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把我哥帶走》,這才應該是國產青春片該有的樣子

如果我沒記錯的話,除了《復仇者聯盟3》,今天要說的這部電影,是我今年唯一一部去電影院二刷過的電影。

——《快把我哥帶走》

《快把我哥帶走》,這才應該是國產青春片該有的樣子

這部電影的定位是:青春片

所以我一開始想到的,是《匆匆那年》《小時代》《致青春》這類,繞來繞去都繞不過“愛情”這兩個字的青春片,或者也只是打著“親情”的幌子講“愛情”(參考日劇《哥哥太愛我怎麼辦》)。

抱著一點點期待(這一點點的期待是給兩位主演),我買了第一張電影票,在一群家長和小孩兒的包圍下,看完了整場電影。

就像我在朋友圈裡面說到了,看到後來,哭得稀里嘩啦,被旁邊一小孩兒盯著看了半天。

看完之後,我覺得它更加珍貴了。

故事其實很簡單,妹妹時秒(張子楓飾)一直被哥哥時分(彭昱暢飾)各種花式欺負,加之父母感情不好,讓她以為這一切都是哥哥造成的。

《快把我哥帶走》,這才應該是國產青春片該有的樣子

所以在生日那天賭氣許了一個願望:希望哥哥消失。

《快把我哥帶走》,這才應該是國產青春片該有的樣子

於是,哥哥真的消失了,變成了自己閨蜜的哥哥。

《快把我哥帶走》,這才應該是國產青春片該有的樣子

當她站在旁觀者的角度看待這段兄妹關係的時候,才知道了哥哥一直以來用盡各種辦法欺負她,其實都是在都在極力保護她不被現實世界所傷害。

這部片子,對於大多數90後來說,“帶入感”還是很強的,因為我們中的大多數都是獨生子女,並不能體會到這種打打鬧鬧的兄妹情誼,這部電影就充分拍出了獨生子女對於哥哥/姐姐的想象。

會因為一根烤腸大打出手。

《快把我哥帶走》,這才應該是國產青春片該有的樣子

會拿對方珍貴的玩具作威脅。(時秒掰那個鋼鐵俠手辦的頭的時候,我差點跳起來了,看著都心疼啊)。

《快把我哥帶走》,這才應該是國產青春片該有的樣子

會故意說出對方的秘密,並盡情嘲笑。

《快把我哥帶走》,這才應該是國產青春片該有的樣子

明明討厭得要死,在哥哥遇到危險時還是會出手相救。

《快把我哥帶走》,這才應該是國產青春片該有的樣子

再來表白一下兩位主演。真的是太厲害了,再不火天理不容啊!

張子楓,印象最深刻的還是《唐人街探案》裡的驚悚一笑,我記得第一次看的時候,心靈受到了暴擊。

《快把我哥帶走》,這才應該是國產青春片該有的樣子

早在09年的時候,就因為《唐山大地震》裡的小方登驚豔了世人。

《快把我哥帶走》,這才應該是國產青春片該有的樣子

雖然是00後,但大小銀幕已經上了很多次,優秀的作品更是不少。實力吊打所謂的“國民閨女”關某。

在這部戲裡的每一次情感發爆發,每一場哭戲都有非常強的帶入感,真不愧是“老”戲骨。

《快把我哥帶走》,這才應該是國產青春片該有的樣子

彭昱暢驚豔!驚豔!太驚豔!

在這部電影之前,我只在《大象席地而坐》中聽說過他,他飾演一個絕望、喪到極點的小青年。

《快把我哥帶走》,這才應該是國產青春片該有的樣子

我以為那個陰鬱至極、沉默寡語的青年多少有些彭昱暢本人的影子。而在之前的一部《閃光少女》中,彭昱暢也是飾演一個安靜、內向的角色。

所以當看到《快把我哥帶走》海報上那張笑得開朗又有些賤的臉的時候,還是有些驚訝。

《快把我哥帶走》,這才應該是國產青春片該有的樣子

不過確實沒讓人失望,夠“二”、夠“賤”。要是我有這麼一個“活寶”哥哥,我也恨不得錘死他。

《快把我哥帶走》,這才應該是國產青春片該有的樣子

要是這部電影真的只是講兩個小孩兒在這裡耍寶,未免也把觀眾當傻子了,這部電影真正的動人之處,還是在於兩個小孩的成長以及在對待親情的態度上。

關於成長

所有的青春片,最終都會講到“成長”這個話題,這部電影也不例外。

身為哥哥的時分,可以算得上這個瀕臨破裂的家庭中,最成熟理智的一個人。

《快把我哥帶走》,這才應該是國產青春片該有的樣子

面對父母的爭吵,他最先考慮的是不能讓妹妹時秒發現,甚至刻意捉弄她,為的是讓時秒晚點回家,這樣就不會遇見爭吵的父母。

面對醉倒在路邊的父親,他會坐在旁邊靜靜為他點上煙,等著他清醒一點之後,再將他撿回家。

在“跟爸爸還是跟媽媽”這個永遠頭疼的問題的上,他做出的選擇也都是為了妹妹和爸爸。對於他來說,家中其他人的幸福永遠都擺在他自己之前。

所以時分是過早的成熟了的。明明該是最開朗最簡單的年紀,無奈過早地接觸到了大人的世界,表面上沒心沒肺,但是最細心的是他,承受了最多傷害的也是他。所以初看這個角色時是“萌”,到了結尾就變成了“疼”。

《快把我哥帶走》,這才應該是國產青春片該有的樣子

時秒,就是一個簡簡單單的高中生,時分的妹妹。單純、快樂,渴望得到父母的關注,幻想著世界最好的一面。

《快把我哥帶走》,這才應該是國產青春片該有的樣子

她把大人的世界想象得太美好,以為父母的關係只需要一束花,一個撒嬌就能美滿如初。

她其實知道這個家庭早就不圓滿,但是她不願意破壞心裡對成人世界的幻想。她甚至將這一切怪罪在極力保護他的哥哥身上。

只是自己還不願意面對,那個對她來說稍顯失落的現實,以及那個殘酷的選擇。

後來,哥哥消失之後,她終於認清了這個家庭的本質,這個家已經變得不堪一擊,她也終於知道,離開了哥哥的保護,她也應該自己面對這一切。

還是“跟爸爸還是跟媽媽”這個問題,這一次,時秒含著淚質問父母,說除了心中的想法。

她坦然接受了大人世界帶來的失望,她長大了。

《快把我哥帶走》,這才應該是國產青春片該有的樣子

關於親情

親人可以是給予我們最多保護的那個人,也可以是帶給我們傷害最多的那個人。

都是為了你好”這句話,可能已經成為了所有家長在教育子女時的口頭禪。

他們認為這是一種關心,一種展現愛的方式。

但是有時候,卻忽略了孩子的感受。

明明是已經沒有了感情的兩個人,單純因為“為了孩子”而選擇不分開,但是整天只會相互厭惡、惡語相對。這隻會給孩子帶來更大的傷害。

萬幸的是,時分和時秒都沒有憎恨父母中的任何一個人。因為父母在聲稱自己愛孩子的同時,孩子也在無條件地愛著父母。

相比起來,這部電影中最讓人動容的還是時分和時秒的兄妹情。

時秒被時分保護得太好了,即使沒有得到父母更多的愛,但是也充分地得到了來自哥哥的關心。

《快把我哥帶走》,這才應該是國產青春片該有的樣子

即使平時從未說過感謝的話語,但是,時秒對時分所有的歉意、感激都凝聚在了那一句“你把我落下了”裡。

《快把我哥帶走》,這才應該是國產青春片該有的樣子

親人就是這樣的存在,當他在身邊時,你渾然不知他的好,當真正離開他時,才知道,所有的好都已經成了生活中的習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