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人,奉勸你遠離這些東西!

年輕人,奉勸你遠離這些東西!

今天我所列舉的,不是黃賭毒、音響、單反和顯卡等玩意,是那些真正侵蝕精神和危及安全的東西。文章有點長,希望你能耐心讀下去。(原文略有刪減)

1.自由職業

二十一世紀最大的謊言是“財務自由”,它往往和“自由職業”聯繫在一起,各種速成途徑讓人奮不顧身。

我見過不少大學生為了逃避工作,選擇自由職業當成偷懶的藉口,古人曾說君子慎獨,講的就是這類人。

他們只理解“自由”,卻不懂“職業”,只看到別人在家寫文章月入十幾萬,不知道別人背後12小時的艱辛。

如果沒有自控力和人生規劃,懶和宅便隨之而來,能迅速毀掉一個人,不僅精神頹靡,時間同樣被荒廢。

再加上各種小遊戲和社交軟件、短視頻等等,一天時間就沒了。

當計劃被延誤,人會惶恐,拖延症也更嚴重,對未來失去信心。

如果你自律差,沒有明確的職業規劃,奉勸你從斜槓青年做起。

2.時間殺手

我所討論的不侷限於小遊戲、抖音快手、頭條……但凡涉及到流量、算法推薦的軟件,都在利用大數據掏空用戶的時間。

人一旦深陷進去,會刷得停不下來。

它們提供各種即時反饋和刺激內容,讓人的腦海多次產生多巴胺,形成依賴,並渴望下一個刺激到來,陷入死循環。

長期以往,人的信息篩選和處理能力被弱化,當習慣從外界獲取消息後,意志力會被消磨,大腦和機體習慣,並逐漸成癮。

等脫離精神鴉片後,留下的只是空虛,因為它們沒有提供任何價值。

受到損傷的還有邏輯思辨能力,被大量碎片化信息掩埋,意味你能改變人生命運的能力就更弱了,每一天短暫的舒適,都在透支未來。

不要學長輩看抖音快手,他們看完笑呵呵就過去了,你還年輕,笑呵呵就完了。

3.網絡噴子

和網絡噴子對罵是最無聊的一件事情。

他們不在乎你說得是否正確,只要內容不合意,張口就噴,說出各種辱罵詞彙,只為激怒你。

罵贏了不是本事,反而浪費時間;如果輸了,會激起自身的勝負欲,情緒變得更差。

噴子的負能量堪比毒品,嚴重影響人的價值觀,將你往火坑裡帶。

互罵多了,自己在不知不覺中變成那樣的人,情緒敏感、極易暴躁,網上逮到一個反駁自己的“噴子”就開罵。

你原本討厭的網絡噴子,漸漸地,自己也成為其中的一員。

以後遇到網絡噴子,只需回覆一個問號就可以,勝過千言萬語。

4.笑氣

笑氣,成分是一氧化二氮,最早作為麻醉劑使用,後來成為食品工業添加劑,用於蛋糕製作、奶油發泡器等。

“笑氣”能讓人產生幻覺和快感,風靡國內外的酒吧、KTV蹦迪等場所,甚至被當作毒品的替代品,成為青少年中的一種流行消費。

“笑氣”對人體的損傷不可逆,長期吸食會造成認知功能、記憶力和腦功能損害,甚至會死亡。

可惜,我國並沒有把“笑氣”列入麻醉藥品或精神藥品的管制目錄。

5.幣圈

我看好區塊鏈這項技術,但它絕不應該用在幣圈之中。

如果你真有閒錢,砸在房地產或者股市上,都比動輒被清零的各種幣要強。

前段時間,“世界區塊鏈大會”在中國澳門舉辦,峰會現場一片混亂,成為發幣募資的路演現場。

有衣著鮮豔的中國大媽在展板前合影,也有拿著二維碼求加好友的人,唸叨著臺詞:“我們這個幣,絕對能大賺”。

更有微商在現場推銷“福鏈”,說運用了區塊鏈技術,可以激活細胞,治療前列腺,吃完後重返青春。

有人評價:“說是區塊鏈大會,不過是幣圈攢的一個局,行業升溫太快,鐮刀太多,韭菜不夠用了。”

6.合群

年輕人一定要遠離合群,合群是淘汰的開始。

大學生的普遍狀態是,高中辛苦熬三年,終於解放了,於是天天逃課睡覺,開黑吃雞、外賣擼串,考試作弊、論文靠買。

懶散的宿舍生活,極易影響到人的精氣神。

或許有人想認真泡圖書館,想出去健身跑步,但因為合群,這一切都放棄了。

出來工作後,時間異常寶貴,當你想靜下來讀書,卻為了合群而去應酬。

無效社交等於無效人脈,充斥著浮躁,虛偽和彼此利用。

初出茅廬的年輕人崇拜“人脈力量”,認為混圈子才是上升關鍵,模仿各種“酒桌文化”。

他們忽略了一個淺顯道理:

人脈基於價值互換。當自身沒有足夠價值時,所謂的“人脈”等同於無效。

最怕你格局有限,還認為自己掌握全局;最怕你才思枯竭,還被庸眾捧殺;最怕你孤立無援,還稱讚自己人脈廣泛。

“任何一件事,他們總想快點總結出道理,誤以為獲得了意義感,實則錯過真正的重要部分:去經歷,去感受,去痛,去哭,去笑,去犯傻,去清醒……”

一個可怕的事實是,我上面提到的所有點,互相之間並非孤立,必然會交叉影響。

當超出自身的金錢範圍、能力範圍和安全範圍時,請斟酌再三。

別人灌輸的生活再美好,都不如自己去爭取。永遠保持清醒,永遠別走捷徑,永遠堅信未來。

我很喜歡林清玄的一句話:“好的圍棋要慢慢地下,好的生活歷程要細細品味,不要著急把棋盤下滿,也不要匆忙的走人生之路。”

作者:華納張萌18503126217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