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化基金規模年內驟增三成 294隻平均虧損8.14%

專家表示,A股市場機構化進程剛剛開始,主動量化投資在未來5年到10年裡有非常大的成長空間

今年以來,A股市場持續調整,權益類基金受此影響在今年以來的業績表現不佳,近八成基金的規模均出現了不同程度縮水。與之形成對比的是,雖然今年以來294只量化基金的平均回報率為—8.14%,但規模卻未受業績影響,在震盪行情中穩步增長。今年以來截至8月24日,341只量化基金(A/B/C類合併統計,下同)的總規模已經擴張了近三成。

《證券日報》記者從多位業內人士處瞭解到,量化基金規模在今年逆勢增長的主要原因是:判斷目前市場估值處於底部,而量化策略在震盪市場有較大優勢。正如景順長城基金基金經理黎海威所言,A股市場機構化進程剛剛開始,基於基本面的主動量化投資在未來5年到10年的時間裡還有非常大成長空間。

量化基金年內業績不佳

無礙規模穩步增長

公募基金市場上第一隻量化基金成立於2004年8月份,光大量化最先“亮相”。隨後,量化基金並未像想象中那樣快速發展,而是受模型開發技術有限、人才儲備不足等因素陷入了瓶頸期。從2015年以來,量化基金才得以快速擴張,量化基金在震盪行情中的表現也讓人眼前一亮。

今年以來,A股市場走出長期震盪調整行情,主要指數均出現了較大程度的下跌。上證綜指已經由年初時的3307點下行至2729點,今年以來已經累計下跌17.47%。公募基金市場上的權益類基金由於持有比較高比例的股票,也均遭遇了不同程度虧損,《證券日報》記者梳理發現,擁有數據統計的2022只權益類基金在今年以來的平均回報率為-10.89%,近九成的基金均有所虧損。

反觀量化基金,雖然在今年以來的整體運行情況也是虧損(294只量化基金在年內的平均回報率為

-8.14%),但較所有權益類基金的虧損情況來說,已經能夠凸顯出其在震盪市場的投資優勢。《證券日報》記者從多位量化基金經理處瞭解到,量化基金可以做到360度的全市場掃描,通過精細化的投資運作掌握細微的結構性投資機會,這突破了基金經理時間、精力有限的侷限性。

值得注意的是,量化基金在今年以來的整體虧損卻並不妨礙其規模穩步增長。《證券日報》記者梳理發現,擁有數據統計的294只量化基金在今年年初的總規模為1726.17億元,截至8月24日,按照294只基金的最新基金淨值及其基金份額測算,其合計規模已經達到2220.55億元,今年以來已經擴張了近三成。其中,規模最大的量化基金為嘉實滬深300(160706,基金吧)ETF,該基金的最新規模已經達到161.43億元。

看好底部機會

基金公司加速佈局

《證券日報》記者從多位業內人士處瞭解到,除量化技術進步、量化人才配備齊全等因素外,量化基金規模逆勢增長的主要原因是判斷目前市場估值處於底部,市場風格在短期輪動加快下,採用量化策略的基金具有明顯投資優勢。另外,量化基金所採用的多因子選股模型,能夠覆蓋更多的投資標的,能夠更全面、更廣泛的把握市場。

今年以來,公募基金市場上新成立的量化基金已經達到48只,合計首募份額高達115.36億份。《證券日報》記者注意到,除了各基金公司紛紛加速發行量化基金產品,由於看好量化基金在震盪行情下的投資機會,諸多權益類基金也開始向量化基金轉型,在轉型成為量化基金後的業績有了明顯改觀。統計發現,今年以來已經有11只基金轉型為量化基金。

如萬家基金的萬家滬深300指數增強基金,該基金是由此前的萬家瑞旭靈活配置轉型而來,轉型後該基金採用量化策略運行。在轉型後的8個多月時間裡,該基金獲得了對滬深300指數全勝的超額業績,5.85%的超額收益在同類基金中同樣位居前列。

萬家滬深300指數增強基金經理陳旭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量化策略在震盪的市場行情中往往能夠大展身手,在震盪偏強的行情中,量化策略的基金可獲得非常可觀的超額收益;在震盪偏弱的市場行情中,量化策略的基金能夠展現出其強大的抗跌能力,通過超額收益獲取長期絕對收益。”

事實上,看好量化基金在震盪行情中的表現幾乎已經成為了績優基金經理的共識。如景順長城基金(博客,微博)基金經理黎海威,具備多年量化投資經驗,同樣看好量化基金在當前市場的投資機會。黎海威表示,A股市場機構化的進程剛剛開始,基於基本面的主動量化投資在未來5年到10年的時間裡還有非常大成長空間。

“量化基金的優勢在於其持倉比較分散,隨著數據技術和計算機發展,可以找到更真實全面的數據判斷。因此,量化基金的超額收益會相對穩定,信息比和月勝率也會相對較高,可以達到獲取相對穩定的超額收益目標。”黎海威說。

量化基金规模年内骤增三成 294只平均亏损8.14%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