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質疏鬆找上門身體會報警

骨质疏松找上门身体会报警

老年人骨質疏鬆發病率較高,全球有2億骨質疏鬆患者,並且女性多於男性。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的標準,美國國家健康和營養調查(NHANES Ⅲ,1988—1994年)結果表明,骨質疏鬆嚴重影響老年人生活質量,50歲以上人群中,1/2的女性、1/5的男性在他們的一生中都會出現骨質疏鬆性骨折,一旦患者經歷了第一次骨質疏鬆性骨折,繼發性骨折的危險明顯加大。

中國老年人居於世界首位,現有骨質疏鬆症患者9000萬,佔總人口的7.1 %。隨著社會老齡化的進程,骨質疏鬆症的發病率呈上升趨勢,預計到2050 年將增加到2.21億,那時全世界一半以上的骨質疏鬆性骨折將發生在亞洲,絕大部分在中國。有學者對1995—1996年美國骨質疏鬆、心肌梗死、卒中和乳腺癌的年發生數進行調查顯示,每年發生骨質疏鬆性骨折150萬次,其中椎體骨折70萬次,腕部骨折20萬次,髖部骨折30萬次,其它骨折30萬次,高於心肌梗死、卒中和乳腺癌的發生數。

骨質疏鬆,是Pornmer在1885年提出來的,但人們對骨質疏鬆的認識是隨著歷史的發展和技術的進步逐漸深化的。早年一般認為全身骨質減少即為骨質疏鬆,美國則認為老年骨折為骨質疏鬆。直到1990年在丹麥舉行的第三屆國際骨質疏鬆研討會,以及1993年在香港舉行的第四屆國際骨質疏鬆研討會上,骨質疏鬆才有一個明確的定義,並得到世界的公認:原發性骨質疏鬆是以骨量減少、骨的微觀結構退化為特徵的,致使骨的脆性增加以及易於發生骨折的一種全身性骨骼疾病。每年的10月20日定為“國際骨質疏鬆日”。

酒精性骨質疏鬆症(AOP)是指因長期、大量的酒精攝入導致骨量減少,骨的微觀結構破壞,骨脆性增加,骨折風險性增加的一種全身骨代謝紊亂性疾病,屬於繼發性骨質疏鬆症,亦為低轉換型骨質疏鬆,是臨床常見的酒精性骨病之一。

測測你有沒有骨質疏鬆

1、您的父母有沒有輕微碰撞或跌倒就會發生髖骨骨折的情況?

2、您是否曾經因為輕微的碰撞或者跌倒就會傷到自己的骨骼?

3、您經常連續3個月以上服用可的松、強的松等激素類藥品嗎?

4、您的身高是否降低了3釐米?

5、您經常過度飲酒嗎?

6、每天您吸菸超過20支嗎?

7、您經常患痢疾腹瀉嗎?

8、女士回答:您是否在45歲之前就絕經了?

9、您曾經有過連續12個月以上沒有月經(除了懷孕期間)?

10、男士回答:您是否患有勃起功能障礙或缺乏性慾的症狀?

如果受試者有任何一條問題的答案為“是”,就表明有患上骨質疏鬆的危險,但這並不證明受試者就患了骨質疏鬆症,是否患有這種病症需要進行骨密度測試來得出結論。

臨床診斷症狀:

1、疼痛:原發性骨質疏鬆症最常見的症狀,以腰背痛多見,佔疼痛患者中的70%-80%。疼痛沿脊柱向兩側擴散,仰臥或坐位時疼痛減輕,直立時後伸或久立、久坐時疼痛加劇,日間疼痛輕,夜間和清晨醒來時加重,彎腰、肌肉運動、咳嗽、大便用力時加重。

2、身長縮短、駝背:多在疼痛後出現。脊椎椎體前部幾乎多為松質骨組成,而且此部位是身體的支柱,負重量大,容易壓縮變形,使脊椎前傾,背曲加劇,形成駝背,隨著年齡增長,骨質疏鬆加重,駝背曲度加大,致使膝關節攣拘顯著。

3、骨折:這是退行性骨質疏鬆症最常見和最嚴重的併發症。

4、呼吸功能下降:胸、腰椎壓縮性骨折,脊椎後彎,胸廓畸形,可使肺活量和最大換氣量顯著減少,患者往往可出現胸悶、氣短、呼吸困難等症狀。

5、看牙齒。人到中年,原本沒有牙病,但牙齒也開始鬆動了,這時你要警惕是否是骨質疏鬆在搗亂。隨著年齡的增加,骨骼的狀態也開始走下坡路,骨密度越來越低,導致牙槽骨不堅固,牙槽骨骨質疏鬆就很有可能發生。發生這種情況沒有太好的補救辦法,但我們可以提早預防,如提早服用鈣片,進行跳躍式鍛鍊,經常叩齒等。

6、看指甲。骨質疏鬆症患者的骨質會流失,引起指甲變軟。

7、看體重。體重的改變會導致骨礦物質密度的變化。更年期體重下降是非常令人煩惱的事情,因為它會帶來骨質丟失。研究人員預計,大約有7%體重下降的女性在5年內會出現骨質疏鬆,而骨質的丟失會增加骨折的風險。

8、看後背。脊柱是支持身體的支柱,負重最大,因此發生骨質疏鬆症時,脊柱更容易出現症狀。骨質疏鬆症首先會出現椎體內部的骨小梁破壞,數量減少、負擔能力下降,疏鬆而脆弱的椎體受壓,易導致椎體變形和身高縮短。

9、看走路。有的人走路時感覺東倒西歪,站立時不穩,要當心是骨質疏鬆在搗亂。骨質疏鬆後,骨骼承重能力下降,就像蘿蔔變糠了、木頭變朽了,再加上肌肉能力隨之下降,其平衡能力也會隨之下降,走路不穩,容易摔倒。

10、看皮膚。皮膚厚提示骨骼好。因為鈣參加全身所有組織器官細胞代謝,同時也具有營養皮膚及治療皮膚病的作用,缺鈣會導致骨質疏鬆,同時也會傷及皮膚。

如何避免骨質疏鬆:

1、控制飲食結構,避免酸性物質攝入過量,加劇酸性體質。大多數的蔬菜水果都屬於鹼性食物,而大多數的肉類、穀物、糖、酒、魚蝦等類食物都屬於酸性食物,健康人每天的酸性食物和鹼性食物的攝入比例應遵守1:4的比例。殼寡肽為一種動物性活性鹼,能迅速排除人體體液偏酸性物質,能維持血液中鈣濃度的穩定,保持人體弱鹼性環境是預防和緩解骨質疏鬆。

2、吸菸會影響骨峰的形成,過量飲酒不利於骨骼的新陳代謝,喝濃咖啡能增加尿鈣排洩、影響身體對鈣的吸收,攝取過多的鹽以及蛋白質過量亦會增加鈣流失。日常生活中應該避免形成上述不良習慣。

3、運動可促進人體的新陳代謝。進行戶外運動以及接受適量的日光照射,都有利於鈣的吸收。運動中肌肉收縮、直接作用於骨骼的牽拉,會有助於增加骨密度。因此,適當運動對預防骨質疏鬆亦是有益處的。

4、防止缺鈣還必須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避免酸性物質攝入過量,加劇酸性體質。如徹夜唱卡拉OK、打麻將、夜不歸宿等生活無規律,都會加重體質酸化。應當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從而保持弱鹼性體質,預防骨質疏鬆症的發生。

5、不要食用被汙染的食物,如被汙染的水,農作物,家禽魚蛋等,要吃一些綠色有機食品,要防止病從口入。

6、保持良好的心情,不要有過大的心理壓力,壓力過重會導致酸性物質的沉積,影響代謝的正常進行。適當的調節心情和自身壓力可以保持弱鹼性體質,從而預防骨質疏鬆的發生。

運動處方

骨質疏鬆症是老年人中的常見病,多發病。有資料統計,45歲以上的婦女,近三分之一患有輕重不同的骨質疏鬆;而75歲以上的婦女,骨質疏鬆症的患病率高達90%以上。

骨質疏鬆症除了骨痛、抽筋等症狀以外,還有一點需要值得注意。骨質疏鬆症導致骨的脆性增加,容易發生骨折。所以骨質疏鬆症應該積極診斷與治療,千萬不可掉以輕心,任其發展。如果您出現上述不舒服後,應該去醫院就診治療。

全身不舒服,腰腿乏力,莫名其妙地骨頭痛。醫生再經過詳細的檢查診斷患有骨質疏鬆症後,可以適當地服用一些止痛藥和補鈣藥。另外,還需要作一些配合,比如保證足夠的睡眠,每天曬1小時的太陽,每天運動鍛鍊半小時或更長時間,對骨質疏鬆症比較有意義的鍛鍊方法是散步、打太極拳、做各種運動操,有條件的話可以進行遊泳鍛鍊。曬太陽與運動鍛鍊先是時間短一些,然後慢慢增加,延長鍛鍊時間。吃菜不應挑食,應該吃低鹽、清淡膳食,注意營養要豐富。每天應保證1瓶牛奶。如果按照上述方法治療了2個星期,骨痛、抽筋沒有得到緩解。你可以再去找醫生開一些針藥,幫助調節你身體內部骨鈣含量。

對骨質疏鬆症患者而言,這種病確實不能只靠打針、吃藥。它是一種慢性病,是隨著我們每個人年老後慢慢發生的。這種疾病的發生與我們缺少運動很有關係,千萬不要小看了運動在防治骨質疏鬆症中的重要作用。人體的骨組織是一種有生命的組織,人在運動中會不停地刺激骨組織,骨組織就不容易丟失鈣質,骨組織中的骨小梁結構會排列得比較合理,這樣骨質疏鬆症就不容易發生。

有研究發現,經常參加運動的老人,他們的平衡能力特別好,體內骨密度要比不愛運動的同年紀老人的骨密度高;並且他們不容易跌跤,這就有可能有效地預防骨折的發生。

骨質疏鬆症並不可怕,只要我們醫生和病人一起配合好,一定能解除你的煩惱和痛苦。

傳統保健操

搓腰功是中國古代流傳下來的民間健身法之一。腰乃連繫身體的各部位,展為腎府。腰部為太陽膀胱經、督脈所過,按摩腰部可改善身體各都之血藏循環,有散寒去溼,調和氣血。琉經通絡,同精益腎,止痛的作用;接摩腰部能擴張密佈於皮膚內的徽血管。改善最部的血液循環,增加腰部的彈性,進而增強腰部肌內的耐力,活化最椎關節之功能。故搓腰功不單是健身而已,亦有預防腰

痛的作用。主要包括搓、捏、摩、扣,抓、旋6個動作。

1、搓:端坐,兩腳開立,與肩同寬。兩手掌對搓散十次,待發熱後,緊按兩側腰眼處(第四腰椎脊突左右各3.5寸)。稍停約3~5次呼吸後,兩手掌順腰椎兩旁,上下用力捶動,向下搓到尾骨下的長強穴(尾骨尖與肛門之間)處,向上搓到兩臂後屈盡處。連續36次。

2、捏:雙手拇指和食指同時夾捏脊椎正中的皮膚,從與肚臍吸平行的命門穴(第二腰椎棘突下)開始往下捏,捏一下鬆一下,直至尾骨處。如此捏脊4次。

3、摩:兩手輕握拳,拳眼向上,以掌指關節突出部分,在兩飼腰眼處,作旋轉按摩,先以腰時針方向旋摩18圈,再以匣時針方向旋摩18圈。兩側可同時進行。也可先左後右進行。

4、扣:兩手輕握拳,拳眼向下,同時用兩拳的掌面輕釦(以不痛為度)骶骨部,左右拳各扣36次。

5、抓:兩手反又腰,拇指在前,按於腰側不動。其餘四指從腰椎兩側,用指腹向外抓擦皮膚。兩手同時進行,各抓擦36次。

6、旋:直立。兩腳開立與肩同寬,阿手又腰(四指在前,拇指在後)。

⑴兩手用力向前推使腹部凸出,體向後仰。

⑵左手用力向右推,上體儘量左彎。

⑶兩手向後推,臀部竭力後坐,上體儘量前彎。

以上4個動作為1圈。以順時針方向旋腰9圈,再反時針方向旋轉9圈。

⑷右手用力左推,上體儘量右彎。

注意旋腰時要緩慢,不可過速或過於用力,以免扭傷腰部。練功一般皆取坐位。室內氣溫低時也可在床上蓋被以悄臥位進行,但需一倜按摩後再進行另一側。旋腰動作可穿衣服站立著進行。

預防為主時,每個動作按摩次數可減少,一般在36次以內即可。如用於治療可增至60—120次,以微微出汗為度,以免過勞。

隨著年齡的增長,老年人發生骨質疏鬆症的風險逐漸增加,由於骨質疏鬆症會帶來疼痛,並容易引發骨質疏鬆性骨折,使得老人們對骨質疏鬆心存恐懼,再加上廣告上對補鈣作用的誇大宣傳,使許多老年人開始盲目補鈣。其實,老年人補鈣過量,不但無益反而有害,造成這種局面的主要原因是老年人在認識上存在著三個誤區。

誤區一:補鈣能治好:許多老年人錯誤地認為,人老了,骨頭脆了,所以要吃鈣片來防治骨質疏鬆。其實不是這麼回事。

骨質疏鬆症是一種全身性的代謝性骨骼疾病,是人體衰老的表現。女性在絕經以後5~10年,男性在65~70歲一般都會出現骨質疏鬆。無論是男性還是女性,一般在30~35歲達到一生中所獲得的最高骨量,稱為峰值骨量。此後骨質就開始丟失。由此可見,要想老來骨頭硬朗,就得在35歲之前打好基礎。底子厚了,到老年才剩得多。所以,老年人大量補鈣並不能逆轉骨量減少的趨勢,也不可能治癒骨質疏鬆。

誤區二:不辯病因:骨質疏鬆主要分為兩大類,即原發性的骨質疏鬆和繼發性的骨質疏鬆。針對不同類型的骨質疏鬆,治療手段也不一樣,千萬不能不加區分,一律補鈣,否則會出現併發症。繼發性的骨質疏鬆,如鈣營養不良等引起的骨質疏鬆,補充鈣劑就非常有效;而對於原發性的骨質疏鬆就不能依靠補鈣來治療。絕大多數老年人發生的骨質疏鬆屬於原發性骨質疏鬆,這類老年人應該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治療,盲目補鈣沒什麼作用。

目前國際上還沒有什麼有效手段能治癒骨質疏鬆,能做到的只是預防和減緩。像某些廣告上宣傳的那樣,吃了某種補鈣製劑,就能治癒骨質疏鬆,這是沒有道理的。

誤區三:補鈣越多越好:許多老人誤認為,鈣補得越多,吸收得也越多,形成的骨骼就越多。其實不是這樣。通常,年齡在60歲以上的老年人,每天需要攝800毫克的鈣。過量補鈣並不能變成骨骼,如果血液中鈣含量過高。可導致高鈣血癥,並會引起併發症,如腎結石、血管鈣化等,危害老人健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