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批90後已經老了」難道不是一種讚揚嗎

這兩年,“第一批90後”上熱搜的速度比娛樂圈的分手八卦還要來的讓人猝不及防,從小鮮肉到老阿姨只需要一個10w+頭條的距離,曾經的問題青年們已經成了整個社會最有“年代感”的群體。

“第一批90后已经老了”难道不是一种赞扬吗

這讓大家差不多已經忘了,以前說到年輕,年輕就是活在當下的代名詞,是信馬由韁、拳打四方的任性,是嘴上嘶吼著《一無所有》內心卻熾熱無畏的肆意快活,人生難得30000日,青春區區5000天,年輕簡直是比成功更重要的事啊。

“第一批90后已经老了”难道不是一种赞扬吗

不過現在看來,5000天的青春可能只存在於彼此的朋友圈裡;在00後眼中,90後根本已經有中年危機的既視感了。

第一批90後大概指的是1990年-1994年生人,從年齡上,基本已經邁過25歲這道人生的分水嶺。社會角色、家庭角色、社交角色甚至理想角色的多重身份疊加下,第一批90後正站在四分之一人生危機的十字路口,滿臉寫著選錯出生年代的尷尬。

“第一批90后已经老了”难道不是一种赞扬吗

這個世界比30年前要現實的多,不只是北上廣不相信眼淚,全世界誰也不相信。生活的惡意無處不在,每天清晨叫醒90後的絕不是什麼夢想,而是無處不在的焦慮。

擔心好不容易找到的10平米合租房被房主突然的清退,擔心洗澡後從地漏抓出的掉髮比前一天更多,擔心不拼會輸的很難看拼了會死的很難看,擔心每逢過年逃不開的人生拷問三連,“漲工資了麼?結婚了麼?生娃了麼?”,也擔心一場大病就會讓自己所有的努力一夜回到解放前,更擔心“未富先老“、“老無所依”,一想到老年生活的不堪就發出“人間不值得”的感嘆。

“第一批90后已经老了”难道不是一种赞扬吗

(泰康在線聯合新週刊的調查顯示,超過7成的90後擔心“未來風險”)

就像一位90後在朋友圈裡說的那樣,“還沒來得及年輕就老了”。

但之所以90後對“老去”的話題有這麼高的集體敏感度,並不是真的因為他們老了,而恰恰是因為他們距離老去還太遙遠,對“老年生活”知之甚少卻又隨著年齡的增長或者身體的病患開始對老年生活、老年保障有所擔憂。這種敏感和焦慮該如何消減?

沒有跟老人甚至爺爺奶奶相處過多的時間,常年在外工作、求學,讓這種與“老年生活”的相處和體驗通道變得很窄,所謂老年生活,也只活在生活倫理劇裡。老年生活是刻板印象中的慘淡無助?還是不減精彩?真實的老年生活和想象之間巨大的鴻溝,在大多數時候,需要時間和認知來填補。

最近Ins上超火的90歲的日本老太太西本喜美子的開掛人生讓網友大呼“可以!這很硬核”,憑藉畫風清奇的腦洞自拍圈粉12萬迷弟迷妹,西本老奶奶玩起“尬車”、“碰瓷”、行為藝術,沒有哪樣在怕的。對於72歲學攝影、74歲學ps的她,“服老”這件事根本不存在。

更別說爆紅米蘭時裝週的徐州大爺劉勝了,一身行走的荷爾蒙完美刷屏國際時尚圈。數十年如一日虐出的倒三角、鯊魚線,卻被大爺輕描淡寫的形容說“年紀大了,對自己沒要求”,讓無數志在健身房擼(xi)鐵(zao)的年輕人汗顏。

還有前幾天一位朋友在微博上曬出一組老年人的時尚潮拍成功引起了我的注意。

單從照片裡的造型和精神狀態看,這些老年人組團出道的話完全可以正面diss90後鮮花和鮮肉。

“第一批90后已经老了”难道不是一种赞扬吗

朋友參加的是一次叫做“時光倒流照相館”的公益行動,由互聯網保險公司泰康在線主辦。活動概念很直接,意思就是讓老年人重新找回年輕的感覺,但其實裡面還有另一層深意,把年輕人和老年人這對一直以來站在生活對立面的群體拉到一起,讓年輕人對老年的生活狀態有更多的理解,平衡和消解年輕一代對“老年生活”的不安和憂慮。

活動很是奏效。我這位朋友是這次公益行動中的時尚志願者,他一邊給現場的老年人準備妝容和穿搭,一邊順便跟他們聊了聊。“我給年輕人的建議就是,年輕的時候給自己買份保險,到老了,就少了後顧之憂,也不會給子女添麻煩。”談到給他們志願者的忠告,老年人們這樣說道。

朋友也從這些老人的張張笑臉中看到了老有所養、老有保障的年輕態生活。通過服裝、化妝的打造,年輕的是老人們的外表,而他們身上真正流露出來的年輕心態、年輕力,更多來自對老年生活的可支配、有保障。不為養老,不為兒女添憂,老年生活自然多了許多自在!

“第一批90后已经老了”难道不是一种赞扬吗

“之前對我的老年生活還是有所擔憂的,但是通過今天的這場活動我覺得將來的老年生活就是,先買份保險解決後顧之憂,然後拉著幾個小夥伴一起慢慢變老,在養老院裡玩王者榮耀、組團吃雞。無論是18歲,還是80歲,肉體可以老去,精神要永遠年輕”。現場的志願者通過此次泰康在線的活動,也頗有體會和心得。

你們看,焦慮從來都是伴隨年輕而生,現實生活的無解、遙遠未來的待定、真實和理想落差的迷茫,既是年輕的產物,也是鞭策年輕人不斷向前的動力。而通過各種各樣的途徑,他們也逐漸為自己的焦慮找到了“解題方法”。

除了保溫杯裡泡枸杞,健身房氪金攢生命值,買保險也成了被90後寫入“安全大保健套餐”的最佳方案之一。有了保險就等同於有了和漫長的暗黑人生對抗的武器,也多了一點耐心打磨生活的從容和勇氣,這樣的觀點在90後群體中得到旗幟鮮明的擁護。

“第一批90后已经老了”难道不是一种赞扬吗

泰康在線的一份調查中,一位在企業裡任職的91年高管提到自己一年的保費是7萬元,“不是求一個心理安慰,就是為了活得優雅”。“我不用擔心不工作會活不下去,不用擔心出現重大疾病會降 低我的生活品質,我可以活得很灑脫,可以活得沒有負擔,甚至可以沒有任何壓力的月光。換句話說,面對任何事情,我都可以有自己選擇的權利”。

這是80後在20歲的時候根本無從想象的事,是70後在這個年紀完全不能理解的事。

這樣看,說“第一批90後已經老了”根本就是一種褒獎啊。

當然,今天90後大面積的憂患意識能夠如此迅速、順暢的轉化為正確的保障理念和高效的解決方案,少不了背後的推動力。

剛剛完成“時光倒流照相館”活動策劃的泰康在線,在這兩年不僅實力推出了不少契合年輕人生活方式和價值觀的保險產品和服務,比如低保費、高保額的百萬醫療保險產品以及押金墊付、泰易賠極速賠付、重疾快速就醫等服務,讓大家只需花很少的一點錢,就能為日後的重疾、住院等添一份厚實的保障,為年輕人構建自己“安全感”的心理護城河提供可靠的支持。

同時也在通過不同的渠道和方式,賤萌漫畫、短視頻、地鐵廣告等,把風險意識和防範體驗融入到年輕人的成長基因裡,推進保險普惠,保障普惠。真正有能力的保險企業,大抵如此,他們不僅在思考能為年輕人做什麼,更多的是能和他們一起做什麼。

最後用一段魯迅先生的話,與這個時代裡所有正在為“年輕的焦慮”尋找出口的人共勉:

願中國青年都擺脫冷氣,只是向上走,不必聽自暴自棄者流的話。能做事的做事,能發聲的發聲。有一分熱,發一分光。就令螢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裡發一點光,不必等候炬火。

“第一批90后已经老了”难道不是一种赞扬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