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山好漢有108個猛將,征遼時未損一人,爲何攻打方臘卻死了70個

梁山好漢有108個猛將,徵遼時未損一人,為何攻打方臘卻死了70個?

讀過水滸以後,很多讀者心中都有一個共同的疑惑,梁山好漢共有一百單八將,此前他們十分的英勇了得,無論是招安之前的攻打大名府,還是招安之後的徵遼等戰役中,都毫髮無損,基本上沒有死傷過重要的首領。怎麼一遇到方臘的時候,就徹底歇菜了呢?還有讀者煞有介事的統計了一番,儘管征討方臘成功,但梁山好漢陣亡加病死,竟然達到七十人,完全是慘勝。這究竟是何原因所致?

梁山好漢有108個猛將,徵遼時未損一人,為何攻打方臘卻死了70個

首要的原因就是朝廷樂見兩夥賊寇內鬥。當初梁山招安以後,朝廷並未給他們加官,原因就是他們寸功未立。為此宋江只好帶著眾兄弟,按照皇帝老兒的旨意,去戰場上給他賣命,好換得錦繡前程。然而讓朝廷失望的是,宋江帶領的人馬不光徵遼成功,而且還把田虎內患等剿滅了。這時候朝廷考慮的,就不是為他們加官的問題,而是害怕他們成為心腹大患,所以就想到了讓他們征討方臘,想讓他們鬥個兩敗俱傷。

梁山好漢有108個猛將,徵遼時未損一人,為何攻打方臘卻死了70個

其次的原因就是朝廷來了一招釜底抽薪。其實很多人沒有注意到這一點,就是朝廷把安道全給借用了。當然還給出了一個理由,就是皇帝感冒了,需要請神醫照看一番。其實這完全就是藉口,我們知道打仗的時候,沒有戰地醫院,那損耗會是很大的。失去了安道全,很多首領有了病就得不到醫治,到了戰場上的表現自然會大打折扣。包括穆弘等人都死於瘟疫,林沖等人都因病而逝,其實如果安道全在,這些人估計都不會死。

梁山好漢有108個猛將,徵遼時未損一人,為何攻打方臘卻死了70個

第三個原因就是方臘確實是一個難纏的對手。不得不說的是,方臘集團比梁山好漢此前遇到的任何一個對手都更強大。梁山好漢儘管人數多,但很多其實都只是用來充數的,而遠不像對方的八大天王那樣生猛,以致經常出現對方一個就能殺梁山十個的局面。就連身為馬軍頭領排名第三的秦明都敵不過對方的名將方傑,那其它戰將上去就只能是送命了。

梁山好漢有108個猛將,徵遼時未損一人,為何攻打方臘卻死了70個

第四個原因就是梁山連續作戰過於疲勞。從小說來看,此時的遼國已經到了衰亡的時候,根本不是全盛時期的遼國。梁山與他們交戰的目的,並不是把他們打敗,而只是希望他們能夠同意宋朝的條件,這一點是相對容易的。打方臘的時候,很多好漢都是傷愈上陣,這樣的戰力根本得不到保證,再加上疲憊之師,想要擊敗實力遠遠超過自己的方臘,自然是很難的事情。

梁山好漢有108個猛將,徵遼時未損一人,為何攻打方臘卻死了70個

不得不說的還有一個原因就是,當時梁山好漢中有一些已經看透了宋江,不願意替朝廷賣命,比如此前公孫勝、燕青等人都藉故離開了,這個時候梁山好漢的軍心其實是不穩的。其中尤以公孫勝缺陣為甚,在對方的法術面前,梁山好漢束手無策,折了很多將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