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個藥人:光是活在這世上,我就已經很吃力了

如果你和我一樣看完了《我不是藥神》,那我想,我們大抵都會為這部電影所著迷。如果要論及我們觀影后所感受到的心靈和精神上的震撼,那卻是我三言兩語無法去描述的。

我是個藥人:光是活在這世上,我就已經很吃力了

01

“我一看見他,就不想自殺了”

影片的整體色調,是略帶沉悶的黃和藍。有點像林夕筆下的世界,帶著點文藝和黯然。

我是個藥人:光是活在這世上,我就已經很吃力了

但呂受益來了,帶來了一波又一波的笑點。摘口罩的情節,整個觀影廳的笑聲此起彼伏。聽到呂受益讓程勇走私仿製藥的時候,我未曾想多,只以為是奸商大發“人命財”。

但當看到呂受益出示了一系列證明藥效的文件時,我才真正發現,這個假藥,真的可以救命。4萬元的正版藥和5000元的仿製藥,都能令慢粒白血病病人活著。

我是個藥人:光是活在這世上,我就已經很吃力了

整部影片,程勇無疑令人敬佩。

但,呂受益,卻最是令我感觸。

呂受益請程勇去家裡吃飯的時候,他看著自己還在安睡的孩子說:“一開始生病的時候,我只想著死。但我一看見他,就不想自殺了,還或許能趕上他結婚當爺爺呢。”

看,連活在這個世上,他都要很努力地才能去做到。

清創前和老友再逢的呂受益,病態的臉色能夠看出他過得並不如意。但他卻神態溫和,淺笑地調侃程勇的新發型說:“頭髮剪得蠻精神的,吃個橘子吧。”

該清創時,呂受益臉上已是習慣的表情,但過程仍抵不住痛不欲生的痛意,大喊出聲。

我是個藥人:光是活在這世上,我就已經很吃力了

我想到了《奇葩說》裡有一期的辯題是:“痛苦的絕症病人想要放棄自己的生命,我該不該鼓勵他撐下去?”在這一期中,邱晨說:“他們不是要撐過病痛的折磨,而是要撐著一直忍受這個折磨。”

兩相對比,病痛一再地折磨,忍不了的時候,人也撐不下了。

最終,呂受益在見了妻子的兒子的安詳睡狀後,滿懷笑意,然後帶著淺笑和愛,結束了自己的生命。

我是個藥人:光是活在這世上,我就已經很吃力了

02

“誰家還沒個病人?”

影片的英文名是:Dying to Survive,意譯過來是,向死而生。

影片裡的病人老太太說:“不吃藥,我們就只能等死,我不想死,我想活著。誰家沒個病人?你能保證你一輩子不生病嗎?

振聾發聵——致死的疾病,離我們並不遙遠。

這個世界上,有許許多多的疾病。而在中青年群體,最常見也最令人困擾的病,其實是抑鬱症

2016年,中國大約有抑鬱症患者3000萬人。而也有預測稱2020年,抑鬱症可能超過癌症,成為人類第二大疾患,死亡率居高不下。全球每40秒1人死於自殺,而抑鬱症致自殺排首位。

我是個藥人:光是活在這世上,我就已經很吃力了

在《我不是藥神》的宣傳片中,有這樣的一段描述:

抑鬱症在中國的患病率達到4.2%,有將近9000萬的人,已經很久沒有放聲大笑過了。如果不開心,就不要笑了。你無需費力討好;接受每一份善意,回應每一個微笑,勇敢面對治療,擁抱苦痛吧。

大學生由於年齡原因,情緒波動較大,抗壓能力也相對較弱。學業壓力、就業壓力、甚至是戀愛的矛盾,都能不費吹灰之力地,摧毀一個大學生的心靈。

對於一個抑鬱症患者來說,每天照常升起的太陽不是希望,是自己再一天的痛苦

就像掉入了深淵,四周遍佈荊棘,卻不得不年復一年,日復一日的往上攀爬。荊棘沾上了血,離爬出深淵卻還有不可及的距離。

於是在沒力氣的那一天,就撐不下去了。

啊,走下去也真是沒有意思,不如早早結束了這一切的好。

我是個藥人:光是活在這世上,我就已經很吃力了

抑鬱症已經不再是單一的心理疾病,它是神經遞質的功能紊亂引發的生理疾病。初期的抑鬱症,可以通過自我調節和他人的幫助共同克服抑鬱的狀態,但當抑鬱症到了中後期,藥物的服用是必不可少的一步。

穩定的服藥和良好的心理治療,是治癒抑鬱症的最好手段。

03

“來日方長,我們還有希望”

伏爾泰說過:“當我想到我經歷了所有探討後,還是不知道我從何而來,我是什麼,我將何去何從,我將成為什麼,我就幾乎陷入絕望之中。”

幾乎抑鬱症患者都會去思考這個問題。

生命啊,似是在折磨,又似只在看我如小丑般表演

我並不是不幸福,也沒什麼心理陰影,也沒有吃過很大的苦,只不過人生的路有點坎坷。

可是啊,光是活在這世上,我就很吃力了。

我是個藥人:光是活在這世上,我就已經很吃力了

而對於抑鬱症患者,我們能做的,也是最重要的一件事,便是讓他們相信人生雖然無常,生命縱使平凡,但來日方長,我們還有希望。

生病了,不是你的過錯。你來到這個世界,總會有對此感激不盡的人。

你在沼澤裡所揮舞的手臂和喊出的救命,總有一天,會幫你從沼澤裡解脫;你在深淵裡所攀爬的步伐和帶血的荊棘,總有一天,是你戰役的勝利勳章

也願你經歷荊棘,仍有一身暖意與堅強。

我是個藥人:光是活在這世上,我就已經很吃力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