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岁的小伙子走了,但他以这样的方式活了下来

“我们就是想换个方式‘留住他’”近日,23岁的云南小伙高勇在九铃路遭车祸,虽经医护人员全力抢救,仍未能从死神手中抢回他年轻的生命。临终前,家属决定捐献其眼角膜、肝脏、肾脏挽救他人生命……

8月17日一场突如其来的意外,让来永务工20多年的高秀海一家陷入了沉痛和悲伤。女儿们的远嫁,作为唯一在身边的儿子高勇是他们贴心的棉袄和温暖的寄托。

23岁的小伙子走了,但他以这样的方式活了下来
23岁的小伙子走了,但他以这样的方式活了下来
23岁的小伙子走了,但他以这样的方式活了下来

记者来到位于花街镇砖瓦厂附近的高勇家中,沿着一条泥泞的土路往里走,一间不到20平米的房间,吃住睡。就是高勇和父母多年来生活起居的场所。年迈的母亲得知儿子噩耗后,已经躺在床上卧病不起。

高勇的父亲高秀海说到自己的儿子时,也是声泪俱下,表示高勇平常就是一个善良的人,工作时经常乐于助人。

23岁的小伙子走了,但他以这样的方式活了下来
23岁的小伙子走了,但他以这样的方式活了下来

在抢救室时,医师说,孩子这么年轻就走了,太可惜了,如果能捐献器官,他还能“活”着。从未听说器官捐献的高秀海夫妇听说孩子还能别样地“活着”,强忍着悲恸,为孩子做了这个决定:捐赠有用的器官,用来帮助被病魔困扰的人。赶来永康的亲戚家人也纷纷支持这个决定。

“我们也就是想换个方式留住他。”高勇的姐夫李鸿指着高勇小时候的照片对记者说道。8月21日,高勇的眼角膜、肝脏、肾脏正式捐献给了红十字会。

23岁的小伙子走了,但他以这样的方式活了下来

左下角是童年高勇

23岁的高勇来自云南省昭通市镇雄县农村。父母年迈、身体并不好,作为家中的顶梁柱,他干起了快递员的工作,每天早出晚归,拼命工作。3、4千的工资虽说不高,却让他撑起了整个家。

这位普通而淳朴的农民工,在生命的尽头用最大的善意回馈这世界,为陌生人点亮希望!挽救他人性命。让那些生命岌岌可危的病人有了继续活下去的希望。

23岁的小伙子走了,但他以这样的方式活了下来

有时候,这个世界就是残酷的,在一瞬间就能带走一个人的生命,不管他有着怎样的遗憾,也不管他的家人是何等痛苦,但是,人心不凉!高勇一家都是心善之人,面对这个残酷的世界,他们依旧愿意用最大的善意回馈这个世界,有不尽的不舍和痛苦,但是若能让自己的行为帮助到他人,他们是义无反顾的。

23岁的小伙子走了,但他以这样的方式活了下来

我市捐献器官的案例并不少见,但一些市民对人体器官捐献并不是很了解,小编整理以下常见几个问题。

1、什么是器官捐献?

当一个生命不幸离去时,根据本人和家属意愿,将其功能良好的器官,捐献给因器官功能衰竭急需器官移植的患者,挽救他人生命,让生命得以延续。

2、如何表达捐献意愿?

(1)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愿意逝世后无偿捐献器官救治他人。可以到当地红十字会器官捐献管理机构,填写并递交《中国人体器官捐献志愿登记表》。

(2)也可以登录中国人体器官捐献管理中心网站www.codac.org.cn 或微信公众号(中国人体器官捐献),进行线上登记。

登记完成,将获得中国人体器官捐献志愿实体或电子登记卡。

3、捐献意愿可以改变吗?

如果您的捐献意愿发生改变,随时可以变更或撤销捐献志愿登记。

4、成为人体器官捐献志愿登记者,一定会实现捐献吗?

完成捐献志愿登记,仅仅是器官捐献意愿的表达。最终是否能实现捐献,要等到生命离开时,通过严格的医学评估,并征求直系亲属的共同同意。

5、签署器官捐献志愿登记表后,一旦遇上意外,医护人员会放弃救治吗?

拯救生命是每一位医护人员的天职。无论表达过器官捐献的意愿与否都不会影响登记者得到应有的抢救和治疗。

6、什么情况下,才会启动器官捐献流程?

当生命不可挽救时,如果本人生前没有表示不同意捐献器官,可启动器官捐献程序。首先要经过严格的医学评估,如果适合器官捐献,我们将核实志愿登记信息,同时征求家属意见,做捐献确认。

7、家属如何做捐献确认?

无论本人生前是否是捐献志愿登记者,都要以书面形式征求家属意见,直系亲属——父母、配偶、成年子女在《人体器官捐献确认登记表》上共同签字确认,或委托代表签字确认,方可捐献。

8、如果家人不同意,能进行器官捐献吗?

如果直系亲属中任何一人不同意,就不能进行器官捐献。

9、到达捐献状态,还需要做哪些工作?

到达捐献状态,要经过死亡判定专家按照严格的死亡判定标准及程序做出死亡判定。

器官获取医生根据捐献意愿实施器官获取。

获取的器官,由器官分配与共享系统,依据科学公平的分配原则,分配给器官衰竭患者。

医生会仔细恢复捐献者遗体原貌,在场全体人员默哀缅怀捐献者。

捐献的器官会以最快的速度转运到等待移植的患者所在的医院,进行移植手术,一个生命得以挽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