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迅和郭沫若同寫「命題作文」 最後到底誰贏了?

魯迅和郭沫若同寫“命題作文” 最後到底誰贏了?

說道魯迅和郭沫若,相信大家一定不陌生。一般當代作家排名,都是“魯郭茅巴老曹”這樣一直排下去的,可見兩人的文學成就是並駕齊驅的。細細觀察兩人的人生軌跡和文學創作,你會發現,兩大才子有許多驚人的相似。在人生軌跡方面,兩人同樣的遠赴東瀛學醫;同樣的最後棄醫從文;同樣的奉父母之命,娶了自己不喜歡的人。在文學創作方面,兩人同樣的在新文化運動中,開創自己的學派,引領一代思潮;同樣的通過自己的作品,奠基了中國新時代文學的雛形,比如魯迅有小說集《吶喊》與《彷徨》,郭沫若的詩集《女神》與《星空》等。

魯迅和郭沫若同寫“命題作文” 最後到底誰贏了?

本來如此類似的兩大才子,應該惺惺相惜才對,可是由於兩人為人處世的哲學和性格大不相同,沒能成為摯友,相反的,甚至成為了敵人。兩人的筆戰事蹟不用筆者贅述,或許大家都有耳聞,這次咱們就來看看,二位文學大咖歷史上最有名的一次文學交鋒,結果到底是誰更勝一籌。

曹植曾寫了一首有名的《七步詩》,大家都知道,原文如下:

煮豆持作羹,漉豉以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後來這首詩還被濃縮成了四句的版本,同樣流傳千古:

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到了近代,魯迅先生髮表了一首《替豆萁伸冤》的反七步詩,內容如下:

煮豆燃豆萁,萁在釜下泣。我燼你熟了,正好辦教席!

魯迅和郭沫若同寫“命題作文” 最後到底誰贏了?

乍一看,似乎看不出個所以然來,不知道要表達什麼,但是結合當時背景,你就會知道其中的含義了。1925年,北京女子師範大學校長楊蔭榆協同迫害學生,其中一位受害者就是大家課本都學過的“劉和珍君”,為了給被害的“劉和珍君”們發聲,同時抨擊學校殘忍的行徑,魯迅就寫下了這首《反七步詩》。詩中的“豆萁”暗指具有新思想的學生,“豆子”比喻毫無人性的校方和教師。後兩句的“我燼你熟了,正好辦教席”意思是,豆子需要豆萁犧牲自己才能成熟,諷喻當時校方的無德和人性缺失,不配做教師,到底是學生在教育教師,還是教師教育學生,後世自有公道!經此一看,魯迅這首詩雖然看起來平淡,但是思想深刻,充滿了社會責任和人文關懷!

看到魯迅做了《反七步詩》,後來,郭沫若也作了一首與之一較高下,全文如下:

煮豆燃豆萁,豆熟萁已灰。熟者席上珍,灰作田中肥。不為同根生,緣何甘自毀?

魯迅和郭沫若同寫“命題作文” 最後到底誰贏了?

郭老的詩,讀起來似乎更加朗朗上口,更加註重創作技法,講求對仗,比如“席上珍”對“田中肥”。也有一些深刻的思考和顛覆,一反原來《七步詩》表達的對“兄弟”相殘的無奈,體現了“兄弟”之間的互助友愛,豆萁燃燒自己,讓豆子成為了萬口稱讚的佳餚。

兩首詩各有千秋,魯迅的詩勝在思想和人文關懷;而郭沫若的詩勝在文藝創作的技法,並且思想表達完美的融入了詩中。拋去作者人品方面不談,各位覺得誰的《反七步詩》更勝一籌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