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戲,賺錢者的天堂,成事者的地獄

遊戲,不止讓玩家上癮,開發遊戲的公司也會上癮。一家公司在遊戲上獲得成功後很難在做好其它業務,因為,沒有那個領域會比遊戲更賺錢。

正如周鴻禕所說,遊戲有比毒品還高的利潤,卻沒有它的風險。當然,一味強調遊戲的賺錢屬性也是不對的,畢竟這是個自由競爭的領域,能賺到錢靠的還是真能力。所以說,最聰明的互聯網人都在遊戲和廣告部門。

全球最大的遊戲公司就是騰訊,遊戲是騰訊的重要收入。其實,騰訊剛坐上全球最大的遊戲公司時,我心裡還是有點小小的自豪,這個自豪的來源就是韓國。做為我們的鄰居,韓國雖然國家不大,但是,在娛樂領域非常強,遊戲就是韓國的強項之一。

遊戲,賺錢者的天堂,成事者的地獄

​那時國內很多火爆的遊戲都是韓國人開發出來的,那幾年韓國在我們這賺走了大量利潤,給我們留下的只有一個個網癮少年。當然,網癮這件事先不在這篇文章討論。

後來騰訊靠代理韓國遊戲和歐洲遊戲掙到了錢,開始自己研發新遊戲。騰訊在這個過程中一步步的崛起,超過了盛大、巨人、網易,成為國內最強。後來又成為世界第一的遊戲發行公司,遊戲的高額回報讓騰訊坐穩了國內互聯網巨頭的地位。

環顧全世界的互聯網即時通信公司會發現,騰訊幾乎是唯一做大並實現大規模盈利的公司。

即時通信對互聯網行業雖然很要,但是,它的盈利比較難,騰訊是把即時通信和遊戲結合的最好的公司,騰訊找到了一條通過海量用戶帶動遊戲業務的路,這條路成就了騰訊的互聯網巨頭地位,也為未來的危機埋下伏筆。

遊戲,賺錢者的天堂,成事者的地獄

​在經歷了幾年的甜蜜期後,遊戲的地獄那面顯現了出來。

在騰訊大力發展遊戲業務的幾年裡,阿里巴巴默默的做著投入大收益慢的事情,這些事情正是阿里巴巴走向一家偉大企業的基石。

支付寶、阿里雲、菜鳥物流、天貓、達摩院,這些對實體經濟有影響的業務逐漸成型,這些業務一旦形成規模確立優勢,就會發揮出巨大的能量。而回頭看看騰訊,除了QQ、微信外並沒有面向未來的支柱業務。

雖然騰訊的遊戲很牛,但是遊戲有一個特點,就是優勢不能延續,一款遊戲火爆的時間是兩年左右,過了這個時間如果你不能做出更好的遊戲,市場就會成為別人的。而阿里巴巴的業務基本上都是長線業務,這樣的業務,做起來的速度慢,可是一旦建立了優勢,就很難被撼動了。

比如阿里雲這個業務,成立的時候是2009年,那時正是騰訊全力做遊戲的時間點,當時馬雲和馬化騰討論了雲計算該不該做的問題。

馬雲認為雲計算是未來的方向,以後的公司都要租用雲服務,這是一個很大的市場。馬化騰認為,雲計算的技術複雜度太高了,十年二十年內看不到能盈利的希望。

馬雲選擇了對未來投資,馬化騰選擇了對能快速賺錢的領域投資。到今天,雲服務市場開啟,阿里雲每年的增長都超過百分之百,2017年的收入超過一百億。阿里雲經過五年的努力和上百億的投入,研發了自主知識產權的飛天系統,阿里雲佔中國雲市場的份額是百分之四十五。

遊戲,賺錢者的天堂,成事者的地獄

​沉迷遊戲不止對個人有危害,對騰訊這樣的互聯網巨頭也是有危害的,遊戲的短期高利潤矇蔽了我們看向遠方的眼睛,也斷送了未來。

所以,如果騰訊只想做一家能賺錢且沒有遠大理想的公司,可以把遊戲作為主營業務,如果今天的騰訊還懷有夢想,就要向前看,去解決社會面臨的問題,這些問題也是大公司的機遇。

如果可以,請點一個贊,謝謝你對我付出的肯定。歡迎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