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批90后已经老了”难道不是一种赞扬吗

这两年,“第一批90后”上热搜的速度比娱乐圈的分手八卦还要来的让人猝不及防,从小鲜肉到老阿姨只需要一个10w+头条的距离,曾经的问题青年们已经成了整个社会最有“年代感”的群体。

“第一批90后已经老了”难道不是一种赞扬吗

这让大家差不多已经忘了,以前说到年轻,年轻就是活在当下的代名词,是信马由缰、拳打四方的任性,是嘴上嘶吼着《一无所有》内心却炽热无畏的肆意快活,人生难得30000日,青春区区5000天,年轻简直是比成功更重要的事啊。

“第一批90后已经老了”难道不是一种赞扬吗

不过现在看来,5000天的青春可能只存在于彼此的朋友圈里;在00后眼中,90后根本已经有中年危机的既视感了。

第一批90后大概指的是1990年-1994年生人,从年龄上,基本已经迈过25岁这道人生的分水岭。社会角色、家庭角色、社交角色甚至理想角色的多重身份叠加下,第一批90后正站在四分之一人生危机的十字路口,满脸写着选错出生年代的尴尬。

“第一批90后已经老了”难道不是一种赞扬吗

这个世界比30年前要现实的多,不只是北上广不相信眼泪,全世界谁也不相信。生活的恶意无处不在,每天清晨叫醒90后的绝不是什么梦想,而是无处不在的焦虑。

担心好不容易找到的10平米合租房被房主突然的清退,担心洗澡后从地漏抓出的掉发比前一天更多,担心不拼会输的很难看拼了会死的很难看,担心每逢过年逃不开的人生拷问三连,“涨工资了么?结婚了么?生娃了么?”,也担心一场大病就会让自己所有的努力一夜回到解放前,更担心“未富先老“、“老无所依”,一想到老年生活的不堪就发出“人间不值得”的感叹。

“第一批90后已经老了”难道不是一种赞扬吗

(泰康在线联合新周刊的调查显示,超过7成的90后担心“未来风险”)

就像一位90后在朋友圈里说的那样,“还没来得及年轻就老了”。

但之所以90后对“老去”的话题有这么高的集体敏感度,并不是真的因为他们老了,而恰恰是因为他们距离老去还太遥远,对“老年生活”知之甚少却又随着年龄的增长或者身体的病患开始对老年生活、老年保障有所担忧。这种敏感和焦虑该如何消减?

没有跟老人甚至爷爷奶奶相处过多的时间,常年在外工作、求学,让这种与“老年生活”的相处和体验通道变得很窄,所谓老年生活,也只活在生活伦理剧里。老年生活是刻板印象中的惨淡无助?还是不减精彩?真实的老年生活和想象之间巨大的鸿沟,在大多数时候,需要时间和认知来填补。

最近Ins上超火的90岁的日本老太太西本喜美子的开挂人生让网友大呼“可以!这很硬核”,凭借画风清奇的脑洞自拍圈粉12万迷弟迷妹,西本老奶奶玩起“尬车”、“碰瓷”、行为艺术,没有哪样在怕的。对于72岁学摄影、74岁学ps的她,“服老”这件事根本不存在。

更别说爆红米兰时装周的徐州大爷刘胜了,一身行走的荷尔蒙完美刷屏国际时尚圈。数十年如一日虐出的倒三角、鲨鱼线,却被大爷轻描淡写的形容说“年纪大了,对自己没要求”,让无数志在健身房撸(xi)铁(zao)的年轻人汗颜。

还有前几天一位朋友在微博上晒出一组老年人的时尚潮拍成功引起了我的注意。

单从照片里的造型和精神状态看,这些老年人组团出道的话完全可以正面diss90后鲜花和鲜肉。

“第一批90后已经老了”难道不是一种赞扬吗

朋友参加的是一次叫做“时光倒流照相馆”的公益行动,由互联网保险公司泰康在线主办。活动概念很直接,意思就是让老年人重新找回年轻的感觉,但其实里面还有另一层深意,把年轻人和老年人这对一直以来站在生活对立面的群体拉到一起,让年轻人对老年的生活状态有更多的理解,平衡和消解年轻一代对“老年生活”的不安和忧虑。

活动很是奏效。我这位朋友是这次公益行动中的时尚志愿者,他一边给现场的老年人准备妆容和穿搭,一边顺便跟他们聊了聊。“我给年轻人的建议就是,年轻的时候给自己买份保险,到老了,就少了后顾之忧,也不会给子女添麻烦。”谈到给他们志愿者的忠告,老年人们这样说道。

朋友也从这些老人的张张笑脸中看到了老有所养、老有保障的年轻态生活。通过服装、化妆的打造,年轻的是老人们的外表,而他们身上真正流露出来的年轻心态、年轻力,更多来自对老年生活的可支配、有保障。不为养老,不为儿女添忧,老年生活自然多了许多自在!

“第一批90后已经老了”难道不是一种赞扬吗

“之前对我的老年生活还是有所担忧的,但是通过今天的这场活动我觉得将来的老年生活就是,先买份保险解决后顾之忧,然后拉着几个小伙伴一起慢慢变老,在养老院里玩王者荣耀、组团吃鸡。无论是18岁,还是80岁,肉体可以老去,精神要永远年轻”。现场的志愿者通过此次泰康在线的活动,也颇有体会和心得。

你们看,焦虑从来都是伴随年轻而生,现实生活的无解、遥远未来的待定、真实和理想落差的迷茫,既是年轻的产物,也是鞭策年轻人不断向前的动力。而通过各种各样的途径,他们也逐渐为自己的焦虑找到了“解题方法”。

除了保温杯里泡枸杞,健身房氪金攒生命值,买保险也成了被90后写入“安全大保健套餐”的最佳方案之一。有了保险就等同于有了和漫长的暗黑人生对抗的武器,也多了一点耐心打磨生活的从容和勇气,这样的观点在90后群体中得到旗帜鲜明的拥护。

“第一批90后已经老了”难道不是一种赞扬吗

泰康在线的一份调查中,一位在企业里任职的91年高管提到自己一年的保费是7万元,“不是求一个心理安慰,就是为了活得优雅”。“我不用担心不工作会活不下去,不用担心出现重大疾病会降 低我的生活品质,我可以活得很洒脱,可以活得没有负担,甚至可以没有任何压力的月光。换句话说,面对任何事情,我都可以有自己选择的权利”。

这是80后在20岁的时候根本无从想象的事,是70后在这个年纪完全不能理解的事。

这样看,说“第一批90后已经老了”根本就是一种褒奖啊。

当然,今天90后大面积的忧患意识能够如此迅速、顺畅的转化为正确的保障理念和高效的解决方案,少不了背后的推动力。

刚刚完成“时光倒流照相馆”活动策划的泰康在线,在这两年不仅实力推出了不少契合年轻人生活方式和价值观的保险产品和服务,比如低保费、高保额的百万医疗保险产品以及押金垫付、泰易赔极速赔付、重疾快速就医等服务,让大家只需花很少的一点钱,就能为日后的重疾、住院等添一份厚实的保障,为年轻人构建自己“安全感”的心理护城河提供可靠的支持。

同时也在通过不同的渠道和方式,贱萌漫画、短视频、地铁广告等,把风险意识和防范体验融入到年轻人的成长基因里,推进保险普惠,保障普惠。真正有能力的保险企业,大抵如此,他们不仅在思考能为年轻人做什么,更多的是能和他们一起做什么。

最后用一段鲁迅先生的话,与这个时代里所有正在为“年轻的焦虑”寻找出口的人共勉:

愿中国青年都摆脱冷气,只是向上走,不必听自暴自弃者流的话。能做事的做事,能发声的发声。有一分热,发一分光。就令萤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里发一点光,不必等候炬火。

“第一批90后已经老了”难道不是一种赞扬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