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銅幣錯版

大千世界,無奇不有。保藏所遵從的原則是少、新、奇,也就是稀有的、獨特之物就具備必定的保藏含義,決定這類藏品價值的關鍵所在。眾所周知,在浩瀚無垠的藏品中,錢幣保藏一直受到人們的熱捧。而錯版的銅幣更是萬中之一的概率,非常稀有。很多藏家苦苦尋找此版錯版幣,但是苦於市面上並無多見錯版幣。


大清銅幣,學名清代機制銅圓,鑄造始於1900年(清光緒二十六年),止於1911年(宣統三年),流轉時刻較短。大清銅幣光緒年戶部造當十版面設計優雅,雕琢精巧,且存世量極為稀少,拍賣價值頗高,15年一枚戶部大清銅幣當十文拍出了302.4萬的高價,不愧為中國近代制幣中的十大聲譽品之一。

大清銅幣錯版

重:6.8g 直徑:2.6cm

文中此藏品為大清銅幣戶部(錯版),錢面中心有“大清銅幣”四個漢字,內嵌“鄂”字代表地名,上端是滿文“大清銅幣”字樣,兩側為年份。邊際中間別離“戶部”二漢字,下端為“當制錢十文”。錢背中心為蟠龍,上端是“光緒年造”,下端英文“Tai-Ching Ti-Kuo Copper Coin”字樣(大清帝國銅幣)。此錢幣為機制錯版幣,與原版比較錯處較為明顯,極為稀有,保藏價值頗高。

投資大清銅幣戶部鄂字版錯版位移幣最大的好處就是其存世量稀少,有深刻的歷史研究價值,投資價值也比較的大,升值的空間也比較高,身價漲勢飛猛,再加上工匠師獨有的精湛鑄造技術,更讓廣受藏品愛好者愛不釋手,對其產生濃厚的興趣。

該枚錢幣雕刻精緻美觀,品相完好,製作精美,版面設計優雅美觀,十分難得,雖說錢幣上留有歲月侵蝕的痕跡,但大清銅幣一向是錢幣市場上不可多得的品種,仍值得各位藏友入手收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