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賣市場的6倍!誰將舉起革新團餐產業的大旗?

餐飲行業向來不缺熱鬧,外賣領域餓了麼和美團二分格局初定,瑞幸咖啡、連咖啡等新秀又開始在熱飲市場攪動風雲。近期,低調的另一垂直領域團餐也有了新動作——8月2日,中國團餐2.0升級峰會在南京成功舉辦,會議由團餐企業服務公司禧雲國際(以下簡稱禧雲)主辦,圍繞團餐行業未來趨勢以及社餐與團餐跨界突破展開。

簡言之,團餐就是團體膳食,比如學校食堂、企業食堂、機關食堂、學生營養和養老配餐、外送及外燴等。這種被俗稱“大鍋飯”的傳統行業,在互聯網時代如何煥發新鮮活力?或許,作為團餐產業鏈一站式企業服務平臺的禧雲會給出答案。

外賣市場的6倍!誰將舉起革新團餐產業的大旗?

中國團餐2.0升級峰會現場

一、團餐究竟有何獨特魅力?

作為70後和80後,對於吃食堂這件事時再熟悉不過的,從上大學到去工作,吃食堂一直事解決吃飯問題的主戰場。而食堂排隊打飯,也能夠看出消費需求一直很高。所以,在外賣市場不斷升溫的今天,皓哥其實想說另外一件事:

其實,團餐是一個被忽視的萬億級大市場,其體量相當於在線外賣的6倍。

我們先看一組數據,據辰智餐飲大數據研究中心統計,2016年全國團餐行業市場規模接近9000億元,且增幅高達20%,遠遠超過餐飲行業整體增速。作為餐飲行業的重要業態之一,或許現在它不是吃飯的唯一選擇,但一定會是你最重要的選擇。簡單來說,或許你不會天天吃食堂,但是你一定會大概率的一週吃幾次食堂。

外賣市場的6倍!誰將舉起革新團餐產業的大旗?

團餐市場體量遠高於外賣,卻長時間被市場所忽視。實際上,餐飲行業有人做過數據統計,團餐佔餐飲業近30%的市場份額,外賣僅佔5%。當初為了爭奪外賣市場,資本的軍備競賽異常激烈,以餓了麼為例,前後累計融資27.5億美金,這還不包括阿里95億美金併購後的新投入……直到近期賽道才稍稍偃旗息鼓。相較而言,團餐市場安靜得多,新聞報道和融資事件十分有限,可見這萬億級的市場價值,恰如水下冰山,尚未充分被外界發覺。

無獨有偶,2017年的兩起融資事件在餐飲行業內掀起一陣熱議,讓資本的目光又重新回到了產業服務領域:專注於企業員工餐飲的美餐於獲高盛資管部旗下基金的D輪融資,禧雲國際獲得來自螞蟻金服、鼎暉投資、口碑的2億美金戰略融資。

市場很大,但是痛點也很多。中小團餐企業在品牌、採購、食安、管理等方面尚有諸多問題亟待解決,意味著行業有極大的提升潛力。

外賣市場的6倍!誰將舉起革新團餐產業的大旗?

譬如,它們個體渺小,難以整合高品質餐飲品牌入駐,造成團餐品類單一;並且,由於原材料採購量較小,議價力有限,企業採購成本較高;而專業知識、技術的缺乏,也容易使得生產過程存在隱患,食品安全難以保證;另外,人才管理、信息化工具打造等方面,也是心有餘力不足。

由於團餐基本為福利性或政策性餐飲,成本高卻售價低,利潤偏薄。據行業統計數據顯示,2017年,正餐、火鍋餐、快餐的平均毛利率分別為55.96%、49.55%、50.89%,而團餐僅有41.41%,遠低於同業態,仍有一定的利潤提升空間。

外賣市場的6倍!誰將舉起革新團餐產業的大旗?

此外,團餐企業來自消費者、政策的壓力加大,亟需第三方賦能,這也為行業帶來了整合性機遇。

隨著消費者意識覺醒,他們對日常飲食更加挑剔。不僅對飯菜的口味、品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還越發重視餐廳的服務水平。另外,尤其是80、90後更加強調飯菜的多樣化和個性化,“每天不重樣”成為新的消費習慣。同時,國家對食品安全的監管越發嚴格,也驅動決策層專業化運營意識的增強。

另外,外賣的崛起,使團餐面臨更為激烈的競爭。以大學食堂為例,以往學生受限於經濟能力,即便食堂飯菜難以下嚥,也不能三天兩頭下館子。現在外賣興起,不僅價格實惠、選擇豐富,而且更加便捷,是外賣對團餐的一次降維打擊。

外賣市場的6倍!誰將舉起革新團餐產業的大旗?

雖然團餐品牌在信息化、食品安全等領域已經呈現出一些新變化,但在轉型升級的過程中仍存在一些問題。一旦解決,將釋放出巨大的商業潛力。所以一些嗅覺敏銳的資本已經開始下注行業頭部公司,以佔得產業先機。

今天,我們就以禧云為案例,一窺團餐產業的升級路徑。

二、禧雲的獨特性

簡言之,禧雲是團餐產業鏈一站式企業服務平臺。本質上類似S2b2c的賦能模式。正如“阿里參謀長”曾鳴分享:該模式的核心是S和小b要共同服務c,S提供供應鏈、增值服務、信息化工具賦能小b,小b專注個性化服務好高校、醫院、企業等客戶,最終實現更好的服務體驗。於禧雲而言,便是賦能並聯閤中小團餐企業,助其解決當下面臨的諸多問題,最終一起更好的服務於日益挑剔的消費者。

外賣市場的6倍!誰將舉起革新團餐產業的大旗?

禧雲世紀品牌CEO李星

禧雲賦能模式背後,將充分利用其五大子公司優勢,在供應鏈、食安、培訓、品牌等維度對中小團餐企業進行全方位賦能。

  • 禧雲世紀品牌致力於打造一站式的餐飲品牌解決方案,包括幫助團餐公司孵化品牌、助力社餐品牌轉化為標準化的團餐品牌,以及搭建業務平臺等;
  • 禧雲千鏈則聚焦供應鏈整合,以更高效的集中採購,降低團餐企業原材料採購成本;
  • 禧雲食安能為長期缺乏系統性安全機制的餐飲企業,提供培訓、監管、監測等一系列服務,解決食品安全的後顧之憂;
  • 禧雲管理諮詢則能提供一流的專業培訓課程,以及定製式的諮詢服務,打造出更多術業有專攻的人才,並有效解決餐飲經營難題;
  • 禧雲信息則打造集成化的管理信息系統,優化企業經營的多個鏈條,為傳統行業插上大數據的翅膀。
外賣市場的6倍!誰將舉起革新團餐產業的大旗?

同時,要想撬動複雜的團餐業,也離不開豐富的行業運營經驗與市場資源,來助力冷啟動。

很多中小微團餐企業的挑戰是,團餐行業壁壘很高,在管理、設備、產品、採購上有很高的要求標準,而大部分中小微團餐企業都缺乏標準化的建設能力,也缺乏自己引入品牌、孵化品牌的能力。另外,隨著原材料價格上漲,又進一步壓縮了團餐企業的利潤,而團餐企業僅憑一己之力,無法找到價格低、品質好、距離近的食材。

產業互聯網和純互聯網公司的根本區別在於,產業互聯網領域創業需要有豐富的經驗。禧雲董事長劉延雲深耕餐飲業已二十多年,積累了豐富的行業經驗,對行業痛點了如指掌。在其領導下,禧雲能準確抓住客戶的核心訴求,有的放矢地為其提供服務、解決痛點。同時,基於實業公司千喜鶴的大量餐飲合作資源,禧雲能夠迅速找到合作伙伴,在短時間內落地賦能方案,並高效進行前期模式驗證與迭代。

外賣市場的6倍!誰將舉起革新團餐產業的大旗?

中國烹飪協會副會長、團餐委員會主席劉延雲

三、賦能平臺模式優越,壁壘日益牢固

作為領軍者,禧雲國際推進團餐2.0峰會,積極創造行業交流契機,引領行業變革。

禧雲國際希望通過自身號召力,為團餐行業各參與方搭建橋樑,推動行業內外的信息共享、相互協作,尋找行業跨界升級的突破點,探索團餐的品牌化發展的道路。一方面促成團餐企業尋找到合適的品牌招商,另一方面幫助社會化餐飲品牌,快速地轉化為可操作的標準化團餐品牌,幫助產品快速落地運營,提升行業溢價能力,促進行業品牌化發展。

禧雲S2b2c賦能模式將為多方創造價值,且適用於團餐業發展特徵,入局阻力小。

通過資源集中採購、品質保證、數據智能等方式,禧雲能為中小團餐企業在供應鏈、食品安全、大數據等多個維度創造價值,最終幫助企業達到降本增效的目的。比如在食品安全管理方面,通過提供培訓服務,能提高員工的職業技能,並增強食品安全意識,養成操作規範的習慣;在供應鏈方面,禧雲千鏈通過與知名龍頭企業合作,憑藉源頭集採的方式,為客戶降低採購成本,並保障供給的流暢性,優化客戶的採購效率。同時也能以豐富的品類資源,滿足客戶對原材料的多樣需求。

外賣市場的6倍!誰將舉起革新團餐產業的大旗?

而當企業各個環節的效率得到提升,自然能為消費者提供更優質的餐品和服務,大幅提升體驗。

其採用的平臺賦能模式,不僅不會破壞原有的關係鏈、損害既有利益,還能增強傳統團餐企業的運營效率,提高其盈利能力。恰到好處的切入點,不僅大大減小了禧雲的入局阻力,而且能幫助其迅速聯合多方資源,壯大網絡規模,撬動更大市場。

外賣市場的6倍!誰將舉起革新團餐產業的大旗?

隨著項目的持續落地,禧雲將受益於規模效應和經驗、品牌等複利效應,護城河會越來越深。

一方面,禧雲服務了千喜鶴這個團餐業老大,以及海爾、美的、長城汽車、一汽大眾、招商銀行、中國移動、國家電網等知名企業,截至目前,公司旗下各板塊業務已累計服務了2,100餘家餐飲中心、30,000餘家檔口門店,已經打造出了一定的規模體量;另一方面,禧雲自身也在不斷擴大中小團餐客戶,收納更多訂單。基於此,禧雲在採購、物流倉儲等方面的規模效應將日益凸顯。

即便未來更多同類競爭者入局,禧雲也要比其他服務平臺更具先發優勢。

另外,禧雲通過項目實踐沉澱的經驗,以及積累的行業口碑,也將產生複利效應。作為團餐企業服務商的先行者,禧雲將比後來者率先積累更多的項目實戰經驗,進一步加強其賦能效果。

同時,憑藉優質的服務能力,禧雲的行業口碑也會樹立和擴散。越來越多的中小團餐企業將會認識到平臺服務商的價值,並將禧雲作為團餐企業服務平臺的不二之選。

外賣市場的6倍!誰將舉起革新團餐產業的大旗?

四、結語

團餐深入人們的日常生活,但很少有人注意到這塊領域的巨大價值。這或許能給創業者們一個啟示:仍有大量傳統行業能夠利用互聯網思維,開闢出新的思路,創業機會其實就潛藏在你我的不遠處。

外賣市場的6倍!誰將舉起革新團餐產業的大旗?

撰文 | 錢皓,何玉嘉亦有貢獻

排版 | 千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