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句话揭露阻碍东北发展的根源问题

东北的没落是资源型经济枯竭后的通病,但绝对不是根本原因。处于内陆腹地的四川、重庆、贵州能迅猛地发展,东北的问题能仅仅是发展模式的问题吗?更何况模式是人设计的,也是由人来实施的!

东北曾经是人间福地,一部《闯关东》虽然写出了山东人闯关东的艰辛,但也从另一个侧面说明了地大物博的东北是山东人的天堂福地,所以一遇到大灾大难活不下去了,山东人首先想到的就是到东北谋生!东北虽然严寒,但至少饿不死人;所以三十年之前山东人即使是到东北旅游,也会被老乡问:“在老家过不下去了”?

东北曾经是中国经济的老大哥,“共和国长子”,从建国到改革开放,东北一直是中国的重工业基地,大量的石油、煤炭、木材、粮食和各种工业品,源源不断地运往全国各地,东北的工业产值曾经占到全国的一半以上,东北在全国经济上的地位可想而知!

然而,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改革开放之后,东北的经济地位一步步下滑,今天甚至已经到了全国倒数的地步!许多当年闯关东到了东北的山东人、河北人,现在纷纷想方设法返回老家;年轻人更是舍弃东北,到关内上学工作一去不复还!人才和劳动力的大量流失,更让停滞不前的东北经济雪上加霜!

这里面除了经济结构调整等客观因素,更多的还是人为的因素,东北的问题不是东北独有,全国许多地方都有相似的问题。自然条件和经济基础远不如东北的四川和贵州能迅猛地发展,东北的问题还能完全归咎于客观因素吗?当“投资不过山海关”成为社会共识的时候,说明其他问题才是东北问题的真正根源,也说明只有解决了根源上的问题,东北问题才有希望得到真正的解决,东北才有希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