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熱愛教育事業譜寫奉獻的詩篇——記肥鄉區最美教師張福剛

用熱愛譜寫奉獻的詩篇

——記肥鄉區最美教師張福剛

張福剛,男,中共黨員,現任肥鄉區第三中學九年級1513、1514班語文教師。1996年參加工作,二十餘年來,他紮根教育事業,嘔心瀝血,精心育人。2012年至今,一直任肥鄉區三中九年級語文及班主任工作,中考成績連年攀升。他愛崗敬業,立德樹人,善於協作,甘於奉獻,業務精湛,教育教學成績優秀,贏得同事和學生的尊敬與愛戴,是位德才兼備的優秀教師。

用熱愛教育事業譜寫奉獻的詩篇——記肥鄉區最美教師張福剛

一、寶劍鋒從磨礪出 愛崗敬業忠職守

誰不愛學生,就教育不好孩子。二十多年來,作為一名班主任。張老師不計時間、不計報酬,專心致志地關注著班級裡每一個學生的發展和進步。進入三中四年多來,他每天早來晚歸,利用業餘時間和學生談心。課堂上,他是孩子們尊敬的師長;課下,他是學生信賴的朋友。一屆一屆的畢業班,他用辛勤地付出,真誠的愛贏得了學生的愛戴。每到臨近畢業,學生們都在一封封信裡表達他們對張老師的仰慕與尊敬,喜愛。沒有心與心的交流,哪來這樣的師生情意。無數次,為了學生,把兒子拋在腦後,無數次,10歲的兒子沒有晚飯吃,獨自一人在等我回家時睡在沙發上。因為長期吃飯沒有規律,兒子變的更瘦了,經常鬧病。因為鬧病兒子耽誤了好多課。無數次,他為了早上6點到教室陪伴學生上自習,讓兒子一人去上學。2016年9月15日,兒子又是獨自一人騎自行車上學,在路上不慎摔倒,小手上四個大口子汩汩地往外冒血,但懂事的孩子為了不耽誤爸爸的工作,自已含著眼淚找醫生包紮。因為工作忙的緣故,孩子的傷口沒有消毒好,感染化膿,一個月才痊癒,至今孩子手上留下四個疤痕。每次看到孩子小小的身影獨自在辦公室、樓道等爸爸,爸爸卻不知什麼時候才能回來,同事們都心疼的不行。

2017年6月13號,中考前夕,張老師的父親突然因心臟病在邯鋼醫院住院做搭橋手術。他本應陪在老父親身邊照顧,可是,張老師知道對學生來說現在是多麼關鍵的時期,他為了讓學生安心學習,將老父親交給妹妹照顧依然回到他愛戀的講臺上。父親手術後需要定期複查,張老師為了學生,為了學校,為了他熱愛的教育事業,一次也沒有陪父親複查過,都是父母親老兩口去。無數次,張老師把本該回家看望老母親的時間給了學生。每當想到自己不能常回家看看日漸衰老的父母親,儘儘孝心,張老師常常心酸的自責。但為了學生,他無數次把家庭和親人拋在腦後,為了他的班級,奉獻時間,用張老師自己的話:”為學生而付出,這付出是值得的,我願意。”

用熱愛教育事業譜寫奉獻的詩篇——記肥鄉區最美教師張福剛

梅花香自苦寒來 潛心鑽研創佳績

只有共鳴的生命,才會有激情和創造。所以在新課改的研究中,張老師把建立新型的師生關係融入於日常的教學。力爭創建寬鬆、民主、平等的課堂氣氛,激發學生的情感,堅定學生學習的意志,進而形成積極的學習動機。學生的“學”和老師的“教”形成共鳴,從而收到了良好的課堂效果。教學中,張老師採用形式多樣的探索體驗式教學。他把學生當作紅花,自己則是綠葉,課堂中和學生共同探討新知。在課堂教學中,他以學生為中心,以學生髮展為本,全員參與,全程參與。課堂中師生融洽,學生從以前的綠葉轉變為現在的紅花,在這種師生角色轉換中,使學生個性充分得到發展。

作為班主任他更相信學生,尊重學生,相信每一位學生都有自己的創造強項,每個學生都有一定的長處和閃光點,善於發現學生的長項,抓住每一個教育良機,適時表揚、鼓勵。體貼後進生,培養他們的自信心、自尊心、自強心,不讓後進生成為掉隊的孤雁。作為一名教師,他不斷地刻苦鑽研業務,認真研究教材教法,研究新課程標準,注重多方位培養學生的能力和學習習慣,對工作講求實效,對學生因材施教。教育學生上,注重培優扶差的工作,對於後進生,總是給予特殊的照顧,每週佈置一些有針對性的訓練,一週一總結。在課堂上多提問,多巡視,多輔導,對他們的點滴進步給予大力的表揚;課後多找他們談心、交朋友,樹立起他們的信心和激發他們學習的興趣。他注重抓好學生的小組學習活動,選拔優秀的小組長,帶領小組成員一起進步。他還堅持讓學生寫週記,寫身邊事,寫心裡話,寫出自己的真情實感。日積月累的付出與辛勤指導,換來的是張老師所帶班級的優異成績。他的班級月考,期末考試均名列前茅。2009年度、2010年度、2011年度的河北省第十八、十九、二十屆中學生作文競賽中,張老師指導的學生多次獲獎,他多次被評為優秀指導教師;2011年3月在中國中學生作文大賽指導多名學生獲獎,他被評為優秀指導教師;2011年8月榮獲全國青少年五好小公民主題教育“光輝的旗幟”讀書徵文活動指導二等獎。

用熱愛教育事業譜寫奉獻的詩篇——記肥鄉區最美教師張福剛

愛生如子巧教育 陽光雨露潤心田

在“大道至簡,精微至大”核心理念指導下,時刻牢記“身教勝於言教”的古訓,在日常生活中張老師嚴格要求自己,處處以身作則,做學生的表率。要求學生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要求學生不講髒話,他帶頭使用文明用語。

寒冷冬日,他帶頭提前到校,開始時,往往是他第一個進入班級,後來,比張老師早的學生越來越多,整個上學期,他的班級很少有學生早退遲到。事無大小,在張老師眼裡,學生的事就是一切,比如:打掃衛生、班級值周,張老師也和學生一起積極參與。張老師教育學生從來實事求是,自己被學生難住時,絕不裝腔作勢;要求學生按時完成作業,他首先做到及時批改每一份作業和試卷。下午考完試,為保證第二天早上把試卷發給學生及時反饋,他連夜批改,經常工作到後半夜,學生接到批完的試卷,非常驚訝,也非常感動。

今年正月十三,因去學生家家訪,路滑摔倒導致腳踝軟組織嚴重扭傷,腫脹厲害,但臨近開學及開學初學校事務繁多,就不顧醫生的叮囑,拄著柺杖堅持上班。

張老師在一次班主任工作交流時說:“只有把愛的情感投影到孩子們的心田,師生之間才能產生心心相印的體驗,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張老師班上有個學生蔡曉慶,剛開始上課沒有一點規矩,根本不知道聽講。他特別喜歡在書面上亂塗亂畫,書角也是皺巴巴的。張老師每次走到他桌前時,總會惋惜地幫他抹平書角,他雖當時表現得很不好意思,但保持不了多久。張老師抓住這個契機,找他個別談話,表揚他書寫進步很大,鼓勵他只要他繼續努力,他將來一定是個了不起的大人物。一句句話和一次次的鼓勵,如一縷陽光照亮了學生的心田。現在,蔡曉慶的語文學習勁頭越來越大,成績穩步上升。

用熱愛教育事業譜寫奉獻的詩篇——記肥鄉區最美教師張福剛

刻苦鑽研口碑好 人格魅力感召人

面對多元文化和社會對教育的衝擊,面對學生日趨複雜的思想和多樣的心理,僅靠對學生的關愛,僅靠時間與汗水的付出,是難以為繼的。張老師深深地懂得,良好的師德體現在對學生的關愛,對事業的奉獻,更體現在教師的專業化發展。鑽研教材,研究學情,提高業務水平,是他從教以來不懈的追求。人們都說:若想給學生一杯水,教師應有一桶水。但他卻力求教會學生自己去挖水。為此,張老師從畢業至今從未間斷過自我學習、自我充電、自我加壓,並珍惜每一個來之不易的學習機會。他主動積極地參與聽課、評課,一絲不苟,力爭盡善盡美地上好每一節課,獲得了全校師生的一致好評。

在高效課堂改革中,他始終堅持理論聯繫實際,善於學習新知,又不隨波逐流,迷失自我。很多和張老師接觸的人都有這樣的感覺——張老師溫文爾雅,說話有條理,樸實低調,而且待人非常真誠。大家都願意和張老師共事,因為他可靠踏實。張老師常說:“花的事業是甜美的,果的事業是尊貴的,就讓我做葉的事業吧,它是謙遜的垂著綠蔭的。”從這番話裡,也許我們可以找到大家這麼喜歡張老師的原因吧。

春耕秋收,潤物無聲。張老師辛勤耕耘,收穫的自然是一串串碩果:他曾多次受縣委政府嘉獎,多次獲“縣優秀教師”“縣優秀輔導員”稱號,2005年被肥鄉縣委縣政府授予“優秀班主任”榮譽稱號;2007年獲“邯鄲市教科研骨幹教師”榮譽稱號;2011年度肥鄉縣優秀教師;2012年中考學生李亞偉以635分的優異成績摘取邯鄲市2012年中考桂冠;2013年度優秀青年骨幹教師;2012年度、2013年度獲肥鄉縣“中考先進個人”;2015年度邯鄲市“師德標兵”;2016年度邯鄲市優秀教師;2017年度肥鄉區“師德標兵”;2018年度肥鄉區最美教師。

一分耕耘,一分收穫。十幾年的教育生涯,他始終堅守著一腔熱誠一腔愛,選擇了“教書育人”——這一太陽底下最光輝的事業,他將無怨無悔地耕耘在教育的土地上,讓生命之花永遠綻放在這希望的田野上。張老師獻身教育、甘為人梯,用自我堅實的臂膀托起學生攀登新的高峰;甘願化春蠶,用才能讓知識與智慧延伸;甘願當園丁,用愛心和汗水培育桃李芬芳。

【本網馮同鏡 於雷波報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