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中國申遺遇挫了

这次,中国申遗遇挫了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愛世界遺產(ID:worldheritagesites)

这次,中国申遗遇挫了

正在巴林舉行的第42屆世界遺產委員會(世界遺產大會)繼續進行,6月29日開始審議新的世界遺產項目,中國的文化遺產項目古泉州(刺桐)史蹟,被大會委員國從ICOMOS建議的不列入(N)大幅修改為發還待議(R,即需要補充資料概念再申請,但需要佔用該年中國申遺名額),這是外交公關的勝利,不過無緣今年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泉州(在阿拉伯和西方文獻中稱為“刺桐”)是10-14 世紀海上貿易航線中的一個重要節點。此係列遺產由16 個遺產點組成,包括:歷史碼頭遺存、石橋、寶塔、考古遺址、重要銘文以及不同信仰的雕像、寺廟和神殿(佛教、儒教、摩尼教、伊斯蘭教等)。這些遺產點共同體現了申報項目的地緣文化影響以及中國、東南亞港口和更遠地區之間的跨文化交流。泉州因此被申報為海洋大通道或海上絲綢之路複雜現象的組成部分。

申報項目包括16 個遺產點,體現了中國港口城市泉州(歷史上,在阿拉伯和西方文獻中以―刺桐‖著稱)在宋元時期的歷史重要地位。在這一歷史時期,泉州是海上貿易線路上的重要戰略節點,促進了歐洲與亞洲之間的交流。這些線路及其歷史被稱為“海上絲綢之路”。

16 個遺產點面積共 101.14 公頃,每個遺產點都被一個緩衝區包圍(共計 581.82 公頃)。16 個遺產點按主題分為 3 組:航海與通商史蹟( 8 個)、多元文化史蹟( 6 個)、城市基礎設施史蹟( 2 個)。

航海與通商史蹟

萬壽塔是一座5 層石塔,建於1131-1162 年(宋代),位於泉州灣制高點。締約國認為它是港口的航標。該遺產點面積16.7 公頃,緩衝區面積86.03 公頃。1981 年增建了一個葫蘆形塔頂。

这次,中国申遗遇挫了

六勝塔是一座俯瞰石湖碼頭的5 層石塔,始建於 1111 年(宋代), 1336-1369 年(元代)一名海商出資修繕,反映了 14 世紀泉州的繁榮。締約國認為,該塔是主航道的航標。六勝塔於 1982 年進行了修繕。該塔周邊圍繞有現代集裝箱港口和其他工業建築。該遺產點面積2.34 公頃,緩衝區面積29.29 公頃。

石湖碼頭位於泉州外港,據說建於公元713-741 年(唐代)。該碼頭面對主航道入海口,具有重要戰略位置。1068 年(宋代)這裡修建了一座水上要塞、一座棧橋、小路和石階。石湖碼頭在宋代進行過幾次修繕,至今仍保留著宋代的石基。該遺產點面積3.13 公頃,緩衝區面積11.23 公頃。

美山碼頭和文興碼頭(江口碼頭)建於宋代,位於江海交匯處。兩座碼頭對古泉州最繁盛的港口之一法石港的貿易和海防具有重要作用。碼頭附近有祭祀海神的廟宇,文興碼頭上矗立著一座小型寶篋印經塔。20 世紀50 年代和80年代,在該區域發現了一處造船遺址、若干石錨和多座伊斯蘭教墓碑。該遺產點的陸地區域內有一艘沉船。該碼頭於 2002 年進行了修繕。該遺產點面積19.78 公頃,緩衝區面積為56.82公頃。

这次,中国申遗遇挫了

九日山祈風石刻記載了航海祈風的祭祀儀式,反映了海風不確定性的特徵。祭祀儀式向海神通遠王祈求航海順風。此遺產點包括10 方完整記錄的石刻,最早的可追溯至1174-1266 年間,反映了一年不同季節的航海傳統。1991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海上絲綢之路考察團參觀了該遺址,並留下了紀念銘文。該遺產點面積11.4 公頃,緩衝區面積45 公頃。

真武廟是祭祀道教神祗和海神真武大帝的廟宇。該寺廟建於 967-990 年間(宋代),保留的宋代古蹟包括石基、平臺基座、部分路面、階梯上雕刻的獅子等。寺廟的木結構建築在清代進行了修繕。該遺產點面積 3.84 公頃,緩衝區面積72.76 公頃。

天后宮是現存最古老、規制最高的祭祀海神天后(女神媽祖)的廟宇,建於公元 1196 年(宋代)。寺廟保留了宋代石質基礎,木結構建築保留了清代的原始特徵。大殿裡有一尊天后塑像和一幅名為―敕封天后聖母圖‖的大型壁畫。20 世紀90 年代,海外華人慈善家捐資修繕了這座寺廟。該遺產點面積0.78 公頃,緩衝區面積4.31 公頃。

磁灶窯系金交椅山窯址建於10 世紀,衰廢於14 世紀,是生產外銷瓷器的重要場所,是這一時期貿易興盛的證據。泉州擁有眾多此類窯址,已知的有150 多座。東南亞、南亞和東非的考古發掘以及西沙群島和南海的沉船均發現有磁灶窯的瓷器。2002至2003 年的考古發掘發現了4個龍窯、1個工場和眾多文物。該遺產點面積6.45 公頃,緩衝區面積61.7 公頃。

多元文化史蹟

这次,中国申遗遇挫了

泉州府文廟位於泉州古城中心,是中國東南地區現存最大的、包含宋、元、明、清四個朝代建築形式的文廟建築群。泉州府文廟建於公元976-984 年,因其歷史悠久、規模宏大而聞名。該遺產點面積3.59 公頃,緩衝區面積8.15 公頃。

这次,中国申遗遇挫了

建於宋代的老君巖造像(道教創始人)位於泉州郊外風景保護區內,體現了該地區的文化多樣性。該遺產點面積1.9 公頃,緩衝區4.25 公頃。

这次,中国申遗遇挫了

開元寺是泉州最古老的建築之一,以匯聚亞洲和西方文化影響而著名,包括佛教和印度教元素。開元寺建於公元 686 年(唐代),寺院格局歷史上經歷了多次演變。寺院內建築眾多,包括一座藏有27000 冊經文的藏經閣。該遺產點面積7.23 公頃,緩衝區面積9.06 公頃。

安息著三賢、四賢的兩座伊斯蘭教聖墓可追溯至公元7 世紀(唐代),體現了中國和阿拉伯建築風格。聖墓在元代進行了修繕,1962 年又再次修繕。1417 年(明代),鄭和下西洋前參觀了聖墓。該遺產點面積4.08 公頃,緩衝區面積17.58 公頃。

这次,中国申遗遇挫了

清淨寺(艾蘇哈卜大寺)位於泉州市中心,是中國最古老的清真寺之一,體現了伊斯蘭教經海上貿易線路傳入中國的歷史。清淨寺建於 1009 年(宋代)。 1310 年,來自波斯設拉子城的朝覲者艾哈瑪德·本·穆罕默德·賈德斯出資予以修繕。碑銘顯示清淨寺是由從事海上貿易的商人建造的。該遺產點面積2.15 公頃,緩衝區面積5.23 公頃。

草菴摩尼光佛造像是世界上僅存的摩尼教(又稱明教、拜火教)創始人摩尼的石像,摩尼教於公元 6-7 世紀傳入中國。該寺於1131-1162 年(宋代)初建於一座草菴內,現存石構寺廟建於元代,至今仍保留著一些元代建築特徵。寺廟的其他元素在近代進行了重建。該遺產點面積2.69 公頃,緩衝區面積6.91 公頃。

城市基礎設施史蹟

德濟門遺址(南城門)位於泉州市中心,是一處已發掘的考古遺址。德濟門建於 1230 年(宋代),在元、明、清時期均進行過修繕,是泉州七個城門中僅存的遺址。2001 至2002 年的考古發掘發現了該遺址的範圍以及宋元時期印度教、景教、伊斯蘭教和佛教的石刻文物。該遺產點面積0.39 公頃,緩衝區面積4.7 公頃。

这次,中国申遗遇挫了

洛陽橋(萬安橋)建於1056-1059 年(元代),是中國第一座跨海梁式石橋。洛陽橋使海陸聯運成為可能,使福州和其他城市與泉州港的距離拉近。在宋代建築的基礎上,明代進行了修繕,1993-1996 年進一步對其進行了修繕。該遺產點還包括蔡襄祠(主持橋樑建設項目的郡守)、昭惠廟以及石塔,石碑和雕像。該遺產點面積14.69 公頃,緩衝區面積209.8 公頃。

本文摘錄自WHC網站文件

圖片來自古泉州(刺桐)史蹟官網

| 好文精選 |

这次,中国申遗遇挫了这次,中国申遗遇挫了

●●●

以上內容由《世界遺產地理》整理

如需轉載請聯繫郵箱[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