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共賞《不如再學不氣人》

不如再學不氣人

——姜維群

上篇說完了“先學不生氣”,此篇再說說“不氣人”。

天津衛的老話“先學不生氣,後學氣死人”,這種遞增升級式的思維方式,大概和當年的社會環境有關。正像《天津事蹟紀實聞見錄》所講:“天津舊為軍衛之區,原崇儉樸,俗尚健武。禮教漸興,事競繁華,科第接武。”也就是說,天津衛本來就是駐紮軍隊的地方,人尚武。習武尚武之人多性直重義氣,重義氣詮釋一下就是講直理愛管不平事,管閒事就會生閒氣,所以勸人的話就是,“先學不生氣”,然後再把讓你生氣的人“氣死”。

今日頭條/趣文共賞《不如再學不氣人》/姜維群

不管以往如何,只說當下。先學不生氣是為了自己更加心情舒暢身體健康的活著,“再學不氣人”也是為了自己,為自己營造一個融洽和睦的生活氛圍。

有句老話是“人不為己,天誅地滅”,這句話雖然曾經受到批判,但有合理的成分。人都有自私為己的思想,這是與生俱來的自我保護意識,人在孩童時期就有護食、把東西佔為己有的行為,如果這些沒有侵犯別人利益,也無可厚非。但“為己”讓自己健康舒暢的生活著,需要“不氣人”。

學會不生氣,固然是性情的修持,益於健康,如果說再學會不氣人就是一個完美的人了。

今日頭條/趣文共賞《不如再學不氣人》/姜維群

總有人發現,人老了漸漸不受人喜歡了,當然有自身的問題,譬如鶴髮雞皮滿臉褶皺,視覺效果欠佳,重要的在於,人老了常常倚老賣老了,做出一些氣人惱人的事,這樣慢慢會成為一個“不受歡迎的人”。

人老了一不可以“居功”,固然在養育兒女、創家立業上辛苦多多功勞大大,如果總以此居功自傲,不把別人放在眼裡,大家既不敢惹你,但大家也不願意搭理你,這結果其實不妙了。

人老了二不可太挑剔,要學會對付、就和、湊和,正如天津書法家晚年說的,人老了要做到“三局”,即對付局、就和局、湊合局,差不多就行了,凡事就你合適就你舒服,什麼都不就和不湊和,別人就辛苦受累,即使不嫌棄你,心裡也會不痛快。

人老了三不可計較論是非,《老老恆言》中說:“至與二三老友相對閒談,倡聞世事,不必論是非,不必較短長。”天津人管認死理叫“鑿死卯子”,認定一個理沒完沒了。說句真心話,都是平頭百姓家常裡短,有什麼真理可辨,有什麼大是大非?總是“槓頭”鑿死卯子,誰喜歡?

人老了要學會“不氣人”,所謂不氣人就是做一個人見人高興,人見人舒服的人。嬰兒和老人是一個道理,見人就笑的幼兒人見人愛,反之呢,見人就哭的幼兒人都會避之。幼兒一步步的成長需要學,老人一天天的老去也需要學,這種“學”是努力挽回日漸頹敗的劣勢,增加讓人接近的籌碼,這些靠金錢有時得不到,需要與社會交往的技巧,需要與家人相處的退讓,總而言之要把握住,以和氣待人不氣人,以大氣做事以和人;莫以牛氣而驕人,莫用小氣來待人。

老了做一個“不氣人”的暖心老人,不僅周圍充滿融融春意,自己身處中心位置,也就會被暖意溫馨包裹著,受益得益的是我們自己,何樂而不為呢?

(刊於2018年8月8日《中老年時報-副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