陝西師範大學!

陝西師範大學!

陝西師範大學

陝西師範大學是教育部直屬、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國家“211 工程”重點建設大學,國家教師教育“985工程優勢學科創新平臺”建設高校,是國家培養高等院校、中等學校師資和教育管理幹部以及其他高級專門人才的重要基地,被譽為“教師的搖籃 ”。

學校前身是1944年成立的陝西省立師範專科學校,1954 年更名為西安師範學院,1960年與陝西師範學院合併,定名為陝西師範大學,1978年劃歸教育部直屬。建校70多年來,學校秉承“厚德、積學、勵志、敦行”的優良傳統,立足西部,面向全國,已發展成為一所有重要影響的綜合性一流師範大學。

陝西師範大學!

陝西師範學生

學校位於世界四大歷史文化名城之一的古都西安,佔地面積2800畝,建有長安、雁塔兩個校區。長安校區從2000年開始建設,目前已成為學校的主校區,主要承擔本科三、四年級和研究生的教育培養任務;雁塔校區已有六十多年的歷史,目前主要承擔本科一、二年級基礎課和通識課教學以及教師教育、繼續教育、遠程教育、教師幹部培訓以及留學生教育等任務。雁塔校區古樸典雅、鍾靈毓秀,長安校區現代開放、氣勢恢宏。學校先後被教育部、陝西省人民政府授予“文明校園”稱號。

陝西師範大學!

陝西師範大學長安校區

陝西師範對外合作

學校不斷加大對外交流與合作的力度,先後與美國、英國、法國、德國、俄羅斯、韓國、日本、阿富汗、烏茲別克斯坦、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烏克蘭、亞美尼亞等30多個國家以及香港、澳門、臺灣地區的130餘所高校和教育機構建立了友好合作關係,開展形式多樣的交流與合作;積極響應國家“一帶一路”倡議,首倡成立了絲綢之路“教師教育聯盟”“人文社會科學聯盟”“圖書檔案出版聯盟”。學校自1965年開始招收外國留學生,至今已培養了來自全球103個國家的各類留學生5600餘人。學校設有“國務院僑辦華文教育基地”、國家漢辦“HSK漢語能力考試中心”,作為中方合作院校在美國建有2所孔子學院。

陝西師範大學!

陝西師範大學校風

校訓:厚德 積學 勵志 敦行

陝西師範大學!

校訓

釋義: “厚德”一詞語出《周易·坤卦》:“《象》曰: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意為大地具有廣厚之德,所以無所不載。即在教育工作中堅持育人為本、德育為先,把學生優良品德的養成始終置於教育教學工作的首位,同時倡導廣大教職工以身示範,立德樹人。

“積學”一詞見《文心雕龍·神思》:“積學以儲寶,酌理以富才。”意為積累學問。即倡導學生以學習為天職,勤奮好學,刻苦攻讀,努力掌握科學文化知識;同時提倡教師樹立終身學習的理念,努力做到精通業務,鑽研學問。

“勵志”一詞見漢班固《白虎通·諫諍》:“勵志忘生,為君不避喪生。”意為奮志,集中心思致力於某種事業。即引導廣大師生員工志存高遠,追求卓越,並在學習和工作中具有堅忍不拔、頑強拼搏、銳意進取的意志品質。

“敦行”一詞始見於《禮記·曲禮》:“博聞強識而讓,敦善行而不殆,謂之君子。”“敦”是敦促、勉勵的意思,“敦行”就是勉力去做,強調動手的能力、實踐的作風和對道德的踐履。即倡導廣大師生員工堅持身體力行,學以致用,知行統一,始終保持腳踏實地、埋頭苦幹的作風。

陝西師範大學!

陝西師範大學校風

校風:淳厚博雅 知行合一

釋義:淳厚,取淳樸敦厚之意,形容為人誠實,性情忠厚,執著堅韌。見《漢書•循吏傳》:“為人淳厚,篤於故舊。”博雅,取學識淵博,品行端正優雅之意,見《後漢書•杜林傳》:“博雅多通,稱為任職相。”“知行合一”,取道德與行為、思想與實踐相統一之意,見《王陽明全集•傳習錄》:“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淳厚博雅 知行合一”這一校風比較貼切地概括了師大人勤勉質樸、執著堅守、不尚空談,注重自身修養的行為品質。

學風:抱道不曲 擁書自雄

陝西師範大學!

陝西師範大學學風

釋義:“抱道不曲”取持守正道之意,原句見宋•黃震《黃氏日鈔》:“常抱道而不屈”;“擁書自雄”意為以學養高深、博古通今為榮,在學有所成的基礎上享有獨立人格,自由精神,心懷天下,勇於擔當。“擁書”見《北史•李謐傳》:“丈夫擁書萬卷,何假南面百城。” “自雄”見明•方孝孺《贈王時中序》:“ 以善兵自雄”。

“抱道不曲 擁書自雄”一句,常見於我校已故著名書法家衛俊秀先生的書法作品,為世人所稱道,旨在倡導廣大師生追求真理、學做真人,崇尚學術、探求真知,修身立學,學以致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