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特律成爲人類》發售之際 談談互動電影類遊戲

電影化的遊戲,遊戲化的電影?當技術與表現裡達到一個高度,兩者的界限似乎變得模糊,就好像《底特律成為人類》中的人與仿生人一般。今天就藉著本週發售的這款遊戲來談談互動電影類遊戲吧。

《底特律成為人類》發售之際 談談互動電影類遊戲

互動電影這種模式的誕生其實要比電子遊戲更早,早在1966年捷克電影導演拉達斯·辛斯拉就創作了一部名為《Kinoautomat》的一部互動電影,這部電影在放映到關鍵點時需要由觀眾投票,根據票數來選擇接下來播放的劇情,實際上要更早追溯,這種形式的創作是源自與跳轉翻頁式的小時,不過那是另一個領域的故事了。

《底特律成為人類》發售之際 談談互動電影類遊戲

世界上第一款互動電影遊戲則是任天堂早在製作家用機遊戲前在街機上製作的一款名為《Wild Gunman》的遊戲,這款遊戲錄製了真人扮演拍攝的西部搶手動畫,用於遊戲中插入互動。更加知名的街機互動電影遊戲還有Cinematronics發行的《龍穴歷險記》這樣一款動畫類型的互動遊戲,這款遊戲全程是以動畫的形式來進行,玩家要給其中角色進行各種操作的選擇來引導故事走向。

《底特律成為人類》發售之際 談談互動電影類遊戲

雖然互動電影遊戲的誕生比較早,但真正來到玩家家裡,卻是很晚之後的事了。電子遊戲在早期發展過程中受限於但是的硬件運算能力和卡帶存儲能力,橫版或者豎版清關是很長一段時間裡的主流玩法,即便是如今大家熟知的電影式遊戲的製作人小島秀夫,也僅僅只能在俯視模式的基礎上給合金裝備帶來一些不一樣的玩法,而無法做到讓遊戲有著電影一般的表現力,這種情況直到光盤成為遊戲存儲介質開始才有了大的改變。

《底特律成為人類》發售之際 談談互動電影類遊戲

在早期時候CD成為存儲介質,遊戲製作人們發現長年以來困擾自己的問題消失,再也不用僅靠幾張圖畫和單薄的語言來表達遊戲的故事,你可以在遊戲開頭來一段帥氣的真人CG,甚至乾脆就把一部電影做成遊戲!

因此在早期世嘉為自家的MD推出了拓展設備世嘉CD後許多廠商在這臺主機上推出了各種真人拍攝剪輯而成的電影遊戲,這其中有不亞於專業電影的高成本投入的製作,也有濫竽充數的低質量遊戲,這些其中最為知名的莫過於《午夜陷阱》,這款遊戲是世嘉CD上的第一個真人互動電影遊戲,遊戲中B級片的風格和所謂對於女性遭遇暴力劇情的問題一度導致了這款遊戲的禁售,並且當時這款遊戲引發的輿論問題甚至促成了如今國外遊戲評級系統的誕生。

《底特律成為人類》發售之際 談談互動電影類遊戲

實際在早期時候互動電影遊戲的發展並不順利,在玩家們經歷了最初的驚喜後,遊戲存在的問題開始凸顯,限於成本的限制,這類遊戲很難有和電影相比較的水平,而主機的機能更是讓這些播片遠沒有錄像帶電影來得清晰好看。因此互動電影遊戲的熱潮在很短的一段時間就出現了降溫,在後來推出的PS上我們就很少看到這類遊戲了。

直到遊戲新時代的到來,《暴雨》這款遊戲重新拾起了昔日被拋棄的遊戲模式,採用真人動補表演結合遊戲製作技術創作的一個精美遊戲電影世界讓不論是玩家還是遊戲開發商,都開始重新對於這樣一種形式的作品產生興趣。(暴雨的開發商就是底特律的開發商)

《底特律成為人類》發售之際 談談互動電影類遊戲

Telltale這家工作室更是憑藉《行屍走肉》這個有著年度最佳遊戲頭銜的互動電影遊戲一發走紅,遊戲工作室在不到三年時間裡從100多人擴張到了400多人,這家工作室從此開始專注製作這樣一種類型的遊戲,《蝙蝠俠》《銀河護衛隊》《與狼同行》多個遊戲系列都是佳作水準的作品。

《底特律成為人類》發售之際 談談互動電影類遊戲

相較於傳統遊戲,互動電影式遊戲由於高度依賴於劇情的表現和故事的演出,因此只有成功和失敗兩種情況,劇情有趣玩家就會叫好和支持,無趣的則會引來怒罵。這也是如今這樣一種遊戲形式雖然有不少成功表現,但真正敢於跟進的開發商並不多的原因。互動式玩法歸根結底還是弱化了操作的模式,遊戲更偏向於看,而不是玩,投入巨大的成本,一旦玩家玩家不買賬,或銷量不足,對於開發商來說也是巨大的影響,因此在如今這個遊戲製作成本日益增長,遊戲普遍推出季票DLC來額外增收的時候還能看到一個有著精美畫面,有著多樣結局,有著精良製作的底特律,實為難得。

P.S.目前在Steam上有不少獨立團隊會以個人電影的形式拍攝剪輯製作成互動電影遊戲,知名的如《夜班》《地堡》都值得找來玩一玩。

《底特律成為人類》發售之際 談談互動電影類遊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