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答題卡掉包案鬧劇:誠信教育不容忽視!

近日,河南四名考生答題掉包案引發了全國網友的高度關注,河南省高度重視,招生辦按規定流程反覆核實,答題卡並不存在掉包。疑是考生鑑於家長的壓力撒了一個彌天大謊。不由讓很多家長反思自己的教育方式是否正確。

高考答題卡掉包案鬧劇:誠信教育不容忽視!

一、學習成績不是唯一

在應試教育這個大環境下,家長們都在想方設法加強對孩子的文化課知識的教育,或許他們的教育理念就是:孩子的成績必須比周圍人更優秀。然而把孩子逼的太緊,往往會適得其反。高中有個校友平常成績一直“很好”,因為一旦成績下降,他母親從來不會顧及正值青春期孩子的面子,找到學校裡直接就打。這就導致了那個學生逢考必作弊,但是紙是包不住火的,到高考只有300多分。暫時不能肯定這四名考生平常作弊了,但是我想,家長們的教育方法或許有待考證。

高考答題卡掉包案鬧劇:誠信教育不容忽視!

二、誠信教育不容忽視

給孩子制定行為的準則,形成良好的誠信品質很重要,家長要以身作則。去年爆出的“廣州小學生踢假球”事件,在U11年齡段的比賽中球員將球踢進自家球門。家長帶領孩子踢假球,不禁讓人大跌眼鏡。無獨有偶,鄭州一中大量自主招生學生論文涉嫌抄襲又浮出水面,讓人更加懷疑是此考生的真實學習水平。“人不信而不立,業無信而不興”,從古至今誠信被認為是做人的一條亙古不變的真理。作為家長,重視孩子學習成績的同時,還望不要忽略孩子的誠信教育。

高考答題卡掉包案鬧劇:誠信教育不容忽視!

三、大智慧勝於小聰明

考生之所以會撒謊,他們只看到了家長給的壓力,只想著應對考試失敗後父母的憤怒,短淺的目光讓他們並沒有想到事情發酵到如此地步。若是考試發揮失誤,一次的失敗並不可怕,坦然面對還可以重新來過。若真是平時靠舞弊,在最嚴格的高考中原形畢露,失去了誠信會被別人不屑,也給父母帶來不小的負面影響。不求近功,不就小利。培養孩子以信為本,大局為重。優異的成績或許可以讓孩子受用一時,而良好的品質卻可以讓孩子受用一生。

高考答題卡掉包案鬧劇:誠信教育不容忽視!

要知道,成績並不是衡量一切的唯一標準,家長的眼光也不要只盯著分數,成材路上,我們要保證孩子的人格健全,恪守誠信。這或許更能促進孩子獲得成功。

我是家長語屋的創辦者,關注孩子成長,請和我一起關注: 家 長 語 屋

微信:jia zhang yu wu123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