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天财富提醒您:明规则、识风险,戊戌年做理性投资者!

我国证券市场持续健康发展,投资者队伍不断壮大。近日,中国证监会北京监管局启动了以“明规则、识风险,理性投资戊戌年”为主题的专项宣传活动。恒天财富积极贯彻证监会的要求,踊跃开展相关规则和知识的宣传,充分发挥在投资者保护和教育方面的重要作用,提高投资者防范风险意识和守法观念。

实现自我保护,投资者首先要明白投资规则和行为底线,对风险要有辨别意识,对违法违规行为要有识别能力。同时应当摒弃投机心态,牢牢树立价值投资理念。恒天财富特别整理私募基金投资中存在的风险和注意事项,帮助投资者有效识别市场风险,理性投资。

警惕私募基金投资六大风险

对广大私募基金投资者而言,最应该警惕的私募基金风险可以分为六大类:

信息不透明的风险

由于私募基金没有严格的信息披露要求,因此信息不透明是最大的私募基金风险,凡是涉及投资运作及管理的过程,例如投资方案、资金转移及项目跟踪管理等过程,都存在信息披露不充分的很大可能。

投资者抗风险能力较低

很多投资者之所以参与私募基金投资,都是看重了私募基金的高收益,但高收益的背后也对应着高风险,很多投资者并没有相应的抗风险能力,所以投资需重点关注此类私募基金风险。

基金管理人能力参差不齐

由于缺乏严格的行业准入标准,基金经理的管理能力、行业地位及市场认同度等都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同样的市场环境,一部分基金经理能够凭借精准的投资为投资者带去收益,而一部分基金经理则可能造成投资者的损失。

较高的道德风险

基金项目一般是以合伙形式成立的,但受到专业、地理及时间等因素的限制,投资者并不能有效的对项目进行监督与管理,所以道德风险也是投资者经常会遇到的私募基金风险。

项目融资缺乏专业度的风险

项目融资一般需要很高的实务经验及专业能力等,但一些私募基金经理或管理团队能力不足,无法有效的监控、管理项目融资。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的风险

部分私募基金会通过故意夸大收益、隐瞒项目等来吸引投资者参与投资,而这些私募有很大可能是在非法吸引公众存款。

私募基金投资需关注五大方面

随着私募基金的不断发展,私募投资越来越为投资者熟悉,但市场上各类私募基金大小不一,参差不齐,相比较公募、股票等大众投资方式来说,私募投资需要注意事项更多。恒天财富提醒投资者在进行私募投资时要注意以下五个方面:

要量力而行

私募基金投资具有高风险的特点,对投资者风险识别能力和风险承受能力要求较高。最新落地的《资管新规》也明确规定了私募基金合格投资者的要求,除单只私募基金投资额不低于100万元外,同时单位净资产不得低于1000万元,家庭金融资产不得低于500万元或者最近三年个人年均收入不少于40万元。投资者要从自身实际出发,量力而行,对照私募基金合格投资者标准,判断自己是否能够投资私募基金产品,在满足合格投资者标准的前提下,再选择与自己风险承受能力相匹配的产品。

要摸清底细

只有在基金业协会依法登记的私募基金管理人,才能向合格投资者募集资金。建议投资者在购买私募产品前,先通过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网站(www.amac.org.cn),了解该机构是否已经在基金业协会登记,切忌通过非法渠道购买。同时,还可以多方了解私募基金管理人以往业绩情况、市场口碑以及诚信规范情况等。

要细看合同

基金合同是规定投资者与私募基金管理人之间权利和义务的重要文书。建议投资者在查看合同时,注意合同是否符合基金业协会发布的《私募投资基金合同指引》,要注意合同约定的权利义务是否合理,合同是否完整、是否存在缺页漏页等异常情况,要仔细阅读条款,对于不懂的概念、模糊的表述应当要求基金管理人进行解释或说明,切勿被各种夸大、虚假宣传忽悠、蒙蔽。对一式多份的合同,还应检查每份合同内容是否完全一致。投资者在通过互联网平台购买金融产品时,应仔细阅读相关产品介绍,了解买的是谁的产品、到底与谁签约、资金划到何处及具体投向等。如发现异常,应及时咨询基金业协会或监管部门。

要持续关注

投资者在认购私募基金产品后,应当持续关注私募基金产品投资、运行情况,要求私募基金管理人按约定履行信息披露义务。投资者若发现管理人失联,基金财产被侵占、挪用,基金存在重大风险等情况,要及时向私募基金管理人注册地证监局或基金业协会反映;若发现私募基金管理人涉嫌诈骗、非法集资等犯罪线索的,要及时向公安、司法机关报案。

要定期学习私募知识

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使得金融业务不断创新。投资者在参与私募基金等风险较高的投资业务时,也要定期学习相关知识,比如浏览监管部门或基金业协会网站、阅读报刊杂志等。认真辨别相关业务或产品,切勿被所谓的创新产品、超高收益蒙骗,切记“你看中的是别人的收益,别人惦记的却是你的本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