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3 光是“努力”這1項,大多數的唱跳歌手,都輸給了蔡依林

樂壇有很多風格迥異的歌手,有人天生一把靚嗓,有人潛心堅持原創,也有人唱跳俱佳。不過,並不是所有類型的歌手都能拿到“國民歌手”的入場券。

相形之下,大家對唱跳歌手的認可度一直都不高。

光是“努力”這1項,大多數的唱跳歌手,都輸給了蔡依林

同時,唱跳歌手也存在稀缺性。在臺上想又唱又跳,對歌手的要求其實很高,要保證氣息穩定,又得控制音準,稍有差錯就會出盡洋相。

這種情況下,當看到如今媒體動不動給歌手冠以“唱跳歌手”頭銜時,忍不住問一句:他們真的夠格嗎?

光是“努力”這1項,大多數的唱跳歌手,都輸給了蔡依林

一部分是對歌手能力的質疑,另外,並不是所有歌手,都能在唱跳的路上一直堅持下去。

在剛結束的《聲林之王》,冠軍獲得者李艾薇被音樂人視作“樂壇稀缺的唱跳型女歌手”。留言下面就有人評論:幾年前的江映蓉也有人這麼描述,事實證明成名不容易。

光是“努力”這1項,大多數的唱跳歌手,都輸給了蔡依林

江映蓉是2009年的超級女聲冠軍,在舞林大會上拿過亞軍,是昔日內地唱跳的好苗子。

但如今出道十年,她並沒有混出“前輩高度”,近兩年只能靠綜藝曝光。在《這樣唱好美》中,江映蓉面對的評委,是比自己小12歲的陳立農。

光是“努力”這1項,大多數的唱跳歌手,都輸給了蔡依林

湖南衛視嗨爆夜上,江映蓉與蔡依林,王菊都是表演嘉賓。

其中江映蓉和王菊組合演唱,讓觀眾感到困惑,冠軍怎麼連solo也沒有?對比在她身邊的王菊,去年才出道,就能和大佬們“平起平坐”?

光是“努力”這1項,大多數的唱跳歌手,都輸給了蔡依林

究其原因,江映蓉不紅是實力不濟嗎?顯然不是。很多人在看完她和王菊的表演後,表示江映蓉“冠軍就是冠軍”。

光是“努力”這1項,大多數的唱跳歌手,都輸給了蔡依林

但對比同臺的蔡依林,我們似乎又能發現,江映蓉不火,還是有道理的。

我們不妨就從蔡依林的“逆襲”,來看看樂壇的唱跳門檻實際有多高?

光是“努力”這1項,大多數的唱跳歌手,都輸給了蔡依林

1.自身努力程度

早期蔡依林唱的是少女情歌,一首《我知道你很難過》讓她初嘗走紅滋味。可就像如今的新人,雖有些成績,實力層面並不被大眾認可。

因為唱功不出彩,蔡依林被評為“十大爛歌手”。同時,顏值也成了她的“原罪”,一度遭遇“香腸嘴”的網絡霸凌。

光是“努力”這1項,大多數的唱跳歌手,都輸給了蔡依林

蔡依林第一次逆襲是在2003年。《看我72變》《騎士精神》等歌曲,讓她初次轉向唱跳型發展。

可由於專輯有周杰倫操刀,蔡依林與周董傳出緋聞,進而被不少粉絲嗆聲:“靠著周杰倫才紅”。

光是“努力”這1項,大多數的唱跳歌手,都輸給了蔡依林

蔡依林個人真正意義上的逆襲在2006年。《舞娘》的成功,讓她實現“甜美歌手到唱跳女王”的徹底轉型。

第二年拿下金曲獎歌后,蔡依林並不滿足於一時光環,又繼續鑽研舞蹈動作,像高難度綢吊,芭蕾舞21鞭轉,懸空吊雙環,以及難倒麥當娜的折手舞,她都學到津津有味。

光是“努力”這1項,大多數的唱跳歌手,都輸給了蔡依林

而這背後,正是很多年輕偶像達不到的境界。

蔡依林的舞蹈其實是零基礎,26歲才開韌帶,學基本功,因而最初練到疼痛難忍。可即使如此,她也堅持每天練習10小時以上。

光是“努力”這1項,大多數的唱跳歌手,都輸給了蔡依林

jolin還一直克服著傷病困擾。因為過度舞蹈動作會損害身體,但她寧可忍受傷痛,也不放棄動作的完美性。

光是“努力”這1項,大多數的唱跳歌手,都輸給了蔡依林

像《花蝴蝶》裡的芭蕾舞轉圈,看起來美輪美奐。實際練習時,蔡依林一天內轉了1000圈,最後導致肩胛骨錯位。

光是“努力”這1項,大多數的唱跳歌手,都輸給了蔡依林

可以說正是這般拼命練習,讓她能在舞臺大放光彩。2015年Mama頒獎禮,一首《play 我呸》快嘴饒舌,蔡依林全開麥不帶喘,迅速成為韓國網友熱議的話題,被評價“看到驚呆”。

光是“努力”這1項,大多數的唱跳歌手,都輸給了蔡依林

某次頒獎典禮上,身體不適的蔡依林出場時摔了跤,雙膝著地,但她面不改色,停頓一秒後立馬開唱。

光是“努力”這1項,大多數的唱跳歌手,都輸給了蔡依林

當重感冒、真唱、跳舞、摔跤,任一理由就能為表演翻車當說辭時,蔡依林選擇了“不找藉口”。

相反,很多被媒體蓋章唱跳型標籤,實則只是在臺上隨意扭動划水的歌手,他們對比蔡依林,光是努力這一項,怕就已經輸到了天盡頭。

光是“努力”這1項,大多數的唱跳歌手,都輸給了蔡依林

2.公司定位發展

當然,不少愛豆最初也有唱跳夢想,也有刻苦付出的決心,怎麼就達不到蔡依林的高度?

或者是對比日韓同類型選秀偶像,為什麼像東方神起、super junior這樣的團體,就能紅遍全亞洲。

光是“努力”這1項,大多數的唱跳歌手,都輸給了蔡依林

對此不妨將目光投向年輕愛豆們,看看他們都在做什麼。

像孟美岐本是宇宙少女組合出道,唱跳實力強勁的她,本可專注在唱跳上出新。但如今出道才兩三年,朝著轉型當演員的路子邁進。

光是“努力”這1項,大多數的唱跳歌手,都輸給了蔡依林

有人說,現在偶像們為了撕掉流量標籤,看似卯足勁,想在多個領域都要做出成績,但也很容易導致一個不好結果:

無論唱歌還是演戲,最後都達不到一線高度,反而被觀眾詬病吐槽,跌了人氣口碑。

光是“努力”這1項,大多數的唱跳歌手,都輸給了蔡依林

既然成功率低,愛豆們怎麼還願意扎堆去演戲?因為更多時候,話語權不屬於他們,在公司和市場。

對於公司來說,做音樂虧了,或趁著愛豆流量正盛,讓他們去商演、接戲、拍廣告,盈利才是第一要務。

光是“努力”這1項,大多數的唱跳歌手,都輸給了蔡依林

可如果站在公司立場,公司也有受市場環境影響的無奈。蔡依林的成功,在於公司讓她專注唱歌,也在於“音樂帶來收益”的基礎上。

jolin成名的那幾年,是樂壇神仙打架的黃金階段,專輯發行隨手就幾十萬銷量起步,公司自然也願意掏腰包,為她找更多頂尖音樂人,讓她在音樂上做更多變化。

光是“努力”這1項,大多數的唱跳歌手,都輸給了蔡依林

當我們結合整個樂壇環境時,會發現連原創音樂人、抒情唱將們都個個處境艱難,唱跳歌手又怎能“獨自走紅”?

3.作品是否出圈

從傳統唱片行業到互聯網數字時代,很多歌手因為環境變更,紛紛失去競爭力。

和蔡依林同期出道的女歌手,孫燕姿結婚低調,范瑋琪曬娃遭黑,張韶涵人氣好不容易迴歸,蕭亞軒在沉迷戀愛後,低調復出。

光是“努力”這1項,大多數的唱跳歌手,都輸給了蔡依林

只有蔡依林,相對穩定地活躍在樂壇。並且從2007年開始,她都是金曲獎常客。

可見歌手想不被大眾遺忘,需要持續的作品輸出,以及作品本身具備影響力。

這一點來看,像江映蓉讓人感到可惜的地方,在於她的業務能力其實具備,可這些年苦於沒有作品,沒有能拿出手的唱跳歌曲,反而中途發展不順,深陷整容風波中。

光是“努力”這1項,大多數的唱跳歌手,都輸給了蔡依林

倒是同屆超女裡的原創型歌手曾軼可,最初因唱功爭議不斷,這些年一直堅持原創路線,剛開始被大家認可,經過“安檢事件”,她的人氣又撲街了。話又說回來,無論是什麼類型的歌手,作品都是根本。

對於唱跳歌手,就算有精彩的燈光佈置,舞蹈魅力帶來加分,倘若沒有傳唱,觀眾可能只認為你是個不錯的“舞蹈演員”。

雖然前路漫漫,立志成為唱跳型的歌手們,也不必過於悲觀。在相對飽和的市場環境中,唱跳因為其稀缺性,也容易表現出彩。

在無法改變大環境的情況下,應該先做好自己,倘若基本的業務能力都不具備,那會連競爭的資格都沒有。


分享到:


相關文章: