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項專利直戳「紅芯」,無核心專利何談自主創新?

最近,紅芯時代(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紅芯)成為全民憤慨的對象。因過度宣傳,被各大媒體層層“扒皮”,從紅芯的產品到創始人被扒得“體無完膚”。

紅芯國產瀏覽器的宣傳標語,確實讓國人興奮和自豪,所以當被網友和媒體爆出抄襲谷歌之後,也會面對更多的責罵。

15項專利直戳“紅芯”,無核心專利何談自主創新?

紅芯國產瀏覽器的宣傳標語

15項專利體現研發水平

媒體報道稱,紅芯時代(北京)科技有限公司曾用名為美通雲動(北京)科技有限公司,擁有15項專利。媒體把這些專利提供給專業的工程師後,工程師表示,這些專利中沒有涉及到遊覽器內核的核心技術,並表示,國內瀏覽器沒有一家有自主內核。

15項專利直戳“紅芯”,無核心專利何談自主創新?

事發後,紅芯趕緊向公眾道歉,承認過度宣傳。不過,網友們並不買賬,認為紅芯打著自主創新的民族旗號騙取錢財。

15項專利直戳“紅芯”,無核心專利何談自主創新?

網友評論:

@開好接班車:打包一個Chrome瀏覽器就能融資2.5億,暴利都無法形容了

@我數三下:我擦,今晚有多少程序猿痛心疾首錯過發財的好機會

@破破的橋: 笑死我了,花5分鐘把chrome打包改名騙幾個億,效率太高

@綠色果凍:中興事件之後,打著自主知識產權或者國貨當自強的招搖撞騙者會層出不窮,惡性循環具有很強的自愈和免疫能力

@高梨太郎_矢野艾莉卡廚:我們不生產瀏覽器,我們只是瀏覽器的打包員

國產瀏覽器內核研發為零

為什麼紅芯遊覽器會如此轟動?主要原因還是在於國產瀏覽器內核研發為零。目前,瀏覽器內核主要有微軟IE瀏覽器內核Trident,谷歌Chrome瀏覽器內核Blink,蘋果Safari內核Webkit,火狐瀏覽器內核Gecko,這四家公司都來自於美國。

15項專利直戳“紅芯”,無核心專利何談自主創新?

為什麼只有這四家?中國為什麼沒有自主研發的瀏覽器內核?對於這些問題,360公司發表題為《中國為什麼沒有自主研發的瀏覽器內核?》的文章中,做出了詳細解答。

首先,國家發展晚,錯過HTML4制定標準的時代,很多標準在99年以前就已經定下來,就像通訊行業的2G/3G標準一樣;

其次,成本太高。以目前市場佔有率最大的Chrome為例子,Google花了10年,調動1000多名程序員和30億美金的研發成本以及上百億的推廣成本。

最後,Chromium和Firefox本就是一個開源項目,從授權協議上,它們鼓勵基於已有的技術去做技術創新。基於開源項目遵守開源授權協議,遵守開放式標準去做一個瀏覽器並不可恥。

通過360的表述,我們不難發現,在瀏覽器內核上自主研發很重要,但在全球化過程中,定製標準的話語權和主動權也很重要。

在芯片研發上我們不能急於求成,要一步一個腳印,穩紮穩打才能實現民族“芯”的夢想,在這點上紅芯需要向華為學習,要靠手中的核心專利——真正的核心技術說話。

往期文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