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施“醉美”稻池扑面来,秀丽又优雅,期待你的到来

“醉美”稻池扑面来——红土乡稻池村“美丽乡村”建设小记

  通讯员 曾令虎 周 薇

恩施“醉美”稻池扑面来,秀丽又优雅,期待你的到来

改造后的黄堰塘

恩施“醉美”稻池扑面来,秀丽又优雅,期待你的到来

新修的党员群众服务中心

红土乡稻池村,武陵山区的“沧海遗珠”,静卧清江河畔,秀丽又优雅。

三年前,这里“一淌浑水”,难觅倩影,老百姓苦不堪言。短短三年,稻池村“华丽转身”,产业兴、环境新、民风淳,村庄美,稻香天池实至名归,“美丽乡村”和“六村同创”的开展结出累累硕果。

在当地,村支部书记黄大忠是广大村民赞口不绝的“带头人”,“煤老板”出身的他一心想帮助乡亲发展致富、改善生活环境。2014年,原本生活无忧的黄大忠毅然参加了村支两委换届选举,高票当选支部书记后,他向全体村民代表承诺:要用五年的时间改变稻池村面貌!村支两委一班人劲往一处使,面对成为“夕阳”的煤矿业,村民们有了新的目标和信心。

乡风明显转变

“莫扯皮、爱卫生,都要孝顺老人家…”新的两委班子组建后,干部每到一户,都要带着不厌其烦的“婆婆嘴”开展宣传。

“王哥,今天院子打扫得干净哟!”“张婶又在扫公路,辛苦了。”“刘姐的柴火码的真整齐。”干部们长期的鼓励和提醒,逐渐变成了村民的习惯。

85岁的向香卓老人和笔者谈起油然自豪:“这几年你看咱稻池变化多大,每家每户栽花种树、亮化房屋,过去那一小部分不爱门面的也变勤快了,院子家里扫的亮亮堂堂。”

不仅如此,每年村里都召开大会,让村民代表评选“道德模范”、“最美媳妇”、“文明家庭”,邀请乡新村办、派出所、综治办等单位到村里上课,努力把最美的正能量在稻池播撒开来。

2017年,稻池村通过全村人的努力,被恩施州评为“州级文明村”。

基础逐步夯实

清早起床,该村保栈房组吴志秀洗漱后开始准备早饭,她家的厨房干净整齐,墙面瓷砖、灶台瓷砖、自来水等一应俱全。

“三年前还得去水井挑水,想起来就不卫生”。说起新建的自来水厂和公路,吴志秀特别感慨,“家里种了17亩地,现在去下田,走的全是4米5宽的水泥路,拉个肥料种子方便多了。”

近年来,稻池村公路硬化里程逐年上升,“便民路”已覆盖了全村所有自然组。

2017年,稻池村实施特色民居亮化50余栋,加上之前实施的和村民自发改造的,青瓦白墙、民俗门窗、大红灯笼已成为全村随处可见的“标配”。

环境变美了,村民靠什么养活?书记黄大忠自掏腰包先行先试,他成立忠利民合作社,自己出钱租了几十亩地,三年时间先后试种试尝了柑橘、葡萄、猕猴桃等多种小水果,还尝试了漆树、雷竹等经济林木。

目前,通过合作社的推广,稻池村共发展漆树3000多亩,水果500多亩,产业转型正稳步增效。

旅游快速起步

2017年10月,恩施市公开遴选了稻池村乡村旅游开发项目投资人。

在今后5年时间内,将全力开发稻池“一洞带八景”为核心的乡村旅游资源,总投资不低于1亿元。以往的稻池村民吃的是煤矿的“资源饭”,现在却是吃上了“生态饭”。

仅去年一年,该村黄堰塘景点就完成了环塘湖游步道、湖心亭、垂钓区、音乐喷泉、绿化美化等工程,即将上马的则是溶洞景观开发、配套基础和渡口建设。

全村老少跃跃欲试,加快民居修改民宿、苦练农家厨艺、布置花卉苗木。他们努力着,要将来稻池的游客“留下来”、回去后还要“想再来”、拉着亲戚朋友“一起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