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待課堂「插嘴」現象的處理方法

作為一名幼兒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經常會出現課堂偶發事件。在這些偶發事件中“插嘴”便是最常見的也是令教師最頭痛的事情。年齡特點決定了幼兒園的孩子自制力差,在“熬不住”的情況下插嘴就更是家常便飯。

對待課堂“插嘴”現象的處理方法

小班的孩子因為年齡小知識面窄,插嘴的現象也有但相對來說出現的頻率低,也好控制一些。大班的孩子因為已有兩年的課堂基礎,對課堂紀律已經熟知,自制力也比以前有所增強,就算插嘴也能在教師問題的基礎上回答。只要教師引導的好,引導的恰當也能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相比之下中班孩子的插嘴現象就“不容樂觀”了。中班的孩子知識面有所拓寬,自制力又沒有達到一定的水平,好勝心又強,總想得到老師的讚揚和認同,稍微知道一點就會喊出來。而大多數情況下都是異想天開,牛頭不對馬嘴。針對這種情況我們應該怎麼辦呢?小編提供以下建議:

首先,我們要允許孩子插嘴,但不能隨便插嘴,教師應該在課前就強調好課堂紀律,讓孩子知道回答問題要舉手,老師點到名字才可起立回答問題。如果沒有舉手就說出來就會受到懲罰。切不可在課堂上再跟孩子講紀律。在課堂上我們要做的是提醒孩子注意紀律而不是告知孩子如何遵守紀律。 對自制力差的孩子教師可提醒一至兩遍,如果還不湊效教師就要遵照先前說過的話對他進行懲罰。例如“罰站”。切不可只說不做,要讓孩子感覺老師說話算數,在孩子心中樹立一定的威嚴,這樣在你再強調紀律的時候孩子便會把它記在心裡並盡力做好。

其次,尊重孩子的答案,讓孩子輕鬆的回答,因為年齡的關係,孩子的答案不可能次次配合你的問題,經常會出現風馬牛不相及的現象。這時候教師不能呵斥孩子更不能嘲笑孩子,我們要肯定孩子的想法。我想這一點我們多數教師都能做到。但是我們要做的不僅僅是這樣,不僅僅是在孩子的答案跟你的問題不相稱的時候,你的一句“哦”“好”“請坐”。我們要做的是用目光用語言真正的肯定孩子,孩子的答案好好在那裡,不好又不好在那裡要用語言說出來,讓孩子感覺到老師對他的答案感興趣,從而激發孩子回答問題的慾望。好的答案要鼓勵,離譜的要把他引導到你的問題上來,讓孩子知道老師問的是什麼他答的是什麼。下次回答他就會注意要靠到老師的問題上來。

我們致力於保護作者版權,內容來源網絡,因無法核實出處,如涉及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