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5 BCH要有大動作,值得關注

5.15 BCH要有大動作,值得關注

1要聞

5月15日 比特幣現金(BCH)協議更新預告

2017年8月1日,比特大陸主導BTC硬分叉,比特幣現金BCH誕生。BCH從誕生起就獲得了一眾業界大佬的支持,BCH更接近於中本聰最初設想的比特幣,比特幣現金從誕生到現在,為了實現其最初的“世界最好的貨幣”的目標,一直在不斷的完善和改進。

今年BCH將進行兩次協議升級,具體時間分別是在2018年5月15日和11月15日。不過,5月15日即將到來的BCH硬分叉只是“硬分叉升級”,就像2017年11月份在BCH網絡上發生的硬分叉(難度算法調整)一樣,目的在於升級,“硬分叉”只是技術手段,是為了更好的服務目的,不會產生新的分叉幣。

2協議升級詳情

BCH硬分叉的MTP方式

此外本次BCH硬分叉的方式也比較特殊,並非在具體某個區塊高度分叉而是選擇某個時間點來激活硬分叉。這被稱為“Median Time Past(MTP)”方式,激活MTP的時間是1526400000(即2018年5月15日世界標準時間(UTC)12:00:00)。當最接近這個時間的11個區塊中位時間戳等於或大於1,526,400,000時,在緊接著的下一個區塊上將激活硬分叉。

BCH的硬分叉內容

BCH 此次硬分叉,主要是做以下三方面的升級:

區塊大小上限從8M提升到32M

在最初中本聰的設計中,比特幣的區塊大小就是32M。然而對於十年前比特幣誕生之初來說,32M顯然是一種浪費,於是縮減到了1M,但時至今日,比特幣的擴容之爭已持續多時,卻仍無統一解決方案。BCH在誕生之時便將8M大區塊作為一個宣傳點,本次升級將直接擴容到32M。

恢復9個早期在比特幣上被禁用的操作碼

此次硬分叉將恢復早期在比特幣上被禁用的9個操作碼。這些操作碼可以提供“與”“或”“非”等功能,開發人員可以使用更豐富的操作碼編寫程序,實現對數據的特定操作,從而創造更豐富的應用場景,為BCH未來創造無狀態智能合約提供了可能。

增加 OP_RETURN 數據載體大小

交易數據結構中的OP_RETURN數據載體從80字節增加到220字節。

3.重點要提的是應用場景之支付功能。作為點對點的現金系統,最重要的應用還是支付,這也是BCH誕生的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實現支付功能的路並不好走,就它目前的轉賬速度、安全不說,光巨大的價格波動就是個頭疼的問題。現在大部分的幣都掌握在用戶手中,轉賬也是在交易所之間的買賣。而BCH的支付有沒有價值就在於其是否能觸及到現實的商品買賣,以及商戶接受與否。

今天華為手機將預裝比特幣錢包的消息,對於BCH專注支付應用來說是一個絕對的大利好消息,給點對點支付的應用場景提供了大量用戶基礎。比特幣錢包的普及給BCH帶來更多支付應用機會,當持幣支付的人越多,價格波動性問題才能得到緩解。

根據今天的數據顯示,BTC的交易手續費要比BCH高出10.73倍。在此次硬分叉擴容變成32M後,BCH將擁有更多可能性和更大的想象空間;添加/激活的9個操作碼可以讓開發人員開發更復雜的程序,實現更豐富的應用場景;而OP_RETURN則擴展BCH的非支付應用場景。這些都為BCH實現無狀態智能合約鋪了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