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有什么“一出好戏”,只不过是“一出儿戏”罢了!

哪有什么“一出好戏”,只不过是“一出儿戏”罢了!

看《一出好戏》之前就担心黄渤玩这种高概念、半架空的格局会hold不住,上周五去影院一看,不出所料果然没hold住!剧情、角色乃至所谓的内涵隐喻都变成了导演手中的橡皮泥,想怎么捏就怎么捏,许多情节都经不起推敲,导演在创作上的捉襟见肘之处俯拾皆是,内涵拼贴得生硬而刻意且无法自圆其说,最终影片就只能呈现出这种粗制滥造、惨不忍睹的模样!

上面这些话对于那些喜欢《一出好戏》的影迷来说,肯定会很不爽!好吧,那咱们就来具体分析一番!首先,这种以内涵为导向的电影,剧情和角色很容易陷入“为内涵服务”的生硬刻意的境地,而《一出好戏》为了进入小岛这个“荒诞情境”中,以便导演进行某些内涵表达,结果就是通篇胡来、牵强附会!

哪有什么“一出好戏”,只不过是“一出儿戏”罢了!

就说影片开头吧,怎么一辆水陆两用车就从城市开到深海了?怎么还就遭遇到了滔天巨浪?还能像潜艇一样在水里游来游去?怎么就到了世外荒岛了?怎么大家就那么容易相信了教授的“世界毁灭论”?那个飘在海水里的死北极熊又是什么鬼?造成黄渤和张艺兴命运转机的“天上下鱼”又是什么鬼?按照黄渤“怪声每隔12天响一次”的说法,为啥在几个月时间内,除了他就再没有其他人去探寻怪声的来源?其他人就那么笨?

虽然本片是一部荒诞片,但毕竟不是发生在完全架空的童话或者虚构世界里,所以就不能像《魔境仙踪》那样,一阵大风就把魔术师吹到奥兹国,不能像《夏洛特烦恼》那样,用梦境来作为一切的解释。而且结尾众人从荒诞小岛回归现实世界,那就更需要给之前的种种荒诞设定给个解释,把挖出的坑给填上,但结果呢?影片就这么草草结束了,啥坑也不填,啥解释也不给。所以即便《一出好戏》是一部荒诞片,但剧情上的种种牵强糊弄不合理之处,是不能用“荒诞感”这三个字来为一切打掩护的。

哪有什么“一出好戏”,只不过是“一出儿戏”罢了!

当然,像《一出好戏》这种玩概念的电影,是很容易让某些影评进行“天马行空”的发挥的,影片也许只说出了“一”,影评就能给分析出“十”来,这也算是这类“玩概念”电影在口碑方面的某种天然优势吧!但毒舌君在此就是想通过对影片具体情节和角色人设的具体分析,让大家看到,《一出好戏》其实连这个“一”都划得歪歪斜斜的,某些影评是咋能吹出“十”来呢?

先说角色人设。影片的荒诞感主要由角色引发,同时众多角色的言行与人性,又承载着影片的内涵表达。但影片恰恰在角色方面是非常糊弄的,几乎所有角色在上岛前都没有进行足够的铺垫,我们不知道他们原本有着怎样的性情,不知道他们之间有着怎样的亲疏关系,而且不少角色的身份都十分模糊,这使得他们上岛后所表现出的“人性大爆发”显得格外突兀。

哪有什么“一出好戏”,只不过是“一出儿戏”罢了!

哪有什么“一出好戏”,只不过是“一出儿戏”罢了!

甚至连影片开头上岛前的五分钟开场戏铺垫,其实都相当荒腔走板。首先黄渤的身份就十分模糊,他的出场戏是跟张艺兴一起在修车的,一度让人认为他的职业就是个司机或者修车师傅,后来他参加团建,才让人发现原来他是个公司的小职员。张艺兴跟黄渤修车时,还跟黄渤说了这么一句“哥你别急啊,昨天你不也还了一部分吗?”让人听得完全莫名其妙。直到黄渤上了车,他身后的同事又跟他说了这么一句“你说这陨石要是真掉下来,你那钱是不是就不用还了”,同样是一句没头没尾、莫名其妙的话!但这两句话放在一起,至少能让人感觉到黄渤肯定是欠了什么人的钱,貌似数额还不小。但是,但是,但是,“欠钱”这个剧情信息就到此为止了,此后就再也没提了,显然影片在黄渤这个角色身上肯定原本是有更多铺垫的,结果最终都给剪掉了,于是就呈现出上述这种对白前后不搭、莫名其妙的样子,甚至让人感觉黄渤和张艺兴的修车戏都是多余的。

哪有什么“一出好戏”,只不过是“一出儿戏”罢了!

至于公司其他人的铺垫也很糟糕,王迅演的那个潘主任,一出场也没有介绍他的角色身份,只是看到他在集合时教训其他同事,观众也只能通过字幕括号里的(潘主任),来得知他的身份。于和伟扮演的张总倒是没问题,但上岛之后,突然又冒出个“余总”来,这个余总是什么鬼?(见下图)

哪有什么“一出好戏”,只不过是“一出儿戏”罢了!

相信在上岛前,谁都不会注意到这个画面,王迅扮演潘主任的前景中,后景中有“余总”这个角色及其对白吧!(见下图)

哪有什么“一出好戏”,只不过是“一出儿戏”罢了!

还有那个史教授和保安,也让人感觉完全是硬塞进影片中的。这么个小公司,怎么会跟聊陨石的史教授产生关联并一起团建的?还有团建哪有带保安一起参加的?这种小公司一般都是用的物业保安,哪还有单独雇一个保安的,居然还带着个手铐。虽然也能理解影片需要“教授”和“保安”这两种具有鲜明阶层身份的人,来完善小岛社会不同角色的身份构建,以便进行内涵层面的表达,但影片这种“硬塞”的手法也实在太过生硬了。从这方面说,影片的操作实在称不上精细,而是显得相当粗糙。

哪有什么“一出好戏”,只不过是“一出儿戏”罢了!

主要角色同样经不起推敲,同样充斥着生硬刻意和莫名其妙。就拿王宝强扮演的导游来说吧,刚上岛时黄渤跟王宝强在一起时说过这么一句:“你在部队呆那么长时间,你们部队就没点野外求救的办法?”而在此前的剧情里,王宝强从没说过自己在部队呆过,显然又是删减剧情的缘故,才导致黄渤说出这么一句没头没尾的话。

哪有什么“一出好戏”,只不过是“一出儿戏”罢了!

而王宝强从一出场满脸堆笑的小导游,上岛后就变成了一个奴役他人的暴力狂,突然就不会好好说话了,性情张狂,神态暴躁,动不动对他人非打即骂,也显得缺乏足够铺垫,转变得异常突兀。而且最让毒舌君搞不懂的是,刚开始流落荒岛之时,王宝强就对“获救”表现出极大的消极态度,好像巴不得世界都毁灭了似的!几乎所有人在刚上岛时都表现出极大的求救心态,而王宝强呢?他先是在张总面前莫名其妙地来了一句“浪这么大,公司早完了”。(见下图)

哪有什么“一出好戏”,只不过是“一出儿戏”罢了!

随后在众人搞了个“山寨天线”接收信号时,他看到了也一点没有兴奋之情,反而埋怨只有他一个人出去找食。(见下图)

哪有什么“一出好戏”,只不过是“一出儿戏”罢了!

难道他就不希望获救吗?对比他在最后见到大船时那种欣喜若狂的言行,说明他也是极度渴望获救的啊,那么在影片开头对于“获救”咋表现得如此消极呢?明显前后矛盾啊!

哪有什么“一出好戏”,只不过是“一出儿戏”罢了!

最让人难以理解的角色还得说是男主角黄渤,他一上岛就展现出想立刻离岛的极大偏执,虽然观众都知道,他的焦躁情绪是因为中了六千万彩票,但“焦躁”的急迫心情和“偏执”的实际行动,毕竟还是有极大不同的。黄渤已经偏执到在一没有方向、二不熟悉水情的情况下,就要拉着张艺兴划个破木筏进入茫茫大海。为了钱连命都不要了!钱远在天边,命可能在海上说没就没,这种“偏执”实在到了令人无法理解的程度。六千万固然诱人,但有命去取还是第一位的啊,否则就像赵本山小品调侃的那样“钱还在,人没了”。是什么让黄渤把这远在天边的六千万看得比自己的命还重要,影片并没有足够的铺垫和解释让观众理解他的这一行为!

哪有什么“一出好戏”,只不过是“一出儿戏”罢了!

而且后来黄渤的这种“偏执”还在延续,在明知没有任何离岛方式的前提下,黄渤也没有进行其他有可能离岛以及获救的行动,而是用倒计时的方式眼睁睁看着兑奖日期逼近最后一天,这种毫无意义的偏执等待,也让角色显得既傻又楞,然后又突然顿悟想出一种更为高级的操控团队的方式,一番神乎其神的演讲之后取得了团队的主导权,这种180度大转折也是毫无铺垫,因为此前的剧情也从未展现出黄渤是一个有知识、有头脑的人啊,所以很难令人信服他就这么突然成“神”了。

哪有什么“一出好戏”,只不过是“一出儿戏”罢了!

舒淇在本片里也算是被浪费的好演员了。《一出好戏》的爱情戏设计十分失败,这个几乎是影评人和影迷的共识了,具体分析这里就不多谈了。主要想说的是,舒淇这个角色的作用就是承载片中爱情戏而存在的,舒淇是有演绎复杂细腻情感戏的实力的,但影片却将她的角色进行了十分简单而扁平化的处理,越往后她的角色越像一个单纯的追爱小女生,从而越来越失去了成为一个复杂而精彩的角色的可能,最终只是给观众制造“屌丝泡上女神”的美梦罢了!

哪有什么“一出好戏”,只不过是“一出儿戏”罢了!

哪有什么“一出好戏”,只不过是“一出儿戏”罢了!

再说剧情和内涵,其实也并没有多么的高深和复杂哈!毒舌君也可以给大家简要分析一下。一是人性人情层面,主要就是“中国人的人性丑态大曝光”,大家在平时生活中所看到的中国人的人性丑态,在小岛上都得到了更为夸张而极致的呈现。比如说潘主任的见风使舵,上岛前对张总恭恭敬敬,上岛后又成为王宝强的吹鼓手,后来看张总那边日子更好,就反水到张总那里。比如说那个史教授,堂堂教授在岛上没有丝毫斯文和尊严可言,为了生存处处流露出奴颜婢膝之态,难怪现在社会上常把“教授”叫做“叫兽”。还有其他一众人等所表现出的懦弱、愚蠢、冷漠、疯狂以及易于操控,都是万花筒般的人性呈现与讽刺。

虽然岛上的人性呈现基本上都是负面的,但也有最终黄渤痛改前非、说出真相、追求真实的正向人性呈现,成为影片在人性黑暗中的终极光亮,正是爱情让他没有突破人性底线而是幡然悔悟,让黄渤这个角色最终实现了自我救赎。

哪有什么“一出好戏”,只不过是“一出儿戏”罢了!

二是社会政治层面。《一出好戏》通过王宝强、于和伟(张总)、黄渤三人对团队的先后主导的剧情,影射人类社会的三种操控形式。王宝强所代表的就是强制管控,用暴力威压驱策整个团队,团队的其他人为了生存不得不忍受他的羞辱和暴力,大胸妹的投怀送抱也暗示“权力”和“性”的直接关联。于和伟(张总)所代表的则是高一级的柔性控制,嘴上说着“文明、尊严和体面”,并不强制大家劳动,而是用扑克牌建立一个小岛货币体系,而他拥有“发币权”,尽可以暗中不劳而获。黄渤则代表更高一级的精神操控,用希望、理想来振奋大家的精神,让大家自愿为美好的前景奋斗。如果理解不了“黄渤模式”的人,请自动联想“中国梦”。

《一出好戏》主要内涵基本也就是毒舌君总结的上面这些内容了吧,当然还有其他影评在此基础上无限拔高的,毒舌君就不赘述了。毒舌君想提醒大家思考的是,影片的内涵表达,真的有足够扎实合理的剧情支撑吗?在毒舌君看来,影片无疑更加注重“主题先行”,但在填充这个主题与内涵的“戏肉”上,却是支离破碎、荒腔走板,无法自圆其说的。下面就一一分析给大家看。

哪有什么“一出好戏”,只不过是“一出儿戏”罢了!

首先,王宝强能成为团队的“暴君”就让人觉得不可思议。没错,他是有野外生存技能,还养过猴,也算是有“管理经验”,所以按照史教授对他“能力强,责任就大”的评语,大家推举他为团队领头人还是合理的,后来片中还有王宝强带领大家在野外劳动找食的画面,说明他一开始领导团队也算是认真负责的。但不合理之处在于,后来王宝强变身“暴君”,而且不再劳动之后(说他不劳动有台词为证。(见下图)

哪有什么“一出好戏”,只不过是“一出儿戏”罢了!

在张总和黄渤准备离开团队时,张总手下就有人就质问:“凭什么你们不干就能吃啊?”),团队的其他人依然愿意忍受剥削,屈服于他的淫威之下,就有些不可思议了。因为王宝强原来就不是他们的“领导”,只是个导游,甚至不是他们公司的“自己人”,他能够领导团队全是因为他具有出众的野外生存能力,但当他不再带领团队努力生存,而是成为“暴君”剥削其他人的劳动所得之时,大部分人居然毫无怨言,对“凭什么你们不干就能吃啊”这句质问噤若寒蝉,就太不可以思议了。而且王宝强的“核心团队”只有他自己、保安以及潘主任这三人,也并没有形成足以奴役其他人的“暴力小集团”,所以毒舌君看到这里完全搞不懂为何这些人完全像奴隶一样屈服于王宝强脚下,毕竟刚刚流落小岛的时候,这帮人围着王宝强这个小导游要求他负责可来劲了,说明这帮人并非是“绵羊”的,咋没过多少天就全软了呢?这也算是前后矛盾吧?在毒舌君看来,这也只能是影片硬将王宝强推上“王”座,而不顾剧情和人性合理性的生硬设计了。

哪有什么“一出好戏”,只不过是“一出儿戏”罢了!

退一步说,即便团队的大部分人臣服于王宝强是合理的,但当于和伟(张总)拉出第二支队伍,在轮船里过上滋润的小日子,并且欢迎其他人过来,那么还有人愿意呆在王宝强的团队就更加不可思议了。以前呆在王宝强那里算是为了生存没选择,只能忍受他的粗俗和野蛮,那么于和伟(张总)这个团队显然在表面上更重视人的尊严,而且物质条件更好,反正都是要劳动,那么在王宝强这里劳动,与在于和伟(张总)这边劳动,不都是一样的吗?为何还会有人愿意跟着王宝强呢?张总本就是公司这帮人的领导,难道不比王宝强更有吸引力吗?而且从后来两个团队群殴的场面来看,人数差不多的是势均力敌的,也就是说,还有一半的人死心塌地地跟着王宝强,简直太不可思议了!能出现这样的情节,在毒舌君看来,显然是影片为了制造“群殴”这场冲突戏,以及随后制造黄渤上位的奇观效果,就完全不顾团队成员在“个人选择”方面的合理性了。

哪有什么“一出好戏”,只不过是“一出儿戏”罢了!

而影片对于“黄渤上位”这一重点情节的设计同样生硬牵强、不知所云。前面已经提到过,黄渤能够突然想到操控团队的更高段位的方法,在角色和情节方面完全是没有任何铺垫的。再仔细分析他“咸鱼翻身”的三大策略,就更是漏洞百出了。

影片中黄渤是这样对张艺兴描述他的策略的——“第一积累,只要是这个岛上生不出来的东西,全是宝贝。第二消耗,要让他们彼此消耗。第三希望。要知道他们想要什么。”

哪有什么“一出好戏”,只不过是“一出儿戏”罢了!

哪有什么“一出好戏”,只不过是“一出儿戏”罢了!

而在影片的具体呈现中,“第一”还算OK,“第二”就开始糊弄了,黄渤和张艺兴如何让他们“彼此消耗”?影片根本没有相关情节表现,观众在影片中能看到的情节就是王宝强和张总两帮人马为地盘起冲突,然后黄渤去拥抱王宝强,此外就没有了,显然这也是影片删减相关戏份的结果,导致这第二条“要让他们彼此消耗”完全成为没有任何情节支撑的嘴炮。

哪有什么“一出好戏”,只不过是“一出儿戏”罢了!

“第三”就更扯了,所谓“希望”,黄渤在那场“成神”演讲中神神叨叨地讲了半天,很容易就把观众给绕晕哈,毒舌君来简要总结下,“希望”的核心就是“寻找新大陆、寻找新家园”,这句话后来还成为众人呼喊的口号,大家应该还有印象吧?但是!但是!但是!随后的剧情里,黄渤以“寻找新大陆、寻找新家园”为团队奋斗目标,带领大家行动的情节有多少呢?非常非常少,少到大家几乎都不记得了吧!毒舌君帮大家回忆一下,一场戏是黄渤带着人看着图,说“这天气、水面、龙卷风都要记录”,一场戏是黄渤带着人砍树做支架,貌似要把卡在岩石上那辆水陆两用车给拉出来。除了这两场戏,就再也没有了!大家能记得恐怕就是黄渤带着大家“跳起来”的狂欢了吧!

哪有什么“一出好戏”,只不过是“一出儿戏”罢了!

而且,随后还有史教授大讲“岛上的第二大难关——繁衍”。不对啊!黄渤给大家树立的“希望”不是“寻找新大陆、寻找新家园”吗?怎么这里又聊开岛上的繁衍问题了?明明目标是“离岛”,这里说得好像大家要在岛上长久生存下去似的,这不是自相矛盾吗?毒舌君可以说编剧和导演在此处都脑残了吗?估计是“聊繁衍”这段戏比较有噱头,影片就完全抛开合理性而自我放飞了吧,呵呵!

最后再说说本片糟糕的蒙太奇,这一点就能鲜明体现出本片绝非什么“精品”,而是一部粗制滥造之作!最为典型的就是黄渤发表成“神”演讲之后的一系列蒙太奇。再强调大家注意下,黄渤通过演讲给团队设定的目标是“寻找新大陆、寻找新家园”,那么随后的情节就应该紧紧围绕这个目标展开,这才是有逻辑的蒙太奇,但是观众实际上看到的又是什么呢?

首先是上面提到的黄渤带着人记录水情的画面,这个没问题,跟“寻找新大陆、寻找新家园”紧密相关。(见下图)

哪有什么“一出好戏”,只不过是“一出儿戏”罢了!

但接下来的一组镜头就变成了张艺兴发电让大家看手机了。这其实已经有些跑题了。(见下图)

哪有什么“一出好戏”,只不过是“一出儿戏”罢了!

再接下的一组镜头就更离谱了。李勤勤扮演的老娘们儿偷看男人们在瀑布下洗澡,戏的逻辑感在哪里?完全都不连戏啊!(见下图)

哪有什么“一出好戏”,只不过是“一出儿戏”罢了!

再接下来的一组镜头同样离谱,同样莫名其妙不连戏。舒淇跟女人们一起用床单来做衣服,那个大胸妹还埋怨“给我挡上了”。床单从哪儿来的?为什么要做统一服装?也没有任何交代。

(见下图)

哪有什么“一出好戏”,只不过是“一出儿戏”罢了!

再接下来是几个男的围观大胸妹跳绳。请问为什么要跳绳?这都是什么鬼情节?这场戏无非就是让观众“看胸”的十分低俗的噱头式情节罢了。(见下图)

哪有什么“一出好戏”,只不过是“一出儿戏”罢了!

再接下来的一组镜头才“重回正轨”,黄渤带着大家在丛林里砍树。在后面的画面里观众会看到砍树是用来做支架来解救被困在礁石上的水陆两用车的。这场戏才能够接上“寻找新大陆、寻找新家园”的剧情逻辑。(见下图)

哪有什么“一出好戏”,只不过是“一出儿戏”罢了!

但是!但是!但是!影片并没有上述的镜头逻辑连贯性,在砍树的镜头之后,是一个王迅抓鱼被电晕的镜头,这个镜头除了搞笑之外,毒舌君实在看不到有任何合理性和逻辑感可言。

(见下图)

哪有什么“一出好戏”,只不过是“一出儿戏”罢了!

再下一组镜头,才是刚才提到的用树木做支架来解救被困在礁石上的水陆两用车的画面。(见下图)

哪有什么“一出好戏”,只不过是“一出儿戏”罢了!

但再下一组镜头,就又转回到王迅抓鱼的戏了,她被电晕后爬起来,张艺兴在跟他说对不起,然后王迅抓起两条被电死的鱼——又是一组除了搞笑完全没意义的戏。(见下图)

哪有什么“一出好戏”,只不过是“一出儿戏”罢了!

然后镜头再接回大家解救水陆两用车的画面。把王迅抓鱼和解救水陆两用车的镜头交叉剪辑在一起,究竟有个毛意义?这样的蒙太奇真是屎得不能再屎了吧?

(见下图)

哪有什么“一出好戏”,只不过是“一出儿戏”罢了!

接下来的蒙太奇同样糟糕无比,毒舌君就不再往下说了,大家感兴趣的话可以去自己去回顾分析。

哪有什么“一出好戏”,只不过是“一出儿戏”罢了!

毒舌君这篇影评写了这么长,分析得这么细,只想让大家看到,《一出好戏》虽然有它的优点,比如故事比较新鲜、不落俗套;内涵设计也算是花了心思,给观众提供了思考的空间。但本片并没有某些影评吹得那么神,而是在剧情、角色、细节乃至内涵表达上都是漏洞百出、粗制滥造、莫名其妙、十分儿戏的。通过毒舌君以上的分析,大家也不难看到,影片也充斥着大量商业心机,甚至不惜影响内涵表达以及剧情逻辑合理性,也要突出商业噱头,片中那个大胸妹的大部分戏份,都是这种纯粹商业噱头的体现。所以,在商业心机方面,《一出好戏》真不比《爱情公寓》高明多少,根本没资格嘲笑《爱情公寓》。

所以,正因为影片有如此多的问题,毒舌君要给黄渤这部导演导演处女作打个不及格的分数。希望黄渤回去进一步加强创作能力,回归自己对于电影的初心,抛开商业噱头的杂念,下一部作品能还展现出更加的执导水准吧!

哪有什么“一出好戏”,只不过是“一出儿戏”罢了!

另外,喜欢来《一出好戏》这种“内涵电影”的影迷,毒舌君推荐大家去看同样是由黄渤主演,但是导演是管虎的《杀生》,这才是一部剧情、喜感、角色、内涵都结合得十分完美的“内涵电影”。(文/列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