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滴筹是否也有爱心营销?不收割民众的善良,这是最起码的底线!

水滴筹轻松筹在互联网时代给了很多需要帮助的人以崭新的希望。身患疾病急需医治,但家庭经济情况无法有效满足病情治疗情况,通过发动爱心捐助,汇滴水之流成涌泉之势,这可以说是一种很好的思路,而也是对医疗资源无法满足全体国民需求的有效应对。

但是有平台运作就有人心羁绊,有良性推广就有恶心营销。水滴筹的初心和我们可以看到的更多真实救助消息,确实让我们觉得善款用到了刀刃上。可惜也有些人蓄谋不良动机,想投机取巧,从水滴筹上收割更多好心人的善良。

水滴筹是否也有爱心营销?不收割民众的善良,这是最起码的底线!

比如之前我们知道的黄丽辰母亲水滴骗捐、家里有房有车结果筹到20万善款的某某某,不少人在利用平台的信息不对称,企图撬动爱心背后的经济利益。这是人的问题,我们要想办法惩治这些人,但是平台是不是就一点责任不需要承担呢?

就看下这个广告,为了点击就使出这样的浑身解数?1天筹到20万,还不用还?到底平台是用怎样的心态在运作,除去那些心机不纯的人, 即便是不曾抱有套现想法的人,看到这样诱导性明显的广告,还不足以说明问题的恶劣性?

水滴筹是否也有爱心营销?不收割民众的善良,这是最起码的底线!

互联网+筹善款,本身应该是我们之前线下爱心捐助的升级版,但是就像互联网金融、P2P网贷、滴滴打车一样,信任问题、资金流监管、用户信息核查,这些问题难道不应该是平台反思整顿的,仅仅搭上了流量的顺风车,就枉顾善良者的利益,真的是让人心痛。

我们的现状就是人口老龄化严重,这在一个拥有十几亿人口的国家是不争的事实。医疗资源的匮乏注定有些人的医治只能是高额钱物去兑换时间的延续。我们的爱心,不应该被没有道德价值的观念消费,不应该被那些心机叵测者套现,不应该被过渡到到享有富足资源的人身上。

作为平台,仅仅凭借诊断证明和住院证明就通过审核,就可以发起筹款,敢问我们是否可以对其真实家境以及病情程度进行更精准判断?平台是否有优先级能够把那些最需要帮助而且病情最紧急的人予以照顾?如何能够保障爱心人士的钱不被有心人恶意营销套现,是否可以追回?

水滴筹是否也有爱心营销?不收割民众的善良,这是最起码的底线!

消费爱心是最低端的行为,它很可能促使社会人际最后一层保护膜破裂。

就像之前来到大城市的乞讨团队,在天津站我碰到一个小孩子大概4、5岁,楚楚可怜问我可不可以给他5块钱买饭吃,我眼看不忍就给了,结果拿到钱他跑着笑着回头跟我说你被骗了!后来他拿了一盒饼干回来,想分享我的饮料,我给他跟他谈了10多分钟,虽然没什么语序逻辑,但是只言片语大概能听出他从甘肃那边来,那边跟人聊天的是他婆婆,他爸妈不在这里,可能在其他城市或者是其他地点乞讨。

水滴筹是否也有爱心营销?不收割民众的善良,这是最起码的底线!

这些年随着移动支付对实体消费的取代,乞讨越来越少了,但线上高端的骗子更精明了。似乎有了更好的选择,缺乏监管,反而成本更低,来钱更快了。

我们的心不愿意冰冷,更不愿意让那些真的需要帮助的人心寒。所以请平台审慎对待这样的行为,让善良的人,不会为自己的选择懊恼,让真正需要帮助的人感受到世界的爱和力量

愿病者终有所治,难者必能获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