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味千年古韻鈞瓷風采—鈞窯雙系罐

鈞窯,即鈞臺窯,是在柴窯和魯山花瓷的風格基礎上綜合而成的一種獨特風格,受道家思想深刻影響,在宋徽宗時期達到高峰,其工藝技術發揮到極致。無論是呈色和各種紋理的表現,做到窯變可控隨心所欲的表現技術,至今無人能仿造。宋代受理學的影響,反應在瓷器上就是規整對稱,無論是造型或紋理都遵循這一原則,特別是北宋官造鈞瓷,不論文房用具或大型祭器都嚴格遵守這一原則。規整對稱,高雅大氣,宮廷氣勢,一絲不苟。其勢沉重古樸,明亮而深沉。

品味千年古韻鈞瓷風采—鈞窯雙系罐

鈞窯瓷器歷來被人們稱之為“國之瑰寶”,在宋代五大名窯中以“釉具五色,豔麗絕倫”而獨樹一幟。古人曾用“夕陽紫翠忽成嵐”等詩句來形容鈞瓷釉色靈活、變化微妙之美。傳統鈞瓷瑰麗多姿,玫瑰紫、海棠紅、茄皮紫、雞血紅、葡萄紫、硃砂紅、蔥翠青……釉中紅裡透紫、紫裡藏青、青中寓白、白裡泛青,可謂紛彩爭豔。釉質乳光晶瑩,肥厚玉潤,類翠似玉賽瑪瑙,有巧奪天工之美。

今日展示一對宋代時期的鈞窯雙系罐,此器直口,短頸,肩部有雙系耳,鼓腹,圈足。器型端莊沉穩,胎質細膩,釉質肥厚,光潔剔透,通體罩鈞紅窯變釉,紅裡泛紫,於釉面自然流淌變幻,燦如紅霞,姣麗宜人,具有一種強烈的玻璃感光澤。線條優美,內外開片疏密有序,“明如鏡、潤如玉、赤如血”特徵明顯極致,是適於觀賞性的立件作品,具有極高的藝術欣賞價值和收藏價值。

品味千年古韻鈞瓷風采—鈞窯雙系罐

鈞瓷之所以備受世人喜愛,馳名中外,主要原因是釉色綺麗多變而產生的藝術魅力,具有強烈的視覺美感。其獨特的窯變工藝與其他瓷器截然不同。她不採用繪畫、雕刻等表現手法,而是靠嚴格地控制瓷胎和釉料的化學成分,通過燒製過程中溫度、冷卻等因素,使瓷器表面的釉料塗層的顏色和花紋千變萬化,產生“窯變無雙”,“入窯一色,出窯萬彩”的效果。因而頗受青睞,身價不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