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教師打造現實版「解憂雜貨鋪」

辦報紙、集體發呆、畫思維導圖......

他總有各種辦法幫學生們解決心理問題,

學生們都叫他“心靈能量補給站”,

8年來有500多名學生在他這裡

化解“心結”,

他就是武漢市第十九中

心理健康教師李林

一個學生向他傾訴5個小時

7月底,十九中高三畢業生們回學校辦畢業手續,一名男生找到李林,對他說了一句“老師謝謝你”,讓李林欣慰不已。這個男生的成績原本不錯,臨近高考時卻突然不想學習了,家長和班主任非常著急。李林得知後,約男生聊天,從晚上7點聊到9點。聊著聊著,男生卸下了心頭的“包袱”,重新投入學習,高考發揮出了正常水平。

心理健康教師打造現實版“解憂雜貨鋪”

像這樣一對一的心理輔導,李林每學期要做40多次。每次心理輔導時間一般1個小時,其中有40分鐘都是李林在靜靜傾聽。曾有一個學生因為和家人產生矛盾,找到李林邊哭邊說,從下午4點一直說到晚上9點。李林就陪著她,任由她把鬱積在心中的話都說了出來。

心理健康教師打造現實版“解憂雜貨鋪”

“心理輔導不是告訴學生怎麼去做,而是引導他們自己說,幫助他們分析和梳理。”李林說,其實學生就像一個水杯,杯裡如果已經裝滿負能量了,父母、老師再往裡面灌心靈雞湯都是沒用的,不如先幫孩子把負能量倒出來。

辦校園報紙回覆學生來信

“心理健康教育不僅僅在心理輔導室。”解除學生們“心病”的方法有很多,去年高考前,為了幫考生們解壓,李林讓高三學生們在上課時來了次“集體發呆10分鐘”,教大家邊發呆邊調整呼吸,給大腦“放個假”。

前幾年,有個男生因為極度自卑導致厭學,在進行心理輔導時,李林發現了他的嗓音很好聽。於是,他推薦男生加入了學校的廣播站,請他當校園藝術節主持人,慢慢幫他重新樹立了自信。“找到學生的閃光點,幫他們發揮到極致,是讓他們做一個更好的人的動力”。

心理健康教師打造現實版“解憂雜貨鋪”

為了讓學生們更重視心理健康,2012年起,李林辦起了《心晴小屋》校園報紙,每月出一期,發到班級裡供學生傳閱。《心晴小屋》設置了“心理常識”“答疑解惑”等欄目,介紹心理學知識、心理測試和校園內的新鮮事。《心晴小屋》每期都會回覆學生來信,因此,這份報紙也成了現實版的“解憂雜貨鋪”。

教學生用思維導圖整理情緒

這個暑假,李林給同學們佈置了一份特別的暑假作業——“思維導圖攻關練習”。當了心理健康教育老師後,李林發現,很多學生都在“為什麼我那麼努力,成績還是不行”的問題上很苦惱,於是他想了很多辦法幫學生們解決這個問題。

心理健康教師打造現實版“解憂雜貨鋪”

2011年起,李林自費數萬元學習思維導圖,還獲得了思維導圖授權講師證。李林說,思維導圖是從複雜的事物中提出關鍵詞,整理出內在邏輯,加工到一張圖表之中,對付焦慮、“拖延症”很有效。

心理健康教師打造現實版“解憂雜貨鋪”

一次,一名女生跟李林傾訴,說自己的家庭、學業都出現了問題,心裡很毛躁,怎麼都平靜不下來。李林讓她把需要解決的問題寫下來,然後分成“重要又緊急”“重要不緊急”“緊急不重要”“不重要也不緊急”幾個類別,畫一張思維導圖。圖畫完,女生就笑了,說知道自己該怎麼把困難“一一擊破”了。“思維導圖是心情和邏輯的整理法,再加上畫畫本身就有療愈的作用,能讓心情平靜下來。”2017年,李林在學校裡成立了“思維導圖社團”,每個月給團員們上一節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