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感谢你这12年对我的再教育

王好好,含着激动的泪花在晨会上不停地分享女儿给自己带来的改变。这个看起来不算油腻的职场男人,今天终于爆发了。要知道,王好好刚来公司头一个月,基本上一天难得说两句话。是什么让他得到如此大的改变?

关中汉子洪哥,辞去7年税务局的公职,下海的第一站就是到了成都,做起了小尼寻师平台的内容主创。刚来这里不到两个月,他就突然发现自己也有了很大的改变。背井离乡的日子,面对大片的陌生,自己反倒更激情四射,充满战斗力地投入到新的工作中。

原来,他说,自从来了成都,4岁的女儿每天都会给她问候,装萌摆酷,嘘寒问暖的,让他感受到了温暖的力量。要知道,平时在家里,对女儿这种表现,他向来是以顽皮捣蛋的标签贴在女儿身上,哪有什么温暖的力量。

孩子,感谢你这12年对我的再教育

萱萱是两个孩子的妈妈。她说,自己每天都生活在与两个孩子斗志斗勇的状态,让她从婚前的女孩子一下子变成了十足的贤妻良母。暴躁的性格变得越发温柔,对待不顺心的事情越来越宽容、豁达,对老年的唠叨、老公的牢骚,也越发有耐心去倾听。

“是孩子改变了我。”

是的,从这三位已经为人父人母的80后侃侃而谈的身上,我们不约而同感受到孩子对我们的再成长。与此同时,我们在妈妈群、爸爸群里,也对这个话题进行了群众调研,发现,各类关于孩子给自己带来的改变,深有同感。

阿兰说,孩子捍卫了他的婚姻。每次与老公吵架斗殴,孩子就会以各种蛮爆以牙还牙,让夫妻俩自己都赶紧收住怒火,迅速平静下来。每每看到一家三口在饭桌的其乐融融时,孩子会情不自禁地说,这才是一家人应该有的场景,我爱你们。

……

案例很多,不一一列举。

孩子,感谢你这12年对我的再教育

是的,这是对刚刚身为人父人母的我们所面临的人生大考。这份考题是关于责任、幸福的意义,包容和理解,豁达与舍得……,一系列的感同身受。

这是一场修行。

在这场修行之旅中,孩子成了我们最伟大的导师。

然而,现实生活中,却随处可见一些父母牢骚满腹,痛诉有了孩子给自己生活带来的麻烦和各种不惬意。压力大,是时常挂在嘴边的说辞。不仅来自于培育孩子所需的开销,还有对自己下班时间的侵占,各种辅导作业,周末的各种兴趣培训。

经济越发达,物质越充裕,似乎对孩子的培育越来越攀比。“没有办法,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于是,在中国城镇的下午、黄昏、周末,我们随处可见行色匆匆的家长孩子奔赴各种培训机构的风景。

然而,一半以上却都是爷爷奶奶陪伴的身影。陪伴孩子成长,固然辛苦。孟母三迁的故事亘古流传。我们搜集了近100年世界名人的故事,惊讶的发现,

1到12岁的童年,父母的陪伴对孩子的一生影响深远。同时,我们也意外收获到,因为这12年的陪伴,做爸爸和妈妈的自身也感受到再教育的力量。

孩子,感谢你这12年对我的再教育

比如,王好好说他在没有孩子以前,基本上是一个寡言少语的男人,这让他在女儿第一学期的家长会上,尴尬至极,事后他深深自责没有为孩子做好榜样。于是他决定改变,让自己做一个开朗善于表达的人。

如今,王好好已是公司最活跃最善表达的人。

是的,孩子,感谢你12年给我们的再教育。

我们不得不来一场自我反思和自我批评。不应该把你的出生,当着我们人生的负担,然后觉得是我们对你生命的施舍,你们应该顺从、听话、按照我们的模样去做不属于你自己的人生图画。

孩子,尽管陪伴你成长是一场“痛并快乐的修行”,我们依然觉得这才是人生最有价值的造化。

在你们身上,我们看到了孩提时的自己,天真烂漫,活泼可爱。

在你们身上,我们默默规避自己童年遭遇的不幸,重新认识你爷爷奶奶对我们的养育。

不足的我们填上。

美好的我们传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