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米》—米虽然没有卖出去,但却道出了农民生活的无奈和辛酸

凭借《卖米》获得北京大学首届校园原创文学大赛一等奖,但却不幸被白血病夺去了她的青春年华,在她去世时年仅24岁。今天有幸拜读了她的作品,看完之后,感触颇深,情景历历在目,仿佛就发生在自己的身上,并从中悟出了一些道理。现与大家共同分享我的心得体会。

《卖米》—米虽然没有卖出去,但却道出了农民生活的无奈和辛酸

卖米了,香喷喷的大米啊!

1.下层农民生活的辛酸

作者出生于湖南省一家贫困的家庭里,父母以务农为生,供她和弟弟上学,父亲由于常年劳累,落下了一身的病,无法干重活,整个家庭由母亲自己一个人来担负。父母都是庄稼汉人,朴素、善良、节俭、辛苦劳作,家里种了几亩水稻,靠着去赶场去卖米挣点钱,父女俩一个人挑着80斤米、一个人挑着60斤米行走4公里去赶场,天气异常的热,到达集市后,卖米的人非常地多,收米的贩子就伺机压价,最终母女俩又把米挑了回来,收获的只是劳累和辛酸。

农民是我国农业发展的主力军,生活却过得那么的艰辛,除了种庄稼,又没有什么谋生之路,整日为生活奔波忙碌,她们脸朝黄土背朝天,整日劳作,因此也落下了一身的病,顿时感到一种凄凉感。

《卖米》—米虽然没有卖出去,但却道出了农民生活的无奈和辛酸

米虽然没有卖出去,但却道出了农民生活的无奈和辛酸

2.人性的丑恶

母女俩挑着大米,在炎热的天气下,行走4公里到集市卖米,到达街市后,卖米的人异常的多,米贩子就因此伺机压价。在上一个集市,米的价格为一块一,过了一会,有一个米贩子看了看米,出价一块零五,态度还很强硬,母亲不答应,贩子又出价一块零八,母亲摇摇头,说了一句:卖不出去,我们再挑回家,米贩子冷笑说道:那你们就等着挑回家吧!女儿说道:一块零八和一块一也差不了多少,也就差了三块钱,但此时母亲说道:“三块钱不是钱?再说了,也不光是几块钱的事,做生意也得讲点良心,咱们辛辛苦苦种出来的米,质量也好,哪能这么贱卖了?”来来回回,有好几个米贩子前来报价,但都是一块零五或一块零八,就这样,等了一天米也没有卖出去,母女又把米挑回家了。回到家后,父亲说,“那起米贩子也太黑了,城里都卖一块五呢,把价压这么低!这么挣庄稼人的血汗钱,太没良心了!”晚上,父亲咳嗽得更厉害了。母亲说:“明天是转步的场,咱们辛苦一点,把米挑到那边场上去卖了,好给你爹买药。”此时,女儿说:“那明天可不要再卖不掉担回来哦!母亲说,”不会了不会了。”,“明天一块零八也好,一块零五也好,总之都卖了!”

《卖米》—米虽然没有卖出去,但却道出了农民生活的无奈和辛酸

米虽然没有卖出去,但却道出了人性的贪婪

母女俩挑米到集市上去卖,结果米贩子伺机压价,贪图小利,唯利是图,丝毫不考虑庄稼人生活的不易与辛酸,挣庄稼人的血汗钱,真心感觉到人性的冷漠与丑恶。

三农”问题是一个永远都无法绕开的话题,如何做到农业发达、农村美丽、农民富裕是一个难题!目前,如何才能使农民富裕起来变得那么的迫不及待,农民是最苦的一个阶层,他们整日为生计奔波劳碌,脸朝黄土背朝天地劳作,他们付出的最多,但回报的却是最少的,他们受到了极其不公平的待遇,他们没有得到应有的尊重,生活中充满了各种无奈和辛酸。

《卖米》—米虽然没有卖出去,但却道出了农民生活的无奈和辛酸

三农问题任重而道远

如何使农民富裕将是一项长久而艰巨的任务,只有农民富裕了,我国才能实现正在的富裕!农民的富裕、农业的发达、农村的美丽需要有志之士去完成这一宏伟壮举,加油!

《卖米》—米虽然没有卖出去,但却道出了农民生活的无奈和辛酸

只有农民富裕了,我国才能实现正在的富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