学习,进过练兵基地,进行过军训,进入野战医疗所,担任战地救护等等。让我曾经转行的念头,也越来越淡了,想在现在的岗位上继续描绘我的护理蓝图。

我的老师曾告诉我们“护理技术到了一定的时间,熟练程度都相差无几,唯一的不同是一个人对待工作的责任心、耐心和爱心”。每当读起这几句话,都默默的激励自己,既然选择了,就干一行,爱一行,不是最优秀的,也要做最努力的。 没有播种季节的艰辛耕耘,就不会有收获季节的喜悦。也曾经在医院5.12国际护士节表彰大会上,作为护士代表进行发言, 践行那句“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我作为男护士,一样的工作,不一样的性别,也要把护理工作做得更好,充分诠释护理工作在医疗工作中的地位,像护理事业上有所建树的男护士为榜样,有老一辈护理人员的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白衣天使再向世人展现护理人辉煌事业的独特风韵。我相信“心中有梦想,走路不会累”

北京护理学会男护士工作组委员

中国研究型医院脑血管病专业护理学组委员

华益慰杯优质服务标兵

个人三等功1次

主编护理专著1部,参编3部

第一作者发表论文13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