側記丨借「山東經驗」「壽光模式」探尋十二師連隊發展之路

內地農村,老百姓常說:村民富不富,關鍵看支部;支部強不強,主要看“頭羊”。在深化兵團改革全面鋪開,尤其是團場綜合配套改革完成“兩委”選舉後,這句話在兵團基層連隊同樣適用。

深化兵團改革,讓職工成了土地的主人、市場的主體。在基層連隊的組織體系和管理架構上,也打破了原有的“管單位”和幹部身份,基層連隊通過選舉實現民主管理,“兩委”成員分配了土地,並提倡組建、領辦合作社,帶領職工群眾發展生產、創業致富。

今年3月,十二師各基層連隊(除四十七團)全面完成了團場連隊的“兩委”選舉,新的“兩委”班子產生。師黨委常委、組織部部長、宣傳部部長牛志軍介紹說,從運行近4個月的情況來看,面對改革後的新形勢、新任務,新的連隊“兩委”班子和成員中仍有相當一部分同志處於迷茫、懵懂的狀態,急需要坐下來學習充電,明確自己肩負的責任,想一想應當幹什麼、怎麼幹的問題。

源於此,十二師黨委在山東省委、山東省對口支援兵團幹部管理組的支持下,在山東省壽光市農村幹部學院舉辦了十二師連隊黨支部書記和優秀連官示範培訓班,組織全師7個團場的34名連隊黨支部書記和優秀“連官”在這裡集中學習,以“山東經驗”“壽光模式”探尋新時代十二師基層連隊的發展之路。

側記丨借“山東經驗”“壽光模式”探尋十二師連隊發展之路

山東省壽光市是山東省縣級市,由濰坊市代管。位於山東省中北部,濰坊市境西北部,渤海萊州灣西南岸。壽光有全國蔬菜之鄉、北京的“菜籃子”之稱。多年來通過設施農業發展集體經濟,積累了豐富的農業農村發展經驗。具體承辦此次培訓班的壽光農村幹部學院是中組部、山東省委組織部確定的農村基層幹部示範培訓單位,每年都會承接多批次全國各地的農村基層幹部學習教育班次。

牛志軍在培訓班開班儀式上有這樣一段論述:大海航行靠舵手。如果把連隊比作一艘航船的話,那麼連隊組織建設就好比“海上行船”,職工就是乘客,“兩委”和黨員就是“水手”,黨組織書記就是掌舵的“舵手”。只有黨組織書記定好向、把穩舵,組織指揮“水手”劃好槳、駛好船,帶著大家闖激流、過險灘,才能最終一起到達幸福生活的彼岸。

側記丨借“山東經驗”“壽光模式”探尋十二師連隊發展之路

帶領職工群眾一起到達幸福生活的彼岸。對於每一位連隊黨支部書記來說,這是職工群眾當初投下神聖選票的期待,也是他們自身競聘上崗的內心初衷。

從“管單位”轉變到“服務群眾、引領發展”的軌道後,這些引領基層發展的舉旗人急需讓自己“強起來”、讓班子“硬起來”,讓基層黨員“動起來”。這次培訓班讓大家在思想上形成了共識,要當好引領基層發展“掌舵人”“舉旗人”,就必須有“真招”,要能“扛起來”、能“抓起來”

側記丨借“山東經驗”“壽光模式”探尋十二師連隊發展之路

大家紛紛表示,要以壽光農村黨建、民主化管理、農產業發展等先進理念為指導,對照本連隊的實際情況,找準工作中的疑難問題和薄弱環節,帶著問題去思考、去探究,把學習成果運用到工作中去,以學習促進各項工作的落實、推動連隊加快發展。

一〇四團六連位於烏魯木齊市南郊,多年來,通過發展桃樹種植職工們收入不斷增長。因為靠近市區,種植戶們的市場意識很強,通過舉辦桃花節、打造採摘基地等將連隊發展成為烏魯木齊近郊頗有名氣的特色旅遊基地。

“連隊已經形成了較好的特色旅遊農業的發展基礎,我們要做的就是帶領職工通過新型農業合作組織等形式,積極對接市場,完善產業鏈條,豐富商業模式,把這個產業做大,提升附加值。同時,要探索發展更多的產業板塊,形成多元增收的產業格局。”說起連隊今後的發展,參加了此次培訓班的一〇四團六連黨支部書記、指導員於志新滿懷信心地說。

側記丨借“山東經驗”“壽光模式”探尋十二師連隊發展之路

掌舵靠本領,舉旗需擔當。一次培訓,對於大家來說不僅打開了思路,明確了方向,更重要的是鼓起了發展的信心,喚起了引領發展的行動作為和擔當魄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來 源:天山時報

記 者:盧小超

編 輯:張 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