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多多,拼的是廉价劳动力,中国产业转型升级之路何其难

拼多多这家公司很年轻,创造了最快上市的纪录,然而它却饱受争议。在这争议背后,除了拼多多自身监管不到位外,还有我国产业转型升级之痛!

从各种报道来看,拼多多的那些饱受争议的商品,基本上都是出自小工厂之手,这些商品的质量、售后等等难以得到保障,按照一般人的心理,多花一点钱买个靠谱的品牌才是正确的选择,但是为什么还有这么多人购买呢?为什么还有那么多厂家来生产呢?

第一,有很大一部分消费者的消费能力有限,这些商品能够基本满足其需要;第二,我国在产业转型道路上并不顺,能够有创新能力、产品附加值高的公司只占少数。

“山寨”并非是“劣质”的代名词。以印度制药业为例,1970年印度制定了对制药业有着深远意义的《专利法》,其只承认生产过程的专利权,并不承认药品成分的专利权。许多制药公司开始利用逆向工程仿制各种药品,并且将总收入的15%-20%投入到研发之中,不断提高仿制药的成分,据说其成分与效果相似程度高达99.99%,可与“正品”媲美。其售价也远远低于在国外拥有专利的同种药品,凭借这些优势印度的“仿制药”迅速占领了市场。

与其形成鲜明对照的是莆田的制鞋业,莆田在上世纪80年代被称为中国的“鞋城”。30多年前,莆田凭借着廉价的劳动力,吸引了一大批世界名牌运动鞋落户于此。随着廉价劳动力这一优势的逐渐消失,大量品牌公司开始搬出莆田,转投资于其它有大量廉价劳动力的国家和地区,莆田的制鞋业由此开始衰败。面对着“仿制”鞋利润的诱惑,大量的“仿制”鞋开始出现,但由于没有统一的技术标准,各厂家“仿制鞋”的质量参差不齐。很多商家有能“以假乱真”的技术,号称其高端货甚至连专业人士也得经过技术检验才能分辨出来。然而,假的终究是假的,莆田的制鞋业没能真正的转型,没能够像印度的制药业一样获得成功。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创新力不足没有自己的技术会处处受制于人。2017年中兴公司与美国政府达成和解协议,支付了8.92亿美元的巨额罚款,为什么中兴要接受巨额罚款呢?因为中兴所依赖的核心技术,还牢牢地被美国高科技企业掌握着,若不接受罚款美国商务部将禁止美国的高科技企业将相关的元件卖给中兴公司,如果没有了这些核心元件,中兴公司就无法生产相关的产品。

近日,华为的手机市场份额已经超过苹果。华为在国内外都拥不错的市场份额和口碑,而且拥有自主研发的“麒麟”CPU、GT技术等,在未来的5G通讯技术中拥有一定的话语权。华为公司为中国的产业转型升级开了个好头。

我国工业起步晚,虽然绝大部分的工业产品都可以自己进行生产,但一些核心技术我们还迟迟不能突破,处处受制,从“制造大国”转型升级为“智造大国”之路何其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