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圈裡有那麼多「強迫症」?讓我來告訴你,強迫症到底有多慘

先來做一個測試:

如果以上選項你的答案都是“對這就是我”,那麼我想告訴你……這並不能證明什麼,你是一個健康的普通人,距離強迫症還非常遙遠。

大多數人喜歡用強迫症來形容對事情挑剔、喜歡分毫不差、過分追求完美的人,也會用於形容自己。但遺憾的是,擁有這些特質的人並不一定就是真正的強迫症患者。

選擇困難症、拖延症和強迫症常常被網友戲謔地診斷為“窮、懶、賤”,甚至被很多人當作“時髦”或有趣的標籤,拼命往自己身上貼,卻忘了真正的強迫症患者活在什麼樣處境之下。

左右睫毛數量要一樣,兩杯水要倒得一樣高,兩隻鞋要一樣齊,甚至懷疑自己:我會不會去殺人?

朋友圈裡有那麼多“強迫症”?讓我來告訴你,強迫症到底有多慘

2010年,倫敦大學的一項研究告訴我們,78%的強迫症患者有侵略性念頭:怕自己是個連環殺手,哪天就把爸媽給殺了,怕自己跟動物性交,怕自己是個壓抑的戀童癖……所有這些念頭都在他們腦子裡翻滾。

害怕自己哪天真的失控,他們選擇了自殺。瑞典心理學家訪談了36788名強迫症患者,研究結束時1.48%的患者已經自殺了,11.68%的人試圖自殺過,女患者的重複自殺率竟然高達30.3%。

還活著的強迫症患者,大腦就像脫軌的火車,在苦惱、自責、不安中飛速狂奔。

強迫症並不是一種玩笑就可以搪塞過去的“完美主義”,它的致病因素非常複雜,最重要的是,在中國,對精神疾病諱莫如深的我們幾乎堵死了所有強迫症的治療途徑。

失控的大腦

很多人在半開玩笑間,把“處女座的龜毛”、強迫性人格障礙和強迫症混為一談,事實上三者是完全不同的概念。

或許你遇到過這樣的同事,只有工作才能帶給他成就感,一起工作時,幾乎沒有同情心,只遵從自己的一套行為邏輯,一旦出了岔子,會耗費大量的時間檢查細節,不斷重複推翻重來。

說白了,就是極端完美主義者。

有人機智地總結出來了:“這不就是處女座嘛!”其實不是的,這可能是種人格障礙,叫強迫性人格障礙,跟你幾月份出生沒有半毛錢關係。

強迫型人格障礙的人群發病率約為1.7%,而根據1988年上海市青少年心理衛生調查,強迫型人格障礙約佔人格障礙總人數的5%。而且他們覺得自己沒病,在追求變態型完美的道路上自我感覺非常良好,影響人際交往?不care的。

這也是強迫症和強迫型人格障礙最大的區別。強迫症是一種從大腦到行為的失控,患者知道自己病了,很痛苦,甚至自我厭棄,嚴重程度遠超處女座的想象。

朋友圈裡有那麼多“強迫症”?讓我來告訴你,強迫症到底有多慘

在中國,強迫症的終生患病率達2.6%,多在青春期或成年早期發病,而且強迫症與其他焦慮障礙的共病率高達35%-70%。在強迫症患者中,抑鬱症和社交恐懼症佔了1/3,酒精濫用和某些特定恐懼症佔了1/4。

顯然,真正的強迫症與我們日常用於自我形容的“強迫症”完全不同。

簡單來說,強迫症的“常態”和病態典型的區別之一就是愉悅感。一個“愛整潔”的人,在把書架上所有書從大到小順序排列以後獲得的是滿足感和愉悅感,更不用說有的人只是破天荒地在吃飯以後把廚房收拾得利落一點,就忍不住拍照自誇:“一個強迫症的廚房長這樣”。對於一個真正的強迫症來說,反覆整理物品、計數或者重複關門都是他不願意做卻又不得不做的事,完成以後並不會愉快,而是伴隨著焦慮和懊惱,因為這是心理上知道不必要、但生理上無法控制的行為。因為愛乾淨而多洗了兩次手,和不得不反覆將手洗到破皮,對於正常生活所造成的影響可謂天差地別。

社交網絡上,“我有強迫症/焦慮症/抑鬱症/密集恐懼症……”這一系列的描述或者標籤隨處可見。這並不是說我們的生活裡真的多了這麼多臨床意義上的強迫症患者。

人們很容易對一個群體形成刻板印象,並傾向於根據所認定的標準對人進行分類,每個人都在這麼做,因為這是最省力的方式——人處理信息的能力是有限的,需要我們採取捷徑和特定規則來了解別人。反過來說,當我們需要在很短的時間內向他人快速而準確地介紹自己的時候,給自己貼標籤就成了一種最為省時省力的行為,貼上標籤,就是告訴了他人關於“我”的核心特質。

當他人與我們的關係越近,他所能看到的我們身上的標籤也就越多,電影黨、加班狗、收集癖、玩咖、樂天派……層層疊疊的標籤構成了他人眼中的每一個“我”,直到對方願意完全撕掉所有標籤,只想要認真地瞭解“我”本身——而這種情況,幾乎只出現在親子與愛情中。

因此,當非精神疾病患者給自己貼上“強迫症”、“抑鬱症”這些標籤的時候,TA想傳達的,是關於TA的其他特質。當某些人口口聲聲說“我有強迫症”的時候,TA的潛臺詞其實是:我是一個愛整潔、愛乾淨、追求生活品質的完美主義者。這些TA眼裡的“強迫症”帶來的附加屬性,才是TA並不避諱於向人展示“我得病”了的根本原因。

以此類推,不具備臨床症狀而宣稱自己有“孤獨症”或者“社交恐懼症”的,想要證明的是自己不媚俗、厭惡集體主義;宣稱自己有“抑鬱症”的,是在表達自己多愁善感、經歷坎坷;宣稱自己有“焦慮症”的,也只是在抱怨最近壓力太大而已。注意,上述定義針對的都是“不具備臨床表現”的人,當真正出現對應的臨床症狀,在發朋友圈之前,還是請先去就醫。

朋友圈裡有那麼多“強迫症”?讓我來告訴你,強迫症到底有多慘

一件事情有多少人在做,往往也就會有多少人在反對。當“我有XX症”普通得像“我喜歡吃蘋果”一樣的時候,非常多的心理醫生和患者已經表達出了對這種潮流的不滿,認為這些空口白話是對真正的患者最大的不尊重。其實不止如此,長期宣稱“我有XX症”,也許會慢慢把這個人真的引向疾病的深淵。我們的言論不僅僅是在表達想法,也會反作用於我們的行為,當我宣稱自己有社交恐懼症的時候,往往也會主動選擇離群索居,從而成為一個“合格的社交恐懼症”,這當然不是件好事,最終的苦果還得自己來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